Hi,大家好,莞媽又來更文啦!今天無意中看到一位家長的帖子,是這樣說的:
在書中看到關於孩子敏感期的釋義後,為自己的無知感到愧疚!如果能重來一次,我一定會更耐心,再也不責怪孩子的任性!但可惜成長只有一次,有些知識和道理明白得太晚,但願以後不再錯過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
看完後覺得深有感觸,雖然自己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是摸索著前進,但多學習、多探討終歸是好的。但願育兒路上,我們大家都能少走一些彎路。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關於寶寶秩序敏感期這件事。
★啥是秩序敏感期?看看2-4歲寶寶都有哪些迷惑行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原來那個可愛、乖巧的寶寶,突然就轉換了性情,變得無理取鬧起來,一些古怪又奇葩的行為,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他的玩具不是用來玩的,而是用來排序的,大小方向順序角度間隔,必須要按照他的標準才行,如果你不小心碰歪,非得大發脾氣不可!
家裡門鈴響,必須由他親自開門,而且全家都要配合裝沒聽見,只為讓他“第一個響應”,如果誰先一步有開門動作,那勢必得號啕哭一場!
家裡誰手機響了,可不能馬上接,必須讓他給你按接聽鍵才能通話,否則就會氣得當場撒潑滾地上!
一家人吃飯,必須得按他的“旨意”,爸爸坐左手邊,媽媽坐右手邊,絕不能混坐,不然飯桌就要成為大型哭戲現場!
晚上睡覺蚊帳不許留任何間隙,拉鍊頭的位置必須拉到他指定的地方,半夜爬起來還要檢檢視開了沒有,如果位置不對,馬上又要生氣!
……
這些情形你家寶寶有沒有經歷過呢?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家2歲左右的寶寶,突然變得“偏執”、“任性”、“不講理”等,反正一切都得按照他的意思來,否則就要哭鬧、發脾氣甚至抓狂。這到底是何故?
眾所周知,兩歲寶寶以“可怕”聞名,這可不是憑空而來的。2-4歲的寶寶,會經歷一個特殊的敏感時期,稱為“秩序敏感期”。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有兩重秩序感,即內部秩序感和外部秩序感。內部秩序感使他們意識到自己身體不同部位和它們的位置;外部秩序感則指向他們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的感知與理解。
寶寶2歲開始,慢慢從內部秩序感轉向外部秩序感,對於自己所感知的事物有強烈的追求秩序化的慾望。如果沒達到自己的秩序要求,就會出現不安、焦慮,甚至可能表現出極端的應激反應。
瞭解寶寶的這一發育特點,家長們是不是就能理解寶寶的一些迷惑行為了呢?所以啊,別總認為寶寶“不聽話”,他們也不是心理上出現了問題,只不過是他正在經歷自己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秩序敏感期而已!
★寶寶秩序敏感期並不“可怕”,反倒非常“可貴”,家長千萬別錯過
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寶寶,通常固執己見、不接受所謂的“變通”,用常規的溝通方法也無效。很多家有2-4歲寶寶的家長表示很“頭痛”,苦於教育無門,引導無方。
看似不可理喻,但事實上,這是每個寶寶成長必經階段,對於寶寶的成長和發展尤其重要。如果你家寶寶也恰好正在經歷,那就意味著你家寶寶又將會往前邁出一大步哦。
秩序敏感期還是寶寶們學習技能、掌握技巧、提升認知能力最為快速的時期,也是最容易受到影響和暗示的時期。所以,家長的正確教育和引導格外重要,只要方法得當,效果能事半功倍。
比如說:
寶寶對於物品的秩序敏感,正是培養他講衛生、愛整潔、守規則、做事有條理等好習慣的最佳時機。每個孩子未來人生的思維方式、處事態度、人生信念等,這些都與其秩序感密不可分。
此看來,寶寶的秩序敏感期並不可怕,用“可貴”來形容更顯得貼切一些!當家長髮現孩子處於秩序的敏感期時,別輕易去破壞,反而要幫助他建立並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如何讓寶寶更好地度過秩序敏感期?家長只需做好一件事
秩序是我們生活的必需,世間每件事情都離不開秩序。當我們要求的秩序得以被理解、認同和遵守時,能使人感到快樂和滿足。那麼當寶寶的秩序敏感期來臨,我們該如何幫助他更好過渡?
沒有太多的話,建議家長只需做好一件事:順著他!
包括但不限於這些情形:
衣服要穿指定顏色;玩具要擺放到指定的位置;洗澡要指定的人幫忙;上下電梯必須讓他自己按;進門要穿他給你提的鞋;電視節目要反覆看他認定的廣告……
這些,統統可以順著他。
當寶寶眼裡的“秩序”被一一滿足,那麼在他那個小小的世界裡,一切都變得井然有序並且還很輕鬆愉快!慢慢的,他也就能學會理解與包容,並慢慢地感知事物的規律性,使自己更好地融入這個世界。
凡是寶寶想做、樂意做的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我們都應該放手讓他去嘗試。當寶寶能獨立完成一件事後,我們該表示高興和鼓勵,先滿足他 “自我服務”的需要,再引導他轉向為“他人服務”。
然而,順著他,並不是慣著他!很多孩子自我中心、任性、攻擊性等壞毛病,也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所以,家長在幫助寶寶建立秩序的同時,也要保留必要的原則性。
對於一些無法滿足的“秩序”要求,我們唯有耐心地解釋、用心地安撫、大力的擁抱或長時間的陪伴來填補。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轉移他的注意力!
★結束語
兩歲左右的寶寶,處於人生奇妙而重要的過渡期。這一時期可能是寶寶突破和完善自我的關鍵期;也可能會成為壞習慣、倒退行為的“孵化器”。
是好是壞,最終還得取決於家長,您是否足夠了解孩子的天性,是否擁有清晰的育兒計劃和目標?
本文為莞家媽媽原創內容。如果覺得文章有用,別忘點贊收藏並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