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各省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河南省、河北省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山西省。山西省屬於我國中部六省之一,歷史非常,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山西省下轄了11個地級市,總人口3000多萬人。那麼,山西省11個地級市的區劃結構,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山西省。山西省屬於我國中部六省之一,地質結構複雜,歷史非常悠久。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晉文化堪稱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體系。山西省內以山地和丘陵、坡地為主,屬於標準的易守難攻之地。因此,古代對山西各地的評價是“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山西各地屬於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騎兵的屏障,至關重要。
在山西省內,設立了一系列的重要關隘,例如娘子關、雁門關等等。在古代歷史上,圍繞這些關隘進行的大規模戰役,比比皆是。例如漢朝、宋朝,都曾經全力爭奪雁門關。山西省總計下轄了11個地級市,總人口3500多萬人。在總人口方面,略高於黑龍江省。至於山西省11個地級市的區劃結構,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歷經了好幾個階段的變化。
在元朝之前,歷代王朝基本上都是採用了州縣兩級區劃。13世紀中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後,在幾十年時間裡,先後消滅了大金國、西夏國、西遼國、大理國、南宋等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面積遼闊的王朝。隨著疆域面積的迅速擴大,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經驗的問題很明顯。面對全國密密麻麻的幾百個州府、幾千個縣,各地的糧食產量、耕地畝數、人口資料等等,讓元朝一籌莫展。
我們以農作物為例,由於地質結構和氣候不同,各地農作物的品種差異巨大,例如大豆、高粱、水稻、小麥等等,出現了五穀雜糧的說法。各地的耕地分為了沙土地、泥土地、旱地、水澆地等等,每一種耕地又分為了甲乙丙丁等幾個型別。依靠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完全指望不上。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各方面問題很多。
最後,元朝結合了宋朝23路的經驗,在金國行尚書檯的框架下,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陝西行省、江浙行省、四川行省等等。當時,鑑於山西地區的重要性,山西各地由中書行省直接管理。每個省下轄了各個路,每個路下轄了各個州府,每個州府下轄了各個縣,相當於4級區劃。
元朝雖然設立了行省制度,奠定了行省制度的框架,但各方面並不完善。元朝各個行省的面積太大,管理難度非常大。地方機構設計粗獷,相互影響。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後,根據明朝的實際需要,進一步調整了各地的區劃。例如撤銷了路,設立了省、州府、縣3級區劃,這樣的劃分非常經典,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前後總計幾百年時間。
與此同時,還設立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三司並立的模式。在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位時期,隨著明朝的遷都,形成了南北直隸與13個省。其實,我國很多省份的大體區劃,其實都是在元朝統治時期設立的,例如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等等。與現在的區劃相比,已經非常接近。
在山西省內,設立了一系列的州府,總計下轄了6個府和2個直隸州,分別是:太原府、大同府、汾州府、平陽府、潞安府、澤州府、沁州直隸州、遼州直隸州。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統治以後,結合清朝各方面的情況,進一步調整了區劃。最終,形成了內陸18個省的區劃格局。在清朝統治時期,山西省的區劃,調整幅度非常大。
調整以後,山西省下轄了9個府、10個直隸州,分別是:太原府、平陽府、潞安府、汾州府、大同府、朔平府、寧武府、澤州府、蒲州府、遼州直隸州、沁州直隸州、平定州直隸州、忻州直隸州、代州直隸州、保德州直隸州、解州直隸州、絳州直隸州、吉州直隸州、隰州直隸州。總計下轄了6個散州、90個縣,那麼,什麼是直隸州,什麼是散州呢?
直隸州同等於府,隸屬於省管理。散州同等於縣,隸屬於府管理。此外,到了清朝統治的中期,隨著內蒙古等地的持續發展。為了解決內蒙古地區缺乏區劃的問題,內蒙古中部的呼和浩特等地,暫時劃入了山西省管理。由於位於口外,因此,被稱為口外12廳。在清朝統治的末期,很多山西人開始了“走西口,”就是這麼來的。
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階段。各地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急需進入休養生息。1928年,為了加強對塞外各地的管理,當時陸續設立了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等省份。在那個時候,山西省北部的大同、朔州等地,劃入了察哈爾省管理。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局勢的逐步穩定,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階段。
與此同時,一系列的重要專案,也在山西省設立,在山西省內設立了一系列的專區。1949年,山西省下轄了1個地級市、6個專區,分別是:太原市、榆次專區、興縣專區、忻縣專區、運城專區、臨汾專區、長治專區。此外,山西省北部地區,在察哈爾省管轄下,設立了雁北專區。不過,進入50年代以後,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
1928年設立的塞北4省存在各方面的問題,1952年,察哈爾省被撤銷。下轄的3個專區中,雁北專區劃入了山西省,察北專區劃入了河北省,察南專區的大部分縣劃入了河北省,部分縣劃入了山西省。隨著雁北專區等地的劃入,山西省的區劃出現了比較大的調整。鑑於大同市的地位和重要性,1952年,大同市被提升為地級市。
同一年,興縣專區被撤銷,原本下轄的各個縣,劃入了榆次專區和忻縣專區管理。1954年,臨汾專區、運城專區被撤銷,合併為晉南專區。1958年,雁北專區、忻縣專區被撤銷,合併位晉北專區。同一年,榆次專區更名為晉中專區,長治專區更名為晉西南專區。鑑於陽泉市、長治市的實際情況和礦產資源,陽泉地級市、長治地級市先後設立。
眾所周知,山西省的地質結構很複雜。在五六十年代,交通、通訊各方面的水平有限。各個專區管轄的縣太多,反而會出現問題。例如召集各個縣開會,對於距離比較遠的縣來說,可能提前兩三天就必須出發了。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原因,1961年,晉北專區被撤銷,雁北專區和忻縣專區重新設立。長治地級市被撤銷,隸屬於晉東南專區管理。
60年代末期,我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以後,山西省下轄的各個專區也陸續更名。1970年,鑑於晉南地區太大的問題,晉南地區被撤銷,設立了臨汾地區、運城地區。1971年,在晉中地區部分縣的基礎上,設立了呂梁地區。7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我國各省下轄的地區,開始陸續調整為地級市。與此同時,一些經濟強縣改為了縣級市。
1983年,山西省的忻縣地區,更名為忻州地區。長治地級市重新設立,晉東南地區的部分縣,劃入了長治市管理。1985年,晉東南地區被撤銷,設立了晉城地級市。1988年,朔州地級市設立,雁北地區的部分縣,劃入了朔州市管理。1993年,雁北地區被撤銷,原本下轄的各個縣,分別劃入了大同市和朔州市管理。
1999年,晉中地區被撤銷,設立了晉中地級市。2000年,臨汾地區被撤銷,設立了臨汾地級市。同一年,運城地區被撤銷,設立了運城地級市。忻州地區被撤銷,設立了忻州地級市。2003年,呂梁地區被撤銷,設立了呂梁地級市。截至這個時候,山西省11個地級市的區劃,徹底形成。
分別是:太原市、大同市、陽泉市、長治市、晉城市、朔州市、晉中市、運城市、忻州市、臨汾市、呂梁市。總計下轄了26個區、11個縣級市、80個縣,區劃面積並不算小。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