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通校學員朱仕樸成績單
這是老紅軍戰士朱仕樸同志當年在延安通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的成績單,現藏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檔案館。
翻開這張泛黃的紙,雖然有著幾處小小的破痕,但看得出來這紙儲存的很好。再往近看,都是鋼筆書寫的字跡——“通訊學校第十一期甲班……姓名朱卋普(朱仕樸)……”。
這紙雖陳舊,卻蘊含了很多珍貴的過去。它很薄,拿在手上卻顯得格外的厚重,紙上的每一筆都向我們訴說著朱仕樸同志在延安通校的成長和經歷。
朱仕樸與其夫人王銘慈(據王銘慈回憶,這張圖片由開國中將王諍拍攝於延安)
半步電臺起家,長征路上辦學。1931年,我軍歷史上第一所通訊學校在江西瑞金誕生。1934年10月10日,紅軍開始了偉大的長征。隨著長征勝利會師,時名延安通校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也在延安扎下根來。
1937年年底,黨中央決定從一一五師、一二〇師、一二九師、前總機關抽調一些青年到延安通訊學校學習。從1935年到1947年,延安通校共培訓了17期近千名學員,培養了我黨我軍一大批優秀通訊工作者,朱仕樸便是第十一期甲班的學員。
延安時期的朱仕樸(左一)
在求學過程中,朱仕樸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這張成績單上可以看到,朱仕樸的收報和發報成績為90,通報78,英文80,電學和政治96,平均成績為84.5,日常表現上寫著其政治技術學習情緒高,耐心教育同志,工作積極,負責心很高。
延安通校時期,學員居住的窯洞
轉戰陝北期間參加通訊保密會議(1948.1-楊家溝),朱仕樸(右二)
朱仕樸同志回憶道:“1937年年底,人員在前線總指揮部集中以後由熊景釗當排長,我當支部書記,帶隊到了延安。1938年2月,我們第十一期正式開學,到1938年8月畢業。學員由兩部分組成,一排是從前線回來的青年戰士、幹部,二排是從抗大、陝北公學調來的知識青年。隊長是張可曾(張奚嘉),指導員楊毓卿,我是支部書記。
我們到學校還進行考試。一是測驗聽力,把一塊馬蹄表放在身後一段距離的地方,讓學員辨別聲音的大小及方向。二是測驗智力,我記得當時問我:一斤棉花重,還是一斤鐵重?當時不知是智力測驗,馬上答一斤鐵重,結果答錯了。
學習內容主要是學報務,也有一點機務內容。還學政治經濟學。校址開始在延安裴莊,開學不久遷到富縣東村,因吃水困難又搬到督河村,一直到畢業。
這一期是延安通訊學校的一個轉折期,以前的學員全部是從前方調來的,從這期開始,有成批從大後方來的知識青年。第十一期與十二期同時在校學習。我們十一期開學不久,第十二期即開始報到,十二期也是在督河村畢業的。”
來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