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希希
任何行業都需要新鮮血液,新鮮血液所能夠提供的是行業持續發展的原動力,主持行業同樣如此,所以央視選擇製作主持人大賽,透過比賽來挑選那些未來有機會能夠獨當一面的優秀主持人。
關於主持人大賽舞臺上的選手,除了優秀這一個標籤之外,年輕同樣是她們的資本,因為年輕,在她們身上存在更多可能性,未來事業發展的上限也被觀眾所看好。
就比賽而言,選手參賽自然是為了獲得更加出色的成績,而在比賽之後,這些選手顯然更加希望能夠獲得入職央視的機會。
在參加比賽之前選手內心已經清楚,這檔由央視舉辦的主持人大賽就是為電視臺挑選後備年輕主持人,所以選擇參賽的選手無非兩個目的:要麼是為了獲得入職央視的機會,要麼是為了檢驗自己的主持水平,當然這兩個目的並不衝突。
就主持人大賽舞臺上成績出彩的選手的選擇而言,大多數選手還是將入職央視作為她們參加主持人大賽的根本目的。
有的時候選擇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努力,以主持這一行業來說,央視所能夠提供的機會非其他地方臺能比較,而年輕主持人的事業發展就是需要更多機會,在此基礎上,央視自然是這些年輕面孔的最佳選擇。
只是主持人的事業發展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一檔比賽即便能夠幫助這些新面孔進入央視,卻不能夠幫助她們成為央視的代表主持人或者門面主持人。
原因很簡單,因為央視的其他主持人,同樣是主持領域的佼佼者。
所以從主持人大賽完成入職的選手往往會面臨尷尬局面:在比賽上光彩奪目,得到市場和觀眾的一致認定,入職央視之後,且不談能否得到肯定,獲得市佔率高的電視節目的主持機會已經是一件難事。
主持人大賽的舉辦就是為了選擇後備主持力量,也就是說在代表主持人空出位置之前,這些年輕面孔只能在一些關注度低的節目中不斷沉澱自己。
在這個階段,能夠保持本心不為外界的其他事物所影響,年輕主持人還擁有未來成為央視門面主持人的機會,當然最終選擇權還是在自己手中:究竟是繼續在央視沉澱等待被發現,還是選擇其他工作,兩種選擇的結果不會相同,一切命運交由主持人自己來決定。
而將鏡頭轉移到具體的主持人身上,觀眾就能夠發現,無論在入職央視後的前期工作機會多麼出眾,這些主持人在當下都面臨到同一個局面:被觀眾遺忘。
01
作為主持人大賽新聞賽道的冠軍選手,鄒韻的發展被觀眾看好同時也被市場看好,不僅僅是因為其在主持表現上的出彩,也包括央視新聞主播正經歷著更新換代。
《新聞聯播》節目邀請嚴於信、潘濤、鄭麗、寶曉峰等主持人參與主持之後,無疑代表著他們曾經的主持崗位出現空缺,而鄒韻作為新生代新聞主播的代表,自然擁有更高的機率獲得這些主持工作。
只是現實真的如此嗎?
主持人大賽的舞臺讓鄒韻完成了從記者到主持人的轉型,卻無法幫助她在央視新聞主播中脫穎而出,她同樣需要從頭做起。
好在鄒韻的工作地點已經從央視國際頻道轉移到央視新聞頻道,至少能夠代表她在未來的事業發展中擁有更高的可能性。
鄒韻在舞臺上就曾表達過自己的短板:外形條件不夠突出,對比同類型新聞主播,鄒韻在鏡頭面前確實不夠亮眼,這種先天條件上的不足確實會影響到其未來事業發展的高度。
02
如果要比較機會含金量的話,恐怕沒有哪一檔節目或者晚會可以與春晚相比較,這也是當年張舒越、尹頌兩人以新面孔的身份現身春晚引發爭議的根本原因。
倒不是張舒越、尹頌兩人的個人條件不夠突出,只是對比主持人大賽選手的話,他們擁有足夠的舞臺競爭力,但一旦將競爭對手的範圍放在全部央視主持人身上,張舒越、尹頌兩人就不是最好的選擇。
最終市場以及觀眾也給出了相應的答案,張舒越的口碑因為參與主持春晚再次下滑,在缺少觀眾基礎的情況下,央視也不再任用她參與到市佔率足夠出彩的節目主持工作。
從主持春晚一夜成名到如今淡出觀眾視線,張舒越想要在央視成為門面還需要完成很長一段旅程。
03
相較於張舒越,尹頌的市場口碑並沒有因為主持春晚出現明顯下滑,當觀眾的矛頭一致指向張舒越的時候,尹頌恐怕不會想到自己在央視的事業發展也不順利。
比賽成績出彩、市場口碑良好,為何尹頌在主持春晚之後就處在消失狀態呢?
與其思考尹頌自身的原因,不如將注意力放在其他央視主持人身上,除了尹頌之外,央視晚會製作方在主持人方面擁有太多選擇:任魯豫、尼格買提、張韜這些主持人都要比尹頌資歷高,顯然也比他更加適合主持大型晚會。
而在春晚之後,淡出觀眾視線的尹頌再次出現是以央視小眾頻道主持人的身份,這也讓其未來的事業發展上限有所下滑。
顯然這些選手的經歷在告訴每一個人:入職央視只是第一步,想要在央視這個大舞臺擁有一席之地,未來還有更多挑戰需要完成。
在被觀眾“遺忘”的這段時間,不如就此沉澱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主持水準,以更加完美的表現來征服更多觀眾。
校對/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