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入關成為全國性政權以後,共有10位皇帝,再加上關外時期的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兩位皇帝,一共有12帝,所以俗稱清朝12帝。
在長達268年的時間裡,清朝12帝留下了各種野史傳言。諸如順治帝出家和在沿海被大炮轟死,康熙帝突然死去被雍正帝趁機篡位,雍正帝被刺殺,下葬時無頭,所以換成金頭下葬,嘉慶帝的比較離譜,死在了承德避暑山莊,死得突然不說,還留下被雷劈死的傳言,到了同治帝就更戲劇化,留下縱慾無度得梅毒而死的野史傳言。
雖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個別歷史記載的確不靠譜,野史記載某種程度上可以起到彌補正史不足的作用,但並不是正史都不能信,野史皆可信,只是說個別情況下,有佐證說明某段正史的確有問題,而野史記載的出處可靠,所以可以互補互證,不過就整體來說,野史傳言嘛,笑一笑就好,基本上就沒有可信的。
野史的主要作用其實在於凸顯出當時的歷史背景,因為有著不同時代的各自特徵,所以相關的野史應運而生。
在清朝12帝之中,有關於雍正帝的野史傳言最獨特,其他皇帝的野史傳言要麼太奇葩,要麼太風花雪月,唯有雍正帝的比較血腥,是被人刺殺,而且還是腦袋搬家了,所以下葬時只能換成金頭,那麼這個野史傳言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背景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一、野史傳言中的雍正帝被刺殺過程
雍正帝曾經寫過一本《大義覺迷錄》,堪稱清朝第一奇書,雍正帝在位時期大力推廣這本書,兒子乾隆帝繼位以後,卻馬上禁了這本書。
起因是因為雍正時期有個叫曾靜的讀書人,不滿清朝的統治,於是宣揚雍正帝得位不正和各種罪狀,可能是書讀太多了,缺乏對於人情世故的認識,理想化認為川陝總督嶽鍾琪是岳飛後人,只要自己一遊說肯定會舉起大旗造反,於是真這麼幹了,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曾靜被五花大綁的押到了北京。
關於曾靜對於自己的27條責難,雍正帝居然是親自一個一個反駁,最終曾靜被“感化”認罪,雍正帝也將在此期間的辯論上諭和曾靜的口供,還有曾靜的悔罪和歌功頌德書《歸仁錄》,合成《大義覺迷錄》,是大力推廣,官員人手一本不說,要向老百姓講解,還命曾靜到全國各地巡講,正因為如此,乾隆帝繼位以後,認為這本書涉及皇家隱私不少,豈能這般外洩,於是給禁了。
至於已經悔罪的曾靜,雍正帝大手一揮給赦免了,以示自己寬仁,並且告誡後世子孫也不能殺曾靜,不過乾隆帝繼位以後跟父親雍正帝較上勁了,不只是禁了《大義覺迷錄》,還以“誹謗先帝”理由殺了曾靜,意思是我父親不與你計較,但我是孝子,就要跟你計較,所以要殺了你。
話又說回來,曾靜起初為何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呢,是因為他受了明末清初的大學者呂留良的反清思想影響,而呂留良留下的反清思想的文集和日記等等不只是影響了曾靜,還在當時廣為流傳。
關於已經死去的呂留良,雍正帝是表現出兇狠一面,認為曾靜說自己無所謂,呂留良在世時期的言論針對自己的父親康熙帝,這個他忍不了,於是呂留良被開棺戮屍,子孫後人及門人等或被斬首,或被流徙為奴,是相當慘烈的。
於是後來就有野史傳言,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僥倖逃脫以後,在江湖苦練武功多年,後來進京假以選妃之名混進皇宮,在雍正帝召其侍寢時,出其不意的以短劍將雍正帝刺殺身亡,削下頭顱,提首級而去,使得雍正帝無頭下葬,只能以金鑄頭代之。
其實仔細看看這個野史傳言,會發現漏洞很多,呂四娘一個弱女子,即使混跡江湖擁有一身武藝,但身為江湖女子也不可能如此輕易地混進宮中,並且在守衛森嚴的皇宮刺殺了雍正帝,還能帶頭全身而退,簡直是天方夜譚。
更何況呂四娘其人,只是民間傳說人物,有沒有這個人都尚不清楚,都有待考證。
清世宗雍正帝突然死去,其實更有可能跟明世宗嘉靖帝一般,是因為痴迷煉丹而死,只不過嘉靖帝死的並不突然,雍正帝則是應該是服用丹藥過多,突然爆發出來才突然死去,這兩位廟號都是世宗不說,愛好也是出奇的一致。
等到乾隆帝繼位以後,就先將宮中道士驅逐出去,似是也驗證了這點,只不過雍正帝不同於嘉靖帝愛偷懶,他很勤政,所以光這點就足以掩蓋了其他不足。
當然死於服用丹藥過多這個說法,只是有一定的合情合理之處,雖比雍正帝死於刺殺之說的無稽之談更合乎情理,但正史記載得暴病突然死去自然是更可信更合乎情理。
畢竟雍正帝是以45歲高齡繼位,又如此勤政,身體長期超負荷運作,像雍正八年就病重差點死去,甚至都要交代後事了,在那種情況下,身體不好又長期過度處理政務,突然暴死也屬正常,只不過官方沒有具體說明,所以使得人疑竇叢生。
二、突然死去的皇帝不只雍正帝一個,為何只有他有著被刺殺乃至無頭的野史傳言?
清朝歷史中,突然死去的皇帝不只是雍正帝一人,像康熙帝就是突然死去的,不過因為九子奪嫡的時代背景,所以留下雍正帝趁機篡位乃至是弒父的傳言,還有嘉慶帝也是在避暑山莊突然死去,不過留下的是被雷劈死的傳言。
為什麼偏偏雍正帝突然死去,就伴隨被人刺殺,而且還是被一個弱女子刺殺,並且無頭的野史傳言呢,其實這背後就凸顯了當時的時代背景,那便是雍正帝的新政得罪既得利益集團太狠,其中以讀書人群體為甚,所以呂四娘刺殺雍正帝這個傳言是大範圍的傳播,甚至有可能這個傳言的源頭就是某個不得志的讀書人。
再往前說,曾靜為什麼會鼓動手握兵權的嶽鍾琪造反呢,也可以看出地方上的讀書人,對於雍正帝是有著根深蒂固的成見。
可以說雍正帝是個好皇帝,但並不是一個好人,雖然他實施新政,他勤政,但他對於臣下苛刻,剝奪了既得利益集團的一些特權,自然為既得利益集團中的知識階級所不喜,所以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雍正帝被刺殺無頭而死自然是大有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說是知識階級希冀的影像,甚至可說這是當時不少人巴不得雍正帝早點死的影響之一。
野史傳言可以說是時代背景的具體展現化,雍正帝這種情況並非個例,像前文說到的同治帝,為什麼他之死,沒有被刺殺被劈死的傳言呢?只有得梅毒而死的傳言,而且還是很多人深信不疑呢?
因為他是一個憋屈的皇帝,遇到強勢的母親慈禧太后,雖然在位13年,與雍正帝的在位時間相當,但他卻是有名無實的皇帝,根本無法與雍正帝相比,先是幼年登基無親政能力,長大以後也是處處受制於母親慈禧太后,雖有兩年親政時間,但卻無實權,最後更是早早病死。
所以像他這種受制於母親還早逝的皇帝,自然就出現了常年不得志,無權小皇帝流傳於煙花柳巷之地,縱慾過度而得病毒死去的傳言。
當然像關於同治帝這種傳言,其實具備雙重作用,另一個作用就是彌補正史之不足,因為這個傳言不只是野史記載,而且還被史學價值較高的《桃花聖解庵日記》所記載。
雖然權威的《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七輯中公佈的《同治進藥簿》,證明同治帝是因得天花沒治癒好而死。
但是同治帝死於梅毒之說,邏輯上有著太多合乎情理的地方:
①、如果真是得病毒病死,畢竟醜事,皇家肯定會掩蓋。
②、同治帝的確沒有實權,而且年輕氣盛出宮外透透氣,活動活動身體也是正常。
③、慈禧太后可是個心狠手辣之人,同治帝是她兒子,更是她掌握大權的絆腳石,是最大對手,甚至雙方都有矛盾存在,真不排除她會藉機除掉這個對手。
所以這個野史傳言,雖然不敢說一定靠譜,而且肯定要以正史記載為主,但確實給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正史上的某些不足,給予後世之人一個全新並且更合理之角度。
最後總結來說,雖然面對野史傳言笑一笑,不可當真便是,但野史傳言還是具有兩個作用,一是生動體現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可以看出當時歷史背景如何;二是野史傳言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尤其是面對那些使人疑竇叢生的細節歷史事件之時,野史傳言真具有一定彌補正史不足的作用,當然這個要客觀性看待,只屬於個例,切不可拿個例當普遍的應用。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歡迎吐槽、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