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滿是勳章的綠色軍服上,有2019年建國70週年頒發的,也有抗美援朝70週年紀念章,還有的勳章雖然看上去已然有些陳舊,但每一枚勳章的背後,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故事,記錄下了它的主人——93歲老人胡桂池經歷過的烽火歲月和軍旅青春。他不僅是時代變遷的見證人,更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第一批建設者。本期推送,就讓我們走進這位耄耋老者的風雲故事。
1928年,胡桂池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15歲時,父親的去世更是讓本就貧寒的家庭變得雪上加霜,年幼的胡桂池親眼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和炮火的無情,並立下了入伍參軍的志願。
1947年10月,19歲的胡桂池報名參加人民解放軍,開啟了自己數十年的軍旅生涯——
1948年9至11月,遼瀋戰役取得了的巨大勝利,東北全境解放,胡桂池隨部隊進入山海關,被編入華北野戰軍。隨部隊輾轉三河縣、承德、石家莊、大同等地,最終和平解放北平。隨後,胡桂池所在部隊奪取太原、咸陽戰役的勝利。
西北戰事結束,部隊在寧夏駐紮下來,幫助當地民眾發展生產。然而,1950年,部隊在寧夏新城接到命令,要準備抗美援朝。步行半個月到達山東,進行裝備訓練後,奔赴朝鮮戰場。在朝鮮,他們挖戰壕、打伏擊、攻漢城、保衛開城停戰談判。在一次戰鬥中,胡桂池被炮彈碎片擊中受傷,仍堅持戰鬥,後被團裡口頭表揚“輕傷不下火線”。因作戰勇敢,回國後的他榮獲三等功。“抗美援朝,是為了保家衛國,先有國才有家,為國爭光就是為人民爭光;我們中國人無論在哪裡,都要成為榜樣。”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作為工程兵,胡桂池被派往大同583團搞建設,修建五寨水庫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後來又被派往河北官廳水庫,擔任五十二師後勤倉庫主任、指導員,為國家國防建設提供保障。
1964年,周總理倡議要籌建一所外語院校培養專業的外語人才。由於在部隊裡表現優秀,具有豐富的基礎建設經驗,同年8月,胡桂池和三名戰友一起被調往北京參加第二外國語學院籌建。報到之後,他被分配到後勤處房管科,成為二外第一批建設者,他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將學校從無到有順利建立起來。
前期參加革命,後期參與二外建設。胡桂池這樣自我評價:“無論到哪工作,都任勞任怨。從幹革命起,從部隊到地方,組織交給我的任務,我就認真負責地完成。”如今,雖然已年近百歲高齡,但行走在二外校園中,胡桂池依然會關注著哪裡路面不整、樓的哪部分牆皮脫落,同時,他更是深情寄語二外學子:“作為二外建校的創業者,我希望下一代把班接好,學好本領報效祖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本科招生辦"頭條號
部分素材來源:二外離退休、北京教育老幹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