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1904年7月28日(清德宗光緒三十年),我國曆史上第一份官報《大清官報》社成立。實際上,在人類剛進入二十世紀的時候,報紙正是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我國唐代就有報紙了,現代意義上報業的發端則是1873年,所以晚清誕生了我國最早一批報人。讓我們看看那時我國的報業發展情況。
1900年代我國的報社不像現在,有社長、總編和編輯等職位,而是叫總經理、主筆。總經理主管一切行政事務,主筆則負責編輯上的事宜。所以總經理相當於社長,總主筆相當於總編,主筆便是編輯了。此外,報社還有專職翻譯。因為那個年代,國人對國外新聞不重視,所以路透社之類的不會印中文報紙,要是有國際大事發生,翻譯就從《字林西報》上面轉譯出一兩則。
《字林西報》大樓
那時候報社的校對,一般只有一兩個人,因為錯別字很少。新聞分三個部分:一是要聞,就是北京新聞;二是本埠新聞,三是外埠新聞。那個年代,中國還沒有通訊社,所以可以當天發電報。訊息靈通的報社會用自己的專電。
外埠新聞就是除北京以外的各地新聞。那個年代只有東南沿海的通商口岸有通訊記者,每個月沒有多少條新聞,只有上海南京、蘇杭江浙等繁華府市,有報紙的分銷處,新聞稍微多一點,但除非有重大事件,才能發專電。
本埠新聞,是最不受重視的。因為上海的報館都開在租界內,天天報道的都是打官司,記者送來的稿子都千篇一律。
上海租界的南京路議事廳
那個年代的報紙編輯叫混合編輯,用一種只能印一面的油光紙。平時是一大張,要是加半張,叫“附張”,專門刊載各省奏摺。“正張”報紙的版面,頭條是一篇社論,接著是上諭、宮門抄;在下面便是各地新聞、本埠新聞、洋商廣告。有意思的是,廣告比新聞多。
還有一個重要現象,那時候的報紙都是文言,沒有標點,寫來寫去,就那麼幾句話,時人稱之為“報館八股”。
那時候國內連平板白報紙都需要進口,都是挪威、瑞典貨。因為輪轉機少,所以捲筒紙銷量極小。為此,上海的紙商琢磨出新花樣,專門開切紙公司,把卷筒紙切成平板紙!而反觀日本,紙業就很發達,有的新聞社自辦紙廠,還有和紙業公司合作的。
1900報紙行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知識階層的觀點傳播,從文化上展現了民族的精氣神,併成為開眼看世界與讓世界認識的視窗,對近代化的歷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