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河南周口鹿邑太清宮鎮,出土了一座疑似“老子墓"的周代初年古墓遺址,並意外出土了一個叫“長子口”的青銅銘文符號,如圖所示:
部分專家學者初定為“老子"二字,但“口”無法解釋,而且殉葬15條人殉之規制,似乎與傳說中西周末年老子“守藏史”地位不符,而墓葬規制又似與殷商王族葬俗有涉,可查遍史冊,也不見歷史上有“長氏"殷商貴族記錄,只有安陽殷墟有一個“亞長墓"2000年出土,可是也史無所載,又不知何身份。
所以有學者提出“微子啟″或“箕子”等說,似乎有些道理,但終因無確鑿證據而擱淺。幾十年後,當三星堆一聲炮響,眾多青銅文物橫空出世,逐漸揭開了山海經的真正面目,原來山海經即殷史,尤其是對大荒東經“有易殺王亥”經破譯後,竟是“商湯滅夏(殷啟)”史實後,很快也破譯了婦好墓即是啟祠,亞長墓即是啟墓,也順勢揭開了“長子口”墓主人的真正身份,原來竟是商湯墓!也就是三千年間一直苦苦尋找的商王子履之墓!
具體用金文解讀一下:有易即湯字,甲骨文易為“鼎+勿″結構,鼎通口(方鼎),勿通又/手,易指手捧方鼎義,引申為繼承方國權力。金文口,就是方鼎或湯鼎之形,後引申為方國權力及易和湯字。所以“長子口"即"啟子易/湯",也即商王湯。而銘文“長”字是夏啟的“搖民”形象,即祭祀舞蹈動作,如圖所示:
史記稱“啟貢”,山海經稱“揺民”,手中還握有“司手杖",並在亞長墓中出土,如圖所示:
而商湯也是啟氏搖民之一,即“有易潛出,為國於獸,方事之,名曰搖民”“舜生戲(契),戲生搖民”。另外,對“口”字還有一個佐證是河北易縣出土的“祖父易”青銅戈,該銘文也有“口+勿″結構。如圖所示:
所以說:一,金文“口”即方鼎。二,金文“易”即司鼎。三,湯即繼承方鼎之有易/司易之人。
最後連帶說明,老子也是湯氏後人之一,武王滅商之後,湯氏後人當了周王室守藏史,山海經等古史,就是老子所藏。所以今天能用山海經揭開夏商周歷史真相,必須感謝老子保管功績!至於老子對易經及道德經的弘揚,勿須我論!人神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