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興日報-嘉興線上
我畫老海鹽遺韻
黃炳虹
海鹽縣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東南端,東、南瀕臨杭州灣,西南與海寧市接壤,北連平湖市和嘉興市。據史書記載,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縣,因“海濱廣斥,鹽田相望”而得名。建縣以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四徒縣治,六析其境”,不斷地變換著自己的形態,面積由大變小,政治重心由東北退縮到西南,僅管如此,海鹽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縣,其縣名一直未改,一代又一代的海鹽人以獨特的歷史與文化傳統,孕育出燦爛的“海鹽文化”。
我出生在這古老的海鹽縣城裡,兒時看到過橢園形城牆,四周有護城河,東、南、北尚有城門,南門外有水城門。舊城的佈局是:城內以住家為主,縣衙、縣學、書院、孔廟、寺觀、醫院、圖書館等公共設施也在城內。深宅大院、私家園林棋佈,頗有江南水鄉城鎮特色。西門外和北門外為商業區,熱鬧而繁華。
至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打破了海鹽平靜、安詳生活。侵佔海鹽前,多次狂轟濫炸,侵佔海鹽後,姦淫擄掠,殺人放火。最為嚴重的是1938年5月1日的焚燒縣城,從東至西,房屋無一倖免,前後12晝夜,火光不熄,城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房屋成為焦土。徐園、朱園、百可園遭浩劫,古建築成瓦礫,文物古蹟有的遭掠奪,有的被搗毀,古籍、藏書、檔案不復存在,歷代遺留下來的物質文化,遭到滅頂之災。使具有千年歷史的古縣,竟少有歷史物質文化遺存的不協調局面。
上世紀五十年代,那些遭日軍劫後遺留下來少得可憐的古蹟,還零星散落在縣城的各個角落。
記憶中,我曾隨母親到趙家弄底上過墳;到穀倉頭老孃孃家做過客人;在張家祠堂的廳上打過彈子;在張元濟先生故居翰林第上的初中。後來,在百可園看東門魚場“乾池”、分魚;妹妹在百可園水閣的蘆簾廠裡打過蘆簾;在敕海廟汽車站乘車去杭州;在夜船埠頭乘船去上海。參加工作後,每天走過朝聖橋到河西直街單位上班,工作單位遷至天寧寺,又天天看到熙熙嚷嚷的老市井……未曾想到的是從未離開過老海鹽,老海鹽卻在眼皮底下,漸漸成了遠去的故鄉。
步入老年後,懷舊心情越來越烈,竟萌生出一個趁我還有精力,用繪畫圖象彌補老海鹽歷史圖象不足的想法,並從歷史上的人和事與“見到過”的景和物兩方面梳理和創作實踐。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繪製出《海鹽歷史人物》《海鹽老市井》《海鹽老地方》三個系列作品。
其中《海鹽歷史人物》於2011年作為王健飛先生編著的《海鹽人物春秋》插圖同時出版,反響頗好。
2014年受王健飛先生編著《海鹽民俗春秋》之邀,作了插圖36幅,該書於2015年公開出版。
我從《海鹽風俗春秋》中選出部分插圖,增添新畫,組成《海鹽老民俗》系列。
2016年,又從縣紀委編印的《工作月曆》中我畫的《海鹽歷史人物清廉故事》,綺園陳列畫《綺園與馮氏老宅的歷史緣》《嘉興·海鹽錢氏人文史展》中選出部分作品,組成《海鹽老故事》系列,輯成本集子。
考慮到讓讀者看懂這些畫,每幅畫又加了簡短文字,定名《畫說老海鹽遺韻》。期望本書能留住老海鹽的鄉愁,讓海鹽的後人記住老海鹽的鄉情,給來海鹽的“外鄉人”品味老海鹽的鄉韻,這也是我畫老海鹽遺韻的初衷。
海鹽老地方
海鹽老地方顧名思義是指海鹽的某一個地方,這個老地方是一間屋,一座橋,一條弄,一個村……這些老地方,曾經承載過一段古老的歷史而深印在海鹽人的記憶裡。
這些老地方正在發生著很大變化:有的已不適應時代發展而被改建,有的已年久失修破敗而被拆除,有的已湮沒而淡出人們的視線。現根據我舊時所見到的海鹽老地方畫出來,或許會使你見景生情,勾起一絲鄉愁,產生無限的遐想
碒匯橋位於舊城外東小街,東西橫跨舊城河。據傳此處原來無橋,後為了便於行人往來,經兩岸石匠匯和金家匯民眾協商建造一座平板石橋。建成後,石、金兩匯雙方都堅持用自己地名首字為橋名,爭執不下,於是請張元濟先生調解。張元濟先生聽了雙方意見後,胸有成竹地說:“好!好!我來為這座橋命名吧!”於是遂筆寫了“碒匯橋”三字。該橋在1971年開挖鹽平塘時拆除。2000年在原址新建有仿古單眼石拱橋,仍名碒匯橋。
葉家橋在西大街東首,是一座三跨條石橋,南北橫跨市河,史書記載該橋原名順寧橋,洪武二十一年建,成化十八年重修。因葉侍郎故居在此而被俗呼葉家橋。葉侍郎其名葉春,明代海鹽人,官至刑部右侍郎,他因打黑英雄而受到人們敬重。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在葉家橋南堍向東幾步還有一條葉家弄,弄裡有不少葉姓人家。1971年疏浚拓寬市河時橋被拆除,葉家弄地塊亦被改建。現在異地勤儉路建有寬闊的鋼筋混凝土葉家橋。
小橋頭俗稱寶塔後頭。位於天寧寺後面河北岸一帶的民居村落,因有石橋與天寧寺相通而得名。這裡依傍天寧寺、鎮海塔映襯出該村落環境幽美,古意盎然的美景,深印在老海鹽人的記憶裡。現石橋已改成水泥橋,小橋頭村落已改建,仍有小橋頭弄地名。
北街是舊縣城北門外大街的俗稱,歷來是老縣城商業的一部分。從民國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北街曾是鄉、鎮一級政府的所在地,所以人口較密集,市場較繁榮。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周邊已高樓林立,正應著“彼漲此落”的變化規律,北街現已人去樓空,幾成一條空街。
楊家弄位於縣城海濱西路,此弄因有楊家大戶居住而得名。是目前海鹽少有的保留較為完善的古弄。沿著狹長的巷弄行走,兩邊是斑駁的牆壁,彷彿可以進入到上個世紀巷弄人家簡樸、清新的生活狀態。
沈蕩第一橋是沈蕩鎮東市的一座小橋,因自東走進沈蕩街市的第一座橋而得名。當年在此橋堍河埠頭是嘉興班輪船的停靠點,要去嘉興或到海鹽的乘客,就在此露天候船,到達沈蕩的乘客在此上岸。歲月長了,沈蕩第一橋也就出名了。現此橋還在。
海鹽老民俗
海鹽,有著二千多年曆史的古老縣城,生活在這裡的普通百姓,按照自古形成一代代沿襲的生活邏輯來生活,形成了海鹽獨特的古民俗,反映了老海鹽人的日常思維、生活習慣、心理素質和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等行為方式,真實、生動、豐富地表現了老海鹽人對生命的理解,人生價值和生活意義。
農曆三月初三是上巳日,明代時,海鹽文人雅集天寧寺西齋,舉行祓禊儀式後,再坐水旁,並在上流放一小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於誰處,誰即取而飲之,以此為樂,與東晉王羲之蘭亭雅集相仿,故有海鹽曲水流觴之說。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陽節,又叫端午節。老海鹽人過端午節與各地大同小異。但在海鹽農村還有一種習俗,姑娘出嫁後第一個端陽節,父母在節前幾天除了置辦魚肉外,還有秧凳、拔秧傘各一件,布傘、扇子、草帽各兩件送到婿家,這叫“端端午”。
農曆五月二十是分龍日,武原鎮各坊推著水龍集中到寺西水倉橋朱家牌樓前做好準備,四鄉八村群眾聚集在那裡待看演龍比賽。中午時分,比賽開始,以水的射程遠近分排名次,優勝者可獲獎勵,水龍上戴大紅花,比賽現場熱鬧非凡。
在老海鹽農村裡,建造新屋是一樁大喜事,一般都要舉行各種儀式,其中以“上樑”為最。正廳(俗稱“正間”)當中擺八仙桌,上供魚肉、糕點、果品,柱上貼大紅對聯,正樑上貼“上樑大吉”橫批,正樑底下搭跳板高臺。
主人焚香祭拜畢,泥水、木匠作頭師傅分別從正柱爬上去,接著,其餘泥木工匠從其他柱子爬到上面,人數要對稱。作頭師傅唱《上樑歌》,其他工匠師傅和唱。
待上樑時辰一到,作頭師傅把戴在正柱頂上的米鬥分別往下拋,嘴裡唱著吉利的歌謠,房主夫婦張開紅色被面接住,同時把紅棗、糰子(包子)、米粉捏的元寶等食物四下拋,有的被房主夫婦被面接住,放在供桌上,其餘被賀客、幫工或鄰里孩子爭搶拾去,場面十分熱鬧歡快。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線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