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字原創思維的角度,我們對漢字規範提出了三條建議。
第三條建議是,將部分漢字由異體字迴歸為正體字。比如過年的“年”字,建議由現在所用的“年”字迴歸為異體的“秊”字。我們來看“年”字的甲骨文字形,它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的“禾”字表示禾穀;下面是“人”字表示人。這兩個字合起來,表示禾穀成熟了,人們可以揹著禾穀回家了。當字形演變到篆體字形時,會意字變成了形聲字:上面的“禾”字表示成熟的禾穀;下面的“千”字表示“年”字的讀音。
為什麼用禾穀成熟來表示年呢?原因是禾穀成熟的時間週期是一年一次。“秊”字的這種表達方法有點類似於古埃及人的歷法。古埃及人根據尼羅河定期氾濫的時間規律,把尼羅河氾濫一次的時間週期定為一年。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這個“年”字,從字形上難以尋找到任何與年有關的資訊標誌。由此我們建議,將異體的“秊”字迴歸為正體字。
再比如前進的“前”,建議由現在所用的“前”字迴歸為異體的“歬”字。從字形上看,異體的“歬”字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的“止”字是指腳,表示站立;下面的“舟”字表示船,是指航行。這兩部分合起來表示,人站在船上,不用行走就能前進,所以《說文解字》中說:“不行而進謂之歬。從止在舟上。”如果是我們現代人造字,上面這個字就不一定是“舟”字,也可能是“車”字,但是它們表達的意義是一樣的。我們現在所用的“前”字,它實際上是剪刀的“剪”的本字,表示用剪刀鉸斷。所以我們建議,將異體的“歬”字迴歸為正體字。
當然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透過重新規範漢字,我們就可以讓更多的漢字能夠望文生義。這樣一來,無論是老師教字還是學生識字,都變得容易多了,這就為“雙減”政策的落實提供了學術支撐。當然,漢字規範是國之大事,需要方方面面達成共識,我在這裡只是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