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井陘去往蒼巖山的平涉隧道旁,有一個美麗的古村落七獅村,七獅村始建於唐末宋初,村中保留下來的建築大部分為明清時期所建。七獅村青山環繞,依山傍水,村民靠山建窯,面水而居。據專家考證,像七獅村這樣儲存完整、規模巨大、永續使用的土窯在華北地區乃至全國都實屬罕見。
高岸土窯,石砌庭院,古巷石階,甘陶河繞村而過,七獅村素有“人傑地靈鍾秀域,淳風仁裡古雅村”之譽。2016年11月,七獅村被住建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單。
01 千佛洞的始建時間
關於七獅村,我在前面的兩篇文章中已經寫過了美麗的甘陶河和有情懷的七獅莊園,這篇文章介紹七獅村的另一個著名景點——千佛洞。
千佛洞始建於何時?目前大致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河清四年”,此說法依賴於《井陘縣誌料。金石》記:洞中原有一尊石佛,佛座上刻有“齊河清四年造”等字,但目前這尊石佛已不知去向,無從考證。另一說是始建於大宋元祐三年,此說法來自於千佛洞左側的嘉靖三十五年的重修碑刻,上面記錄:是洞也起自大宋元祐三年,有一賢德僧名子行者,講經論道而有志於沙門之教,舍欲離塵,乃尋乎寂湛之處,忽游到井陘縣南界大化之鄉南障城村,四顧多山,更無寂湛,唯此口口,於是引一鄉善士同力造修,各舍貲財,刻勒聖像,號名曰“彌勒千佛洞”。
由於千佛洞內石像毀損嚴重,關於千佛洞的始建時間也只能尋找到這些蛛絲馬跡。
02 走進千佛洞,觀洞內奇觀
千佛洞位於七獅村西山千佛巖的半壁,上山路共有三條,南邊有一條可以開車到千佛洞的路,還有一條徒步攀登的石階路,北邊有一條懸於半山腰的棧道,路程長且陡峭。我們選擇從南上,從北下。
一邊走,一邊也不忘了欣賞風景,在這條路上可以清楚地看清山下面的七獅村,它呈一個半圓形被群山環抱,甘陶河的沖刷帶來了這片肥沃的土地,因為有了土地才吸引來了七獅村的先人們,在這裡繁衍生息。
這段石階路很好走,用不了多久就來到了千佛洞,千佛洞洞口有一棵樹齡為1500年的鐵樹,雖然它已有千年,但依然枝繁葉茂,將洞口擁入自己的懷抱。
進入洞中,一股涼氣襲來,捲走了爬山時的滿身熱汗,開啟洞口照明裝置的開關,洞內瞬間亮了起來,可以看清千佛洞的內部景象。洞口處有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石佛,這些佛像都依壁而鑿,南壁上有三尊大佛,其他佛像則分佈在南壁、北壁和頂部。
這些佛像分層分組,密集排列,懸出壁外,結跏跌坐於仰蓮座上。有的合什,有的伸指,有的雙手放置膝上,做出各種法相。上下有15排,有1000多尊,故稱“千佛洞”。
石佛大都為明清時期所雕刻,但又並非完成於同一個時代,從風格變化中可以看出,愈接近洞口,時代愈早。佛像造型豐富,風格多樣,是研究我國石雕造像藝術和佛教發展歷史的寶貴實物標本。1956年河北省政府公佈千佛洞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2年省政府重新公佈這座石窟寺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像周圍的壁上有明代嘉靖時期的題記多則,北宋元祐三年題記一則:“天威薄蔚大梁王嶠仲溫,鎮陽戶椽伊川王泰亨夫,同撿旱田,自山下步至山,然火窮,䆳洞而返,大宋元豐三年九月望日。”
這段題記的意思是說“天威(今井陘縣)軍鎮節度使麾下的簿尉官(書記官),河南大梁府人士,王嶠,字仲溫,鎮陽(今正定縣)城戶椽官(管戶籍稅賦等),河南伊川王泰,字亨夫。兩人一起視察本地旱田時,從山下步行上山。但火把燃盡,洞穴卻仍幽深,只得回返。大宋朝元豐三年農曆九月十五日。”至於他們來時洞內有沒有佛像,這段題記並未提及。
千佛洞呈長袋狀,有中洞、上洞和下洞。所有的石佛都建在中洞洞口附近。沿著中洞向裡走,下洞就在右側,一條幽黑的狹長的深溝。
在中洞的盡頭,地面上有一個凸起的大石筍,上面不時還有溶滴滴下,趴在上面,胳膊上滲著滋滋涼氣,涼氣襲遍全身,涼到心扉。
在旱季,碳酸鈣溶液從洞頂滴下,在這個石筍上沿斜面向下流,中途蒸發乾涸,碳酸鈣析出,又給石筍加厚了一層。數十萬年來,無數旱季,才形成了今天這個石筍的模樣,而且它還將繼續擴大。
大石筍的旁邊,有一段長長的石階,石階曲曲折折攀到了很高處,在高處,又通到了更裡面的一個洞裡,這就是上洞,上洞口處有一個小木梯,從木梯上下來就進入了上洞中。
上洞的空間也很大,壁上溼淋淋的,由於這裡更靠裡,所以洞內非常潮溼,而且上洞中只架有幾盞昏黃的燈,感覺有些陰森玄秘。
上洞四周的巖壁上幾乎都是千奇百怪的鐘乳石造型,古人很有智慧,在上洞、中洞的裡面和下洞,都沒有發現佛像,因為這裡陰暗潮溼,常年陰水,而他們只把佛像鑿到了千佛洞的洞口,那裡既乾燥又光亮,不僅方便工作而且佛像也不容易被“水滴石穿”而損壞。
從上洞中沿著高高的石階爬下來,又回到了中洞,走出中洞,來到千佛洞外面的臺地。千佛洞洞口北側有睡佛殿,裡面睡一大石佛,頭大,身肥,四肢短小,睡佛四周圍繞幾軀泥塑像,由於這尊睡佛體型龐大,眉開眼闊,讓我心生敬畏,沒敢拍照。
03 懸在半山腰的下山路
從睡佛殿處繼續向北,就來到了位於半山腰的一條下山路,這條路是千佛洞最初的路,應該跟千佛洞同時期開鑿。
路雖然坡度不大,但很陡峭,建在懸崖峭壁之上,一側是高高的斷崖,一側是萬丈深淵,幸虧現在有了欄杆的圍護,不知道古人在沒有圍欄的情況下是怎麼一步步鑿出了這條路。
山崖的石縫裡,發現這種開白花的野生韭菜,這種野韭菜跟我們常吃的韭菜看不出來區別,甚至花朵都一樣,估計味道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穿過這座破損的北天門,道路開始變得平坦,不再像剛才那樣陡峭和危險,變得好走了許多也沒有了圍欄的防護。
越往下面走,山路變得越來越開闊,但下面的這段山路是由一些零碎的石塊堆出來的,而且沒有澆築,走在上面,石塊有些活動,好在道路並不難走,很快下了山。
04 千佛洞中的佛頭被誰盜走了?
在千佛洞中,如果你仔細觀察,可以看出這些佛像的頭部跟身體有明顯的不同,而且用手去觸控,感覺也是不一樣的,佛身比較光滑,佛頭卻比較粗糙,原因是這些佛頭是後來用水泥修復上去的,而那些本來的佛頭去哪了呢?
帶著疑問,我們來到了位於甘陶河畔的“臨河居”,“臨河居”的主人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七獅村人,雖然後來生活在城裡,但他對七獅村非常有感情,回鄉打造了這座緊挨甘陶河的可以吃飯住宿的休閒民宿。
從他這我們瞭解到了一些資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並不知道什麼是文物,更談不上對文物進行保護,睡佛殿裡那個大睡佛的頭部是被一位村民所毀,他把佛頭砍下來供奉在自己家中,還成天抱著佛頭在村中玩耍,村民們看到也只當做一件樂事來消遣,後來這個佛頭也不知被扔到了哪裡。
九十年代,村裡來了一個河南人,他悄悄地潛伏在千佛洞內,每天鑿這些佛像,然後裝袋下山,再運走,但當時村民們由於很少上山,而且也不懂這是文物,沒有保護意識,一直未能發覺,直到有一次盜賊在山下運輸這批佛像時被村民發現,才將盜賊和車輛截獲扭送至公安機關,也直到此時,村民們才知道這些佛像是文物,才知道去保護,但是這些佛像已毀損嚴重,佛頭已基本不見了,可能已經漂泊在異國他鄉。
05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從臨河居出來,走在七獅村鄉間的小路上,從千佛巖的方向飄來一大片墨色的雲朵,它伸出手去遮擋那將要歸家的夕陽,卻被映成了一抹橙色的晚霞。當年那個名為“子行”的賢德僧人選擇在七獅村這個“寂湛之處”刻佛修行,而如今的七獅村依舊保持了它的安然寧靜,一派山水田園風光,願這裡永遠美麗安詳,來這裡的人們能夠得到心靈的釋放。
原創不易,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