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日報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冬雲 張體義
10月9日,“仰韶文化考古發現與研究”系列學術講座進行到第十四講,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志軍帶來《仰韶文化的農業生產特點和發展——植物考古證據》,向聽眾介紹仰韶文化時期人們的主要口糧。
趙志軍曾先後獲得並主持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研究專案、國家文物局指南針計劃專項等10餘項科研專案。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過學術論文百餘篇,並著有《植物考古學:理論、方法和實踐》一書。
在講座中,趙志軍給大家分享了植物考古常識、透過植物考古發現的仰韶文化農業生產特點等內容。
趙志軍說,植物考古是一個科技考古研究領域,透過考古發掘發現和分析古代植物遺存,認識和了解古代人類與植物的相互關係,復原古代人類生活方式和解釋人類文化的發展與過程。農業起源是植物考古最主要的研究內容。
趙志軍認為,中國的農業起源分為兩個發展脈絡:一是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以種植水稻為特點的稻作農業起源,二是分佈在中國北方地區的以種植粟和黍兩種小米為代表的旱作農業起源。仰韶文化是北方旱作農業形成過程中的關鍵階段,新的植物考古發現顯示,仰韶文化早期先民已經開始從事種植粟和黍兩種小米的旱作農業,但當時的農耕生產活動尚未取代採集狩獵活動成為社會經濟主體,透過採集勞動獲得的可食用野生植物仍然是當時的重要食物資源之一。隨著技術和社會的發展,仰韶文化經濟生活中的農耕生產比重逐漸增強,採集活動作用逐漸降低。發展到仰韶文化中晚期,透過採集野生植物獲取食物資源的必要性已經微不足道了,以種植粟和黍兩種小米為代表的旱作農業生產終於取代採集狩獵活動成為仰韶文化的經濟主體,中國北方地區正式進入了以農耕生產和家畜飼養為主導經濟的農業社會階段。農業社會的建立為隨後的華夏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
趙志軍介紹說,世界上有四個農業起源中心區,即西亞、中國、中南美洲、非洲北部。中國在世界上最早馴化出水稻、粟、黍、蕎麥,還最早馴化出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趙志軍稱,古代北方旱作農業是以粟和黍兩種小米為主體農作物,黃河中游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黃色的小米、黃色的土地、黃色的河,共同孕育出了輝煌的中華文明。
趙志軍以陝西西安魚化寨遺址的植物考古研究為例證,解讀了仰韶時期栽培作物的馴化過程,他認為,作物的馴化是人類耕種行為影響下的植物馴化過程。魚化寨遺址不同時期粟粒的形態特徵變化,證明了栽培作物粟和黍的馴化,確實是漫長的植物進化過程。黍和粟的馴化過程,自仰韶初乃至更早時期開始,至仰韶中期或晚期完成,歷時漫長。
在魚化寨遺址,趙志軍還發現了許多炭化藜(灰灰菜)種子,這證明了在那一時期,藜主要是食用籽粒,而非像後世一樣作為菜蔬食用。
趙志軍認為,考慮到仰韶文化在廟底溝時期表現出的躍進式大發展勢頭,分佈範圍大擴張,文化影響力強勁,聚落分化顯著,彩陶藝術輝煌等等,中國北方地區農業社會的建立,應該是發生在仰韶文化中期,即廟底溝時期。在廟底溝時期建立的農業經濟社會,為隨後的華夏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
本文來自【河南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