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治服》篇。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狗配鈴鐺跑得歡。”再不濟也得把門面撐起,總要有一套體面見人的衣服。
但是古人對穿衣吃飯這事,看得很重:“三世長者知被服,五世長者知飲食。”今天看來有點言過其實,但是活著就是要穿衣吃飯,顛撲不破的真理。“三代為宦,著衣吃飯。”所言正是。
大概得先翻譯下這兩句話:人要活過三代才懂得穿衣蓋被的道理,得活過五世的傳承,才知道怎麼吃喝。
這對任何人都勉為其難,三代同堂現今的健康水平基本能保障,五代還能膝下承歡怕是扛不到吧,修道成仙也有圓寂坐化那天的。
從此話裡得知,穿衣吃飯,奔忙一生,就只為解決這一形而下的問題,古往今來,從未改變。可見,越容易的事,越難令人滿意。
“衣以章身”,這就是最世俗最通透的哲學。“章者,著也,非文彩彰明之謂也。身非形體之身,乃智愚賢不肖之實備於躬,猶’富潤屋,德潤身’之身也”。大意是,章是顯露之意,不是文采飛揚彰明的意思。身也不是身體的身,而是指聰慧愚鈍,賢德不肖的媒介,就像大家常說的“富潤屋,德潤身”所說的身一樣。
“潤”就是滋養髮榮,長出氣象。有修養有品位的人,大多穿著低調,所謂藏而不露,韜光養晦也能器宇軒昂,氣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