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標題,就可以猜到,筆者是一個小屏狂熱愛好者。
是的,筆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裝置是魅族18,2021年第一批小屏產品,它的效能也還算不錯,效能就不再細說,畢竟同樣外觀的18s已經上市。
今年13mini很讓人失望,很複雜的感覺。就是那種滿懷著期盼,最後發現一切不過是自己幻想的失落。
更難過的是,僅重88克的iTouch,也沒有像5月多網傳的那樣更新。
很多人都在以“智商稅”冠以iTouch之上,或許他們很聰明,亦或許他們只是自以為聰明。
不可否認在大屏時代功能繁多的Pro,max,ultra等等多鏡頭模組大電池高刷螢幕面前,iPod touch顯得極其卑微。
是啊,他效能差了太遠,價格也不便宜。
但是越是到了現在,越是到了“水桶機”頻出的現在,iPod touch越發顯得迷人。
有多少人真的需要那麼多的鏡頭?人人都是攝影師?笑話。
有多少人真的需要那麼高的記憶體效能?要說什麼幾年不卡,iOS就是保證。
到了今年,又有多少人還從來沒有過智慧裝置?除了小孩子,恐怕雙持也很常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通訊和瀏覽資訊功能,一個小巧絲滑的裝置體驗感必然要強於笨重的大裝置。
LCD設計的小螢幕或許顯示內容不如大屏多,但清晰度和用眼舒適度絕對不差。
看著現在的諸多新手機,其實不難發現,手機廠商是在不斷的創造需求來維持高溢價----螢幕解析度,重新整理率,指紋識別方案,面部識別方案,螢幕佔比,吧啦吧啦等等。
這些東西到最後也都是半斤八兩,提高了價格,然而實際上,沒有也真的不會降低多少體驗。
iPod或許是最後的,刨去那些七七八八的東西,專注於最日常的體驗的硬體裝置了。
可惜,蘋果似乎也已經放棄了這樣一個“最像手機又最不像手機”的產品。
今後的我們或許只能在越來越大而重的裝置裡選擇“堆料多”而我們用不上的“旗艦機”,卻再也感受不到當初一手把玩iTouch的絲滑與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