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閒暇,再次翻出長久以來收藏的一些破錢古幣,真的有些敝帚自珍樣的感覺。當幾枚“四出五株”、“太貨六銖”在眼前呈現時,幾則民間故事倏地自腦海深處湧現了出來:
漢靈帝繼位大興黨獄,殺李膺、範滂等一百多人,禁固了六七百人,甚至連同黨的兄弟、父子、門生、故吏,以及五服以內的親屬都不能倖免。他開辦了一個“西圓官員交易所”,公開標價賣官,買官的一上任也大肆搜刮。人民為了讓一個月,換數次的州、郡新官得到錢,“飢不敢食”、“寒不敢衣”。
一群虎狼逼得人民走投無路,終於在184年激發了大規模的黃巾起義。198年靈帝死了,兒子繼位,不久就被董卓廢除。廢后雖立獻帝劉協,但此時的東漢王朝實際上已名存實亡了。
在此之前,漢靈帝中平三年曾鑄“四出五銖”錢。其中一種為“四出文”,即孔的四角向外有四條線,與外緣相連。“四出文”原本是錢幣的專用名詞(這種錢叫角錢),但深惡痛絕的老百姓,當即硬是依據“四出文”的特別形象,造出了“四出破京師,天子下堂四遁去”的讖語,而且最終“應驗。”
而太建十一年(579年),南朝陳宣帝鑄的“太貨六銖”,因其“六”像人的雙手叉腰一樣,就有用“叉腰哭天子”的讖語,詛咒當時的統治者——陳叔寶。
陳宣帝的兒子陳叔寶,荒淫無恥到了極點。他令貴妃、嬪妃等,把寵臣夾在左右,一起飲酒賦詩,大作淫豔之句。狎客互唱互隨,君臣昏亂,通宵達旦。
陳叔寶還修築了東晉以來,最豪華的宮室,以“臨春”、“結綺”、“望仙”三閣最高。每閣高數十丈,長數十間。材料用的是檀香木,並裝飾金玉珠翠。有個大臣勸他說:“這樣搞會天怒民怨,眾叛親離的,陳朝還能長久嗎?”陳叔寶怒氣沖天,派人去叫這個大臣改口方可免罪。但那個大臣說:我是口心如一的,拒絕所謂的改過,終於被殺。這個大臣就是中書舍人傅宰,他是有見地的。果然,沒多久(589年)陳就被隋所滅。“太貨六銖”雖是陳宣帝(陳頊)後期所鑄,但陳叔寶的劣跡,比其父是有過之無不及的。所謂的“叉腰哭天子”,當然是說陳叔寶這個南朝末代昏君了。
那麼滿清之末呢?因其腐敗無能,喪權辱國,就有了“龍珠落地,滿人歸北”的讖言緯語,在民間廣為流傳。原來,近代“龍祥(銀元)”始鑄於光緒十四年(1988年)。原設計正面漢文“光緒元寶”中,另有與之對應的四個小滿文,表示滿族坐鎮中原統治天下;背面龍圖威風八面,龍珠居龍口下沿,以示龍不離珠,地久天長,皇位永固。
但到了宣統三年(1911年),清廷將各省銀元鑄造權,統歸天津造幣總廠,並改鑄新版龍洋,即“大清銀幣”。據設計者釋:因當時適值反清浪潮此起彼伏,滿文移至上方可居高臨下,控視全。故新版龍洋,將舊版正面中央的四個滿,文移至上方;為寄寓年幼皇帝(溥儀)如龍戲珠,收放自如,發揮少壯精神,挽回衰敗頹勢,又將背面龍口靈珠移落銀元下方。
不料“大清銀幣”鑄成,正值武昌起義爆發(1991年9月),清廷急匆匆將其用於軍響發放。於是便有上述讖言諱語:認為錢中靈珠下落為龍珠落地,致使皇帝失去精神支柱,預示皇位不保;而滿文上移,上為北,分明預示了滿族統治者,將被趕回老家滿州的命運。結果呢?幾百年的大清王朝就是玩完於這一年(1911年)!
國傾舟覆怨了誰?難道果真能從錢幣上道出,國傾覆舟的靈讖驗緯?箇中道理也,或有自然規律,或許是一種巧合!
作者簡介:翟傳海,中國散文學會、中國散文家協會、中國金融作家協會、中國農業銀行作家協會、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南陽民俗學會理事、“南陽市十佳書香個人”。出版有《銀苑小葩》、《守望家園》、《月奶奶黃巴巴》及《曳杖行歌》、《我圖爾居,莫如南土》,及《百年多是幾多時》等六部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