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南華早報》披露,華爾街重要人物桑頓在中國進行了為期6周的訪問。桑頓是華爾街金融巨頭,上個世紀90年代曾任高盛亞洲區總裁,2003年曾就職於清華大學,主持“全球領導力”專案。這次桑頓訪華,事先沒有媒體報道,訪問期間較為低調,與當年基辛格訪華的情形較為相似。美國為什麼又一次強烈要求訪華?談了好多次了,中國清單也列出來了,還要談什麼?我思考,有以下四點原因,並提出了我們的對策思考。
第一,是美國因忽視新冠疫情並極力抹黑中國,現在反而把自己國家成為世界疫情的漩,它們是來尋求中國幫助,中國抗疫的成功舉世矚目。第二,是美國經濟不堪,大眾商品將無法得到充足供應,年底商家無貨供應市場,美國通漲即將大肆爆發,到時候美國會亂成一鍋粥。第三,是美國財力不足難以支撐美軍及政府運轉,有借錢的可能,或者說請求中國給美國通漲買單,助美國渡過難關。第四,是美國政客此行肯定準備了很多要求來跟中國討價還價的清單,目的是讓中國一一讓步。
鑑於以上可能性,我們要做好兩手準備。既合作也要防備,隨時做好打冷戰和熱戰準備。美國只要是在武力上能得到的東西,不會跟你在桌面上談,面對中國的崛起,現在美國用武力威脅中國有很多東西是得不到了。我們應對美國的霸權,一靠外交智慧,二靠中國人民團結的力量,三靠強大的綜合國力,四靠戰無不勝的解放軍。
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分析一下怎樣應對美國此次的談判,不妥之處敬請諒解。1、既然美國請求來談,那麼我們也得寬宏大量,不計前嫌熱情的歡迎來談談,不管結果如何,這總比雙方耗著不談好,我們也可以藉此機會摸摸美國的底細。中美即使能合作,但前提條件是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進行,美國不能有過分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原則,底線不能破。2、在全球氣候問題上中美應該合作,也必須合作,因為這有利於世界環境治理和氣候變化管控,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在控制氣候尖端科技上我們該保密的要保密,不能讓美國人把技術騙走。3、在中美合作上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哪些領域可以合作,哪些領域不能合作,我們要一邊合作,一邊警惕,不能落入美國圈套和陷阱。如:外貿,金融,政治,軍事,科技,教育,人文交流,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等方面,在合作中要注意美國真實動向及目的,要時刻保持警惕性。或者是在政治,軍事,人文,社會制度上不交流,以防美國的顏色革命。
4、在大眾商品交易上我們可以適當進行調整,也可以給美國長期供貨,但絕不能給美國買單來損失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時嚴防美國債務危機影響中國經濟,應該提前做好應對措施,防止美國因印鈔帶來的貨幣通漲衝擊中國金融市場。5、把美國直接間接干涉臺海問題也要跟美國徹底講清楚,如果美國還要繼續打臺灣牌,干涉中國內政,阻止中國統一程序,美國要逾越這條紅線,那麼也就別怪中國做背信棄義的事。
在對策上,目前我們的主要工作應放在國際外交,軍事鬥爭準備上,把解決臺灣問題作為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工作任務。其它國內深化改革要有序推進逐步形成實效,改革還是要分清主次,在沒有戰爭時期,還是要以發展經濟建設為主,當然國防和軍隊建設以及防疫工作要同步進行,而且要抓好。同時要滿足社會就業需求,提升中國中小微企業大眾產品質量,也就等於提高了世界市場產品的競爭能力,從而也就提高了中小微企業的生存能力。不能因為為了碳達峰碳中和而大量減少小微企業生產值,間接也就影響企業生存力。
當然,國家綜合調整及控制企業的生產總量也是有必要的,這是國家根據國際情況的變化而臨時調整的戰略戰術。不要什麼事社會上就一窩蜂地都去做,那樣既沒多大利潤,也容易造成產能大量過剩,到時吃虧的是企業,受損的是國家。實體制造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而定產定量,各級地方要控制其發展規模,不能因為發區域經濟而無限制地讓企業發展,那樣將來會造成更的殭屍企業。各高新區要引進優質企業為主,原則上不審批高耗能企業,發展以清潔能源企業為主,大眾商品生產企業各地區要控制總量。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的忠實網友“中國龍”,多次在本平臺發表原創作品,歡迎註明來源的轉載,轉載是凝聚網路力量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