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美國在朝鮮半島的行為嚴重威脅到了中國本土的安全,再加上美軍在中國東三省的小動作幾乎就沒有斷過,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決定出兵朝鮮。
但從戰爭的角度來看,抗美援朝戰爭是從1950年10月開始的,一直到1953年7月才結束,在戰爭期間,為了保障前線戰士們的戰鬥質量,採取了“輪換”作戰的模式,一批部隊退回國內,再由另一批部隊頂上去。
而戰爭結束以後,部隊並沒有完全撤軍,反而在朝鮮駐足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40年後,最後一批志願軍才奉命回國。
1958年,絕大多數志願軍撤回中國
1958年,周總理應邀來到了朝鮮。
在朝鮮第二屆最高人民會議的講話中,周總理指出:中朝雙方的會議和決定,不僅僅能夠對中朝兩國的友誼有所幫助,而且會有利於繼續促進世界緊張局勢的緩解。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志願軍和朝鮮士兵共同努力,贏得了這場反侵略鬥爭,特別是中國的出兵,是美國在最初的時刻壓根沒有想到的。
現在有了《停戰協定》,中國也可以展現出自己熱愛和平的態度:主動撤軍。
那麼美國也同樣面臨著一個無法逃避的義務,同樣是撤軍,單從這個角度考慮,美軍撤軍的道路要比中國要複雜很多,因為對方集結了多個西方國家並且組建了“聯合國軍”,現在仗打輸了,好歹也得徵求一下別人的意見,這個“大哥”當的已經很沒有面子了。
本著互相學習的態度,周總理參觀了平壤紡織廠,總理參觀的時候十分認真,同朝鮮人民親切交談,也表示出要學習他們不屈的奮鬥精神。
這也足以看出,中方主要注意“停戰”和“生產”這兩個核心要素,這才是能讓一個國家重新站起來的關鍵點。
回顧當年朝鮮停戰談判的過程,走得其實非常艱辛。
朝中方面不斷提出從朝鮮撤出軍隊,而且在細則上規定了“在停戰協定生效3個月內,應該召開雙方高一級政治會議,協商從朝鮮撤出一切外國軍隊和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等事項”。
可是,從美國談判代表的判斷就可以看出,他們根本不想舉行這樣一場政治會議,而且在談判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消磨時間,這也可以輕鬆推斷出,對方還有其他打算。
誰是真正支援“和平”的那一方,從停戰談判中便可洞悉,中朝雙方的聯合宣告一經發表,得到了世界上很多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援,中方也大可直接撤軍,這樣也能把美國架在“臺子”上,畢竟包括很多西方媒體在內的報紙,都開始支援中朝雙方的決定。
所以,從1958年3月15日開始,中方誌願軍便開始陸續回國。
第一批撤走了8萬人,這是6個師的兵力;第二批撤走了10萬人;後來那一批撤走了7萬人,軍隊已經全部撤走了,接下來就要看美國的反應了。
有意思的是,就是在中方撤軍的時候,世界上又發生了兩件大事,分別是美國武裝侵略黎巴嫩和英國出兵約旦的事件,這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強烈譴責,當時的世界總體處於和平狀態,大背景又是“美蘇稱霸”,一點小的摩擦,就有可能將人類再次拖入世界大戰的漩渦。
因此,很多國家都出面指責英美兩國,這兩個國家瞬間處於被孤立的地位。
美國在朝鮮戰場上吃了大虧,又在黎巴嫩問題上不被輿論所支援,他們的面子自然都是放不下的,因此,他們想出了更加下三濫的招數,干涉解放軍收復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這也使得我國的和平問題再一次受到侵犯。
不過,這些陰招也早都在政府的預測當中,美軍再怎麼挑釁,他們也不敢再次發動那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侵略戰爭了。
跟灰頭土臉的美國相比,朝鮮這邊反而非常熱鬧,金日成在志願軍回國的時候,親自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大會,給首批離開朝鮮的志願軍授旗。
但是對付美國這樣的國家,做什麼事情都要“留一手”。
所以,《朝鮮停戰協定》中組建出了“停戰委員會”,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朝鮮半島的停戰狀態。
而組建這個委員會,就是中朝兩國看出了美國在談判時的態度。
抗美援朝只能說是“告一段落”
沒有人能預知到後期會發生的事情,美國“出爾反爾”在國際社會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志願軍首次撤軍的時候,朝鮮半島上還是有諸多不穩定因素。
雙方各退一步,劃定了一條軍事分界線,來維持所謂的和平,這條線也同樣給了美國很多的緩衝時間,因為,他們和韓國幾乎一直都有駐軍協議,這些協議也遊離於停戰協議之外。
對於朝鮮來說,仗是打贏了,可接下來怎麼辦?
如果國內出現了其他問題,在生產力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很有可能被美國人鑽了空子,就算他們不會再次發動戰爭,只要在輿論上和軍事上稍微給點壓力,都會讓朝鮮非常難受。
朝鮮半島的重要地位已經無需多言,它直接關係著我國工業最為發達的東北地區。
中國也非常瞭解“授之以魚”和“授之以漁”的道理,志願軍若全部遠去,必定會留下滿目瘡痍的朝鮮,此時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為“導火索”,若真的讓美國從其他方面鑽了空子,那麼志願軍的血也白白流了。
美國最善用的伎倆就是比較,比如某年朝鮮遇上了天災,收成不好,美國就會在國際輿論上大肆吹噓韓國有多少,博取輿論同情,讓大家覺得朝鮮人民在政府的領導下並沒有過上好日子,從而再用一些其他的小動作挽回戰場上的頹勢。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在當時的世界上就是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跟他們比起來,朝鮮本就有點“弱不禁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國家勢必會對朝鮮採取一系列封鎖措施,如果朝鮮真的只能靠自己的話,要走的路還有很遠很遠。
最終,中方還是考慮到了這些問題,和朝鮮商量,將一部分人志願軍留在朝鮮防備美國,一方面能夠起到震懾美國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朝鮮人民恢復全面生產。
比如,在1954年的時候,朝鮮就遇到了自然災害,很多人都吃不飽肚子,這個時候志願軍不僅幫助生產和種植,自己省吃儉用,將多餘的糧食全部送到了朝鮮人民的手中。
後來,志願軍還幫助朝鮮建設了包括學校、工廠、醫院在內的多處基礎設施,這也極大改善了朝鮮人民的生活條件。
所以,雖說這些人的前身就是“志願軍”,可他們現在已經和當地的軍民融為一體,就是希望朝鮮能早點具備“遮風擋雨”的能力。
其實,更為重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能夠快速應對未來的戰爭。
二戰德國的例子已經相當明顯了,在高科技助陣的情況下,打下一個國家可能僅僅需要幾天時間,如果美國突然撕毀停戰協定,悍然向朝鮮發動侵略戰爭,那麼中方就算反應再快,也不可能利用幾天的時間將部隊全部集結完畢並開到朝鮮去。
當時志願軍順利登陸,主要還是因為前期工作做得好,美國也並不願意相信中方真的會派出部隊來。
而且,深究這份停戰協定,重點不該在“協定”上,而是在“停戰”上。
那麼從理論上來說,朝鮮半島應該依舊還是在戰爭的狀態下,只不過現在不打了。
沒有一個完全的和平協定作為保障,美國肯定不甘願輕易撤軍,中方主力部隊撤出也是為了表現一個立場,希望美國不要再沒事找事,可如果美國真的還要讓戰爭繼續,那麼中方勢必會奉陪到底。
而這些留在朝鮮的部隊,一方面要應對可能會出現的突發情況,另一方面還要幫助朝鮮人民搞建設,促發展,身上的擔子還是非常重的。
後來,在朝鮮的秩序基本穩定後,又有一批部隊從朝鮮撤離回國,這個時候大部分軍隊力量已經完全回國了,還有一部分仍然留在朝鮮,其中絕大多數都在板門店。
1969年,在板門店的志願軍代表的留影中可以看出,他們依舊穿著“65式軍服”,胸前依舊還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字樣的胸標。
也可以說,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就是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導致的,如果這種態勢沒有緩和,那麼朝鮮半島則永遠是一個火藥桶。
因此,“中國人民志願軍”這個稱號,貫穿了幾乎整個冷戰期間。
這也同樣證明了:在國家利益面前,中國絕對不會有半點讓步。
不過,當時間來到1991年,蘇聯解體,美蘇爭霸最終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全球化的程序日益加快,冷戰時代變成多極化發展時代,經濟發展更是成為了大的主題,就算美國還看中國“不順眼”,那麼他們也會採取跟經濟有關的行動,而不侷限於軍事。
而且,中國也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全新道路,在中、美雙方都有了現代化武器的情況下,發生“朝鮮戰爭”這樣大規模戰役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低,最後一批“志願軍”也即將踏上回國的征程。
最終在1994年,朝鮮停戰委員會也被正式撤銷,這也就意味著這個組織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最終,最後一批志願軍離開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