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福建的莆田市!畢竟,這裡是一座福建獨具特色的地級市,不是莆田的特色產業,而是它的面積較小,僅僅4200 km²,但是人口密度與人口數量多,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莆田市常住人口為321.07萬人,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432206人,居於福建省第五位!大家一定會覺得,莆田的區縣很多,這樣才能夠擁有那麼多人,實際上莆田市共有4個市轄區,僅下轄了1個縣(仙遊縣)。
那麼,莆田市為何只有1個縣?其實,當時有一種說法就是武則天時期,大約天聖歷二年,析莆田西部設立清源縣(即現在的仙遊縣),而莆仙兩縣均屬當時的清源郡(今泉州市),而這僅僅是仙遊縣的最初狀態,到了天寶元年,泉州改稱清源郡,畢竟郡縣不能同名,清源縣才正式更名為仙遊縣。故此,我們就需要去了解莆田本身的歷史,才能夠深入挖掘這個問題。
早在新石器時代,莆田境內已有人類活動,而莆田古代的時候本身處於南安郡,直到隋文帝開皇三年前廢郡,改置定南縣置莆田縣。福建之名最早出現於唐代,因福州、建州而得名,在這個時期,莆田縣先後為豐州、清源郡、泉州等管轄,這些都是莆田市的前身,所以本身莆田的歷史程序還算是比較曲折的。
時間又到了兩宋時期,那時候的區劃調整為各“路、軍、州、府”(八個府州軍,因此又有“八閩”之稱)。故此,福建路誕生,相當於明清的“省”,此外,興化軍隸屬福建路。在這種前提下,莆田縣就隸屬於福建路一帶。一晃,又到元朝,莆田縣仍為路治,明初改路為府,後來轄區基本未變。直到大清滅亡後,由於“興化”的名稱在福建徹底終結,莆田縣隸屬於省、南路道、廈門道,在解放後,人們結束了戰火的紛擾,從而福建分為八大個專區及福州市和廈門市,各地休養生息,莆田縣屬於福建省第五專區。
七零年代以後,莆田的歸屬變化發生了改變,其規劃屬於閩侯專區(在今福建省中部偏東),由於閩侯專區專署遷駐莆田並於次年改稱莆田地區。故此,莆田地區轄莆田、【仙遊】、閩清、福清、平潭、長樂、閩侯、永泰等8縣,到了1983年,莆田撤地設市,一座千年的老城變成了市,而其僅下轄了城廂區、涵江區2個轄區,及2個縣:莆田縣、仙遊縣。直到千禧年以後,撤銷莆田市下轄的莆田縣,成立了如今的荔城區、秀嶼區、城廂區、涵江區,至此,只保留了1個仙遊縣。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仙遊縣,人口在莆田市位列第一,約90.51萬常住人口。轄1個街道、12個鎮、5個鄉,如:鯉城街道、楓亭鎮、榜頭鎮、郊尾鎮、度尾鎮、鯉南鎮、賴店鎮、蓋尾鎮、園莊鎮、大濟鎮、龍華鎮、鐘山鎮、遊洋鎮、西苑鄉、石蒼鄉、社硎鄉,其中人口密度達到了為486人/km²,主要的鯉城街道人口大概102394人,另外,還有一點大家要注意,仙遊縣下轄的象溪鄉更名為菜溪鄉,人口僅有1萬多人。
不過,莆田本身還擁有2個功能區,分別為:湄洲島、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我們也祝福莆田的發展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