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頒發給愛德華·維克多·阿普爾頓爵士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章。圖源 | Wikipedia)
諾貝爾獎公佈時間又快到了,說起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家,就不得不提到屠呦呦。
2015年10月,因發現青蒿素和治療瘧疾的新型療法,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填補了中國諾貝爾科學獎的空白。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有多項科學研究非常接近諾貝爾獎,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撰稿 | 雲杉
編輯 | 白楊/喬木
趙忠堯:因他人失誤丟掉諾貝爾獎
(物理學家,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之一——趙忠堯。圖源 | 百度百科)
1930年,物理學家趙忠堯第一次發現了正電子的存在,這引起物理學界的重視。他的同學安德森對此也非常感興趣,1932年,在趙中堯的啟示下,安德森觀察到了正電子的軌跡。
趙忠堯的發現意義是偉大的,研究結果是正確的,但是有些人在重複趙忠堯的實驗時,並未得出與趙忠堯相同的實驗結果。這就讓部分科學家對趙忠堯研究成果產生了懷疑。
1936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對發現正電子這項舉世矚目的研究成果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評獎揭曉時,獲獎名單中竟沒有在1930年首先發現正電子存在的趙忠堯的名字,只有1932年觀測到正電子軌跡的安德森。
半個世紀過去了,經過多位科學家認真仔細的調查研究,趙忠堯在這項研究中的首創和獨到的貢獻終於得到了證實。
王淦昌:三次錯過諾貝爾獎
(中國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圖源 | 百度百科)
1930年,王淦昌在德國柏林大學留學期間,提出探測粒子的設想,但他的老師認為目前的研究已經很完美,不願再深入探討。
一年後,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查德威克按照王淦昌的思路發現了中子,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王淦昌的老師在得知這一訊息後,還專門向他致歉。
1933年,王淦昌從柏林畢業,回到了中國。1941年,王淦昌提出了探測中微子的設想,但礙於當時中國的科研條件有限,因此他只好在權威雜誌上發表了關於設想的論文。
1956年,美國科學家萊因斯和柯萬利用他的方法,確定了中微子的存在,並獲得了1995年的諾貝爾獎。王淦昌第二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1956年,王淦昌前往蘇聯從事基本粒子的研究,期間他發現了超子的反粒子。這一發現讓全世界震驚,本以為終於可以獲得諾貝爾獎,但由於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蘇聯將技術協議摧毀,導致王淦昌第三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人工合成胰島素團隊:方法缺乏創新
1958年,中國科學院在王應睞、曹天欽、鄒承魯、鈕經義、沈昭文等科學家的帶領下,提出了“用人工方法合成蛋白質”的宏偉目標。
經過6年零9個月的艱苦努力,1965年,中國科學家終於完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這項成果意義重大,突破了一般有機化合物領域到資訊量集中的生物大分子領域之間的界限,在人類認識生命現象的漫長過程中邁進了重要的一步。它甚至被認為是繼“兩彈一星”之後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
遺憾的是,這項成果最終並未獲諾貝爾獎。根據北京大學化學系研究組組長張滂教授的說法,中國人工合成胰島素使用的都是已知的、沒有創新的方法,而諾貝爾獎需要完全創新的成果才行,所以也就無緣諾貝爾獎了。
吳有訓:因回國錯失獲獎時機
(1988年發行的中國現代科學家紀念郵票,其中包括吳有訓以其散射圖為背景的紀念郵票。圖源 | Sciencenet)
20世紀20年代初,吳有訓進入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學習。之後,他與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康普頓教授一起對康普頓效應進行系統研究。
康普頓效應在提出之初,並沒有獲得物理學界的廣泛承認。根據中國物理學家馮端的說法,不被認可的原因是這種效應與經典理論有著很大的衝突,且康普頓獲得的實驗證據還不充分。
吳有訓當時恰好跟隨康普頓進行研究工作,親身參與了發現和確立康普頓效應的大量實驗工作,還以“康普頓效應”為題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之後,他毅然回國。兩年後,因“康普頓效應”的成就,康普頓獲得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吳有訓實驗得到的石墨散射譜被收錄進康普頓的著作中,作為了實驗的重要證據。
有蘇聯學者提出,這種效應應該稱為“康普頓—吳效應”,國內也有學者贊成這種命名,但吳有訓本人十分謙虛,不贊成使用這種名稱。因為他認為,他只是康普頓教授的學生而已。
程開甲:被忽視的重大發現
程開甲是中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他是中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也是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建立者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青年時的程開甲一度很接近諾貝爾獎。
1944年,年僅26歲的程開甲完成了論文“弱相互作用需要205個質子質量的介子”,該論文提出了一種新介子的存在,並計算給出了新介子的質量為205個質子質量。
導師王淦昌十分支援程開甲的觀點,並將論文推薦給當時在湄潭訪問的李約瑟博士。李約瑟在對文稿進行修改和潤色之後便轉交給了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
然而,狄拉克後來回信說:“目前基本粒子太多了,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於是,這篇文章一直未能發表。後來,一位國外科學家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並因此獲得了1979年諾貝爾獎,而他測得的新粒子質量與程開甲當年的計算值基本一致。就這樣,程開甲遺憾地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奇點科學》是歐洲經典科普雜誌Science Illustrated(科學畫報)版權合作方,專注報道令人興奮的前沿科技進展,讓讀者提前看見未來。】
參考資料
[1]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6/288477.shtm
[2]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87458.shtm
[3]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B5%E5%BF%A0%E5%B0%A7/25365?fr=aladdin
[4]https://www.sohu.com/a/198701035_334409
[5]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6%B7%A6%E6%98%8C/153661?fr=aladdin
[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441645339889321&wfr=spider&for=pc
[7]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09-8/200982690421740.htm
[8]https://www.doc88.com/p-5824718705864.html?r=1
[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55980829544595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