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娃後,我們走過最長、最遠的路就是母嬰店的套路。
導購的嘴,騙人的鬼。
當老父親老母親們跨進母嬰店大門一剎那,十個裡面至少有七個要做好交智商稅的準備。
今天科大大整理了《2021母嬰店套路大賞》,一起來看看吧!
1
免費服務篇
★微量元素檢測
國家衛健委最近再次明確提出:兒童體檢不得做微量元素檢查。
在普通體檢、就醫、打疫苗、入園體檢時,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檢測,都屬於違規操作!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其實微量元素檢查早在13年就被叫停,如果透過夾夾手和頭髮就可以知道寶寶營養情況的偽黑科技,那早就可以去申請諾貝爾獎了
微量元素並不僅存在於寶寶的血液中,還存在於寶寶的面板、肌肉、骨骼、內臟等器官,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並不能說明寶寶體內微量元素的含量。
此外寶寶的飲食、疾病狀況等也會影響血液微量元素檢測的結果,至於夾手、剪頭髮等檢測方法,受到的影響因素更多,科學性和可靠性更低。
有些母嬰店之所以(好心)幫娃檢測,經常會聽到這些↓
寶寶枕禿、頭髮稀疏、汗多——缺鈣
寶寶手上長倒刺了——缺鋅
寶寶太瘦了——營養不良
導購最終目的是——向你推銷。
★過敏源檢測
過敏源檢測根據原理,主要分為3類:食物激發迴避實驗、面板試驗、血清特異IgE(sIgE)檢測。
無論哪種過敏原檢測,都應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而不應該跑去母嬰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確實懷疑寶寶有過敏症狀,應該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採用適合寶寶的方式檢測,後續治療。
一些母嬰店推行的五花八門的所謂的“過敏原檢測”,一定不要嘗試,以免檢測過程中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發生意外。
★骨密度檢測
骨密度檢測主要用於中老年人檢測骨質疏鬆,用來預測骨折風險。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目前關於寶寶骨密度測量的數值,在國際上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參考,所以即使查了骨密度,因為沒有具體數值對比,也毫無意義。
而且寶寶處於生長髮育當中,寶寶的骨骼就像正在建造中的高樓,不斷地搭建立柱房梁,不斷地向框架中充填磚塊水泥。
因此寶寶的骨骼水分含量高、礦物質含量低、鈣化不完全,寶寶的骨密度偏低是正常的生理性現象。
正常情況,寶寶真的無需進行骨密度檢測。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天下沒有免費的早餐,母嬰店這些免費檢測的最終目的還是推銷產品。
面對這些檢查,家長一定要謹記:拒絕測量,不盲目購買。
2
兒童食品篇
★兒童專用食品
兒童醬油、兒童掛麵、兒童牛奶、兒童肉鬆......
所有的產品,只要加上“兒童”字樣,身價幾乎都要翻一番,其實國家並沒有對“兒童食品”出臺相應標準,僅憑“兒童”字樣購買是不靠譜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比如兒童醬油,推銷員往往會說:1歲寶寶不建議吃鹽,可以試試這款兒童醬油。
但製作醬油必備的原料依舊是鹽,而且兒童醬油中鈉含量也不低。
在選購兒童食品時,一定要謹記:不盲從於標籤,以產品配料表為準。
★奶粉伴侶
選購奶粉的時候,很多導購會說“配方奶容易上火,試試清火寶”
被吹捧的清火寶到底是什麼,讓我們來看看它的配料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配料表給我們傳達的資訊就是:糖!糖!糖!全是糖!!!
這分明就是披著【清火】外衣的高價糖水!
過量攝入糖分,容易引起齲齒、肥胖等問題就不說。
它還不利於孩子養成健康的清淡的口味偏好,容易造成寶寶挑食,還會因為影響食慾和飲食結構失衡造成寶寶營養攝入不足。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而且 6 個月以內的寶寶是不建議額外補充水分的,而這上面明晃晃寫著——【固體飲料】。
3
兒童用品篇
★定型枕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聽到這句話,老母親們哪還管得了那麼多,直接掃碼付款。
美國兒科學會(APP)建議:為了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徵,1歲內避免使用枕頭。
1 歲左右,寶寶已經可以靈活地翻身、坐立,脊柱的生理彎曲也已經形成後,就可以給寶寶睡枕頭了。
要想娃擁有漂亮頭型,不妨試試這些小辦法:
讓娃多趴著,別總躺著。
睡覺時多嘗試不同方向,不要一直睡一側,媽媽哄睡或餵奶習慣如果固定讓寶寶偏向一側要經常調換。
引導寶寶轉頭,室內光線、聲音、牆上的貼畫等都會吸引寶寶轉頭,家長可以定期調換玩具或嬰兒床的位置。
★學步車
導購:“每天帶娃太辛苦,買個學步車變輕鬆”
家長:學步車堪稱帶娃神器,一秒解放雙手,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看完這裡的家長,請儘快打消這個念頭!
學步車不是移動的堡壘,而是娃行走的枷鎖,我們以為的萬無一失,最後往往變成掩耳盜鈴!
圖片來源:雲南臺都市條形碼
如果發現不及時,寶寶有很大的機率頭臉部著地,造成比較嚴重的頭部外傷,如顱內出血、顱骨骨折等,甚至導致死亡。
幼兒在正常的學步過程中,透過手腳協調、摔跤和爬起鍛鍊,逐漸掌握了平衡走路的本領,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本體感覺,提高嬰幼兒的身體協調性。
學步車固然提供了方便,但往往會影響娃後續的發育,如O型腿、墊腳走路、手腳不協調、注意力不集中等。
如遇到臺階或地毯等障礙,很容易側翻。
除了速度太快,易受傷等安全隱患,寶寶在學步車裡主要靠挺肚子向前滑,學步車本身並不能幫助寶寶學步。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游泳脖圈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不建議1歲以下嬰兒游泳。
即使是1~4歲的寶寶,也要綜合考慮寶寶接觸水體的頻率、情感發育階段及運動能力,再決定是否要進行遊泳訓練。
如果說非要想讓寶寶在水裡玩耍、撲騰,可以選擇大人“陪遊”的方式!
圖片來源:網易
除了有突發意外的可能,游泳脖圈的目前沒有統一的材質標準,遇到不好的材質極易引發寶寶過敏、皮炎。
為了避免這些意外,我們也要對游泳圈說“NO”。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最後,總結一下如何不被套路:
1. 進了母嬰店,你只需要說;“我要買xx”和“哦,不用謝謝”
2. 如果真的想諮詢導購,你只需要說:“我幫朋友買的”或者“我是醫生”
當然,還有最重要一點:關注科大大,每天為你推送專業科普!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