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陳敏
2021年10月1日,“東北虎豹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抖音平臺上傳了最新影片,一隻野生東北虎正在林間巡山,步伐穩健,不時眺望遠方。
“威武、健壯,豐衣足食。”
“日常巡視領地,保家衛國。”
“我們的王無比熱愛這塊土地。”
“東方猛虎必將重臨世界之巔!”
“國慶快樂,大貓貓!”
捷報頻傳。藉由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全域覆蓋、實時高效的“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目前採集到了野生動物在叢林深處實時活動的數百萬個影片畫面,不僅有罕見的“神獸”白狍,而且每年有多個新繁殖的虎豹幼崽出生,虎豹家族逐漸興旺。
此前一度誤入村莊、放歸山林的野生東北虎“完達山一號”,日前也在天橋嶺轄區多次被拍攝到。吉林省林草局相關部門通知,堅持確保“人虎兩安”雙重底線,開展保護宣傳,也提醒群眾注意安全。
人虎和諧共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正在構建地球村的智慧未來。山河遼闊,四季青綠,物種豐富,這樣的中國會越來越美好。
森林之王的危機
在吉林、黑龍江兩省交界區域,蒼山莽莽,野生東北虎群隱匿其中。
它需要的生存領地,是一片伴生物種豐富、足夠隱蔽的健康大森林。過去100年間,由於棲息地被入侵開採,野鹿、羊、野豬等被人類捕食,本該睥睨眾獸的森林之王,領地被分割成塊,食物鏈將斷,哪怕它將活動領地擴充套件至500平方公里,仍有可能吃不飽。
野生華南虎基本已經滅絕,而有300萬年進化史的野生東北虎,在20世紀末也銷聲匿跡。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十年的研究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境內仍生存著27只野生東北虎種群,這意味著中國恢復野生虎希望乍現。
虎處於森林食物鏈的頂端,它的種群維持,依賴豐富的食草動物群系和健康的生態系統。當生態系統及食物鏈遭受破壞,野生虎將會銳減。當老虎佔據山頭,意味著這是片多物種共存、生態健康的森林。
如何保護東北虎?
2015年,中俄科學家聯合發現,中俄邊境區域內生活著至少38只東北虎和84只東北豹,它們“蝸居”在4000平方公里內。這片區域東、南都有海,北邊被鐵路與溼地阻斷,東北虎豹們只能向西進發,那裡有中國的廣袤森林。
遷徙能否成功?呼喚東北虎歸來的人類,準備好了嗎?
“天地空”保護
“東北虎少了,你讓它回來,它就回來嗎?跟老虎打交道,其實是跟它的森林打交道。”北京師範大學虎豹研究團隊馮利民博士曾經為此苦惱。
此前,科研團隊們去森林考察,翻山靠走,通訊靠吼,架設好紅外相機,並定期更換資料卡和電池,等拿到監測資料,常常都過了半年,無法實時關注虎豹種群的分佈、人類干擾因素、棲息地狀況等,保護成了“刻舟求劍”。
源於此,2017年10月,在長春吉視傳媒公司市場部林業專案組工作的鐘成軍接到一項緊急任務,要在琿春、汪清地區配合北京師範大學,完成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監測小試基地建設。
按照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試點建設在當年8月啟動,規劃總面積1.46萬平方公里,需要建立“天地空”一體化的監測系統,實時獲得東北虎豹種群及其活動規律。其中涉及多部門配合的黑科技運用,“通訊網路、衛星遙感與無人飛機、振動光纖與人工智慧識別、大資料探勘與雲計算等等”,令人激動。
這位入職五年的吉林大學碩士,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務,擔任現場專案經理,同時排程北京節點、長春節點所有建設工作。
當時正是東北的冬天,野外勘察施工,寒冷刺骨,積雪深及大腿。為了趕進度,鍾成軍和同事們白天野外作業到天黑,晚上10點回到酒店繼續寫材料,研究次日工作,週末無休。累歸累,他們還遭遇了叢林驚險。
一次在地勘途中,他們剛走到琿春金泉崗附近,突然聽到巨大的吼叫聲,響雷一般震耳欲聾。鍾成軍抬頭一看,“前方突然站起了一隻碩大的黑熊,在不斷咆哮”。有的人愣住了,吉林省勘察院的一名同志急忙往山下跑。地勢陡峭,他根本控制不住速度,踉蹌著摔到了大溝裡,頭部和臉部都被嚴重劃傷。
“說實話當時我心裡也害怕極了,第一反應也想跑,但人是跑不過熊的,我馬上組織大家聚到一起,開啟燃燒彈。好在黑熊看見火光沒有進行攻擊,化解了危險,我們立刻下山回到安全地帶。”
後來聽嚮導說,這是黑熊的領地,以咆哮警告入侵者迅速離開。鍾成軍從此對森林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還有一次,任務很重,紅外相機安裝數量多,地點分散。一行六人規劃好路線,分成了兩組,鍾成軍、馮利民和本地嚮導一組。清晨六點,他們就揹著約20公斤的裝置開始爬山,跋涉15公里後,八點才大汗淋漓地到達。到了下午三點原定返程的時間,還有一臺相機沒有安裝。當時鍾成軍已累得筋疲力盡,但想著幹不完,明天還要再爬一次,決定咬牙堅持。完成任務時,天已經黑了,山風呼嘯裡三人開始下山,但已經辨不明方向。
當時森林無訊號,無法聯絡邊防部隊,他們只能用gps導航儀,歷經波折,晚上8點才到達指定位置,一天顆米未進,飢腸轆轆地等了半個小時,終於看到邊防部隊的大車閃著燈來接,鍾成軍沒能忍住淚水。
“深夜在山裡迷路很危險,有可能死在山上,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撿了一條命回來!同時我也更加重視大家的安全,要求每隊上山人員至少3人,每人必須隨身攜帶燃燒彈,冬季3點半前必須下山。”
歷時40天,他們在琿春建完小試基地。截至2020年底,這套“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管理系統已在整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實現部署,森林眼防火監控達30多套,接近3萬臺監測終端遍佈公園的各個角落。
在採集資訊、實時傳輸、資料分析處理三層架構中,華為與吉視傳媒聯合打造的700M有線無線融合的LTE承載網路,是最為關鍵的系統底層。他們利用森林原有防火塔布設網路,用最少的環境影響,覆蓋了更廣的森林。
生態的未來
在吉視傳媒公司的大螢幕顯示器上,鍾成軍給《中國青年》記者展示著從千里之外傳回來的影片資料:
東北虎一家幾口在巡山,熊孩子們打鬧嬉戲,黑豬成群結隊地經過,鹿角如冠的梅花鹿林間佇立……
鍾成軍又拿起展臺上用太陽能充電的紅外相機,這正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在森林佈下的人類之“眼”。誰能想到外表文弱的他,卻是彪悍兇猛之獸的保護者。
有了天眼實時傳輸回來的海量資料,科研工作者和護林人員無須再頻繁入林,動物們也不再被人類驚擾。各種高科技搭起保護森林的無形屏障,卻又貫通了人與動物的綠色長廊。
馮利民由衷感嘆,“現在各種資料在網路實時回傳,人工智慧還能幫我們識別動物種類,大資料分析告訴我們種群和棲息地現狀。這對我們的研究方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改變,也是時代改變的寫照。”
目前,吉林已開啟天然林全面保護模式,而吉林的省會長春綠化率達41.5%,城市森林規劃面積1000平方公里,擁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
鍾成軍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不僅能感受到國家、省市保護森林和生態的決心,更能將所學用到人跡罕至的森林深處,幫助野生虎豹重建家園。
“公司發展迅速,我經歷了資訊樞紐中心建成、經歷‘大資料、雲計算產業基地、東北生態大資料中心’的先後掛牌。我所在的吉視傳媒林業專案組,2017年成立至今已經簽署了1.5億元的合同,其中不乏國家級、省級重點專案。我負責東北虎豹國家公園6個基層林業局的專案,目前已經部署76座基站,安裝約20000臺相機,有線無線融合基本實現全域覆蓋。”他說著就笑了,“這幾年經歷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我發自內心地感謝黨,帶領祖國披荊斬棘,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也帶給我們每個人平安幸福的生活。”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劉博文
責編:牛心雨(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