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英]蓋伊·勒施齊納 著 高天羽 譯
臺海出版社,2021年7月版
別小看睡眠問題。長期打鼾可能降低智力;長期值夜班,提高患癌率……作為從業多年的睡眠科臨床主任醫師,作者為我們呈現了眾多診治的病例 :睡夢中,人不但可能吃光冰箱,還可能睜眼開車甚至毆打伴侶;清醒時,也可能因為大笑而睡倒在地……而這些症狀背後的機理,潛伏在我們每個人的腦子裡。開啟本書,你將同時收穫閱讀懸疑故事的快樂和指導睡眠健康的科學資訊。
[德]貝恩德·布倫納 著 南曦 譯
南海出版公司·新經典,2021年7月版
我們超過三分之一的生命長度都在躺臥中度過:睡覺、做夢、思考、閱讀、休養身體。躺臥不等同於消極或懶惰,它可以是一種反抗,一次整合思緒或者改變看法的機會。在一個前所未有地注重行動和高效的世界裡,學會躺的藝術,會有意想不到的回報。從古埃及人的蘆蓆到現代人的躺椅,從地中海的超長午睡到日本社會的白日睡眠模式,這本書為你解答所有關於“躺”的秘密!
許多 瀋河西 譯
三輝圖書·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5月版
隨著資本主義擴張而興起的24/7體制,正在消弭白天與黑夜、現實與夢境、工作與休息、公共與私人、機械與人類之間的界限。在24/7體制下,既沒有暫停鍵,也沒有關機鍵,我們被裹挾其中,每週7天,每天24小時,不停運轉。它最終侵蝕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導致注意力渙散、感知力受損、記憶和做夢的能力喪失。作者以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睡眠為切入點,向資本主義制度發起論戰。
[法]巴什拉 著 陳元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4月版
作為20世紀法國獨樹一幟的科學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詩人,巴什拉力圖調和理性與經驗,建立一種新的唯理論。本書呈現了一堂關於休憩的哲學預備課,是一部關於時間的“原子理論”著作,作者顛覆了時間是一個“連續體”的一般認知,詮釋了時間的非線性特徵,展示了動與靜、有序與無序、不變與流變等悖論之間的辯證關係,把自然科學與心理學、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汪瞻 歐陽萱 著
中信出版集團·鸚鵡螺,2021年3月版
睡眠已經成為一個困擾很多人的日益普遍的問題,尤其是對於高壓力、高負荷的學生、上班族而言,失眠問題層出不窮。本書兩位作者詳細介紹了失眠認知行為療法的7項安眠訓練:睡眠日誌、睡眠習慣檢查、刺激控制法、睡眠限制、腹式呼吸、正念與認知疏導法、認知調節法,旨在幫助懷疑自己有睡眠問題或已有睡眠問題的讀者發現失眠的徵兆和根源,透過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從根本上克服失眠的難題。
[英]馬修·沃克 著 田盈春 譯
後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1年3月版
本書是一部關於睡眠的“百科全書”,作者總結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的科學突破,告訴我們睡眠的執行機制、睡眠不足的壞處、睡眠與做夢的有益功能,以及睡眠對專業人士個人能力提升的驚人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記憶力、運動力、學習力、生產力、創造力、吸引力,甚至食慾,這些讓日間生活豐富多彩的能力,原來都與夜間那場睡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法]路易·阿爾都塞 著 曹天羽 譯 吳子楓 審訂
南京大學出版社·折射集,2021年3月版
“夢總是領先於生活的。”這是法國著名哲學家路易·阿爾都塞的名言。本書根據時間順序收錄了阿爾都塞在1941年到1967年間留下的關於夢的主要記錄,他把這些夢稱作“無盡的焦慮之夢”。1984年,這位犯了謀殺案的哲學家翻閱許多自己留存在文件裡的夢的記錄,試圖在其中找出預兆和解釋——為何他會在1980年時扼死了自己的妻子埃萊娜·利特曼。
[英]蘇珊·格林菲爾德 著 韓萌 範穹宇 譯 李貫峰 校
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年1月版
意識是什麼?主觀的意識與物理的大腦是如何關聯起來的?當我們品嚐食物、散步、工作、做夢的時候,大腦中正發生著什麼?作者是國際著名神經科學家,本書從科學視角切入,探究心靈哲學基本問題,解開大腦是如何塑造我們的獨特自我的奧秘,彌合生物學與心理學、客觀生理結構與主觀體驗之間的鴻溝。作者透過追蹤大腦一天的活動,向讀者揭示了“意識”的科學奧秘。
[英]瑪麗娜·本傑明 著 楊世祥 陳超美 譯
中信出版集團·春潮,2020年11月版
2020年最新調查資料表明,我國有3億人正在遭受失眠的困擾。失眠往往來得毫無徵兆,讓人無從逃避。本書作者也深受其苦,嘗試過藥物、冥想、認知療法,但都以失敗告終。作者以溫柔的筆觸寫下自己的感受:失眠不是病症,而是一種狀態。大作家納博科夫,大詩人華茲華斯、《追憶似水年華》主人公馬賽爾……作者用天馬行空的想象串聯起古往今來的失眠,寫出了這本每個曾無法入睡的人都應擁有的枕邊書。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