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就在一個院子裡工作。”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桃源人,湖南省桃源縣文昌中學校長孫智良說,他把一生的情緣給了教育,把根深深地紮在這裡。
將一所普通學校變成當地人人嚮往的“名校”,讓後進生成為學校“最閃亮的星星”,將德育內化成學生自覺的思想行為……孫智良想了很多“招”。如今,提起文昌中學,當地老百姓幾乎沒有不讚賞的。這所沅水河邊、天子山旁的縣城初中,究竟如何成為孩子們幸福成長的樂土?讀懂了文昌中學就會知道,遇到“對的人”很重要。
“愛動腦筋”的校長
現年55歲的孫智良是名副其實的“教育老兵”,在沒有走上校長崗位之前,他一直擔任班主任,戰鬥在教學第一線。那時候,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業務和班級管理上面,把教育情懷簡單地理解為教好書、育好人。
2016年,孫智良出任校長,走到管理前沿。他是個“工作狂”,一年四季都是“白+黑”。只要有學生在學校,孫智良每天在學生起床前進校,晚上11點半回家。他最擔心的是離校較遠的幾百名住校學生的安全,每天只有等他們關燈睡覺了,自己再到校園裡轉兩圈,才肯回去。許多時候,孫智良的週末都是在學校過的。
除了勤懇,孫智良還有許多“好點子”。比如在一些地方,家校矛盾是一道邁不過去的“坎”。如何“爬坡過坎”?孫智良說,要直面問題、直擊痛點、直解難點。
於是,文昌中學啟動“家長開放日”和“校長接待日”。學校開展活動,不論大小、不分年級,都以微信群和邀請函的形式通知家長。時間久了,教師和家長“混了個臉熟”,家校關係就這樣慢慢融洽了。
針對部分活動抽不出時間來的家長,孫智良把自己辦公室的“那扇門”敞開,歡迎他們來“坐一坐”“聊一聊”。這種每週五辦公室裡的“排排坐”“碰碰頭”,是學校給家長提供的“一站式服務”和“最權威解答”。現在,家長們有的只是“理解了、感謝了”這些掏心掏肺的話語。
還有,針對學校文化氣場不夠、文化氣質不足,孫智良打起了“文化牌”,讓學堂“提神”。怎樣設計校徽?孫智良拿來紙筆,冥思苦想,把校名頭字“文”變形,用圖案生動展現了文昌人追求卓越的優秀品質。還有,校門口的對聯、誠信亭的修建、《修身歌》的編寫……一一都打上文昌的烙印。
孫智良愛動腦筋,不管多小的事也精益求精。為了師生、為了學校,“薄臉皮”的孫智良作風變了,他會放下臉面,到處“化緣”。“他喜歡把自己的人脈拉攏起來,打包到學堂。”學校辦公室主任餘利平說。
“後30%”管理藝術
教育是慢的藝術,孫智良喜歡用心等待。
文昌中學的生源是漳江鎮上5所小學培養後透過劃片招生進來的,質量參差不齊。教師們圍著分數“打轉轉”,教學視野放不開。
孫智良認為,教育人要用最溫暖的胸懷去擁抱孩子,不拋棄、不放棄每個學生。要從狹隘的質量誤區走出來,儘可能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增值。一上任,他就改變了師生評價機制,調整了評價辦法,讓師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後進生是學校“最閃亮的星星”,這是文昌中學推行“後30%”管理帶來的校園景觀。“後進生上不去,學堂就上不去,我們辦教育不能讓後進生‘掉鏈條’。”孫智良喜歡全體學生“一起上”。
為了求解學生“發展最大值”,孫智良啟發教師實施分層教學,聚焦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引導教師做足課堂準備、努力弄清學情,重點解決優等生“吃不飽”和學困生“吃不好”兩大問題。
在文昌中學,不搞一言堂的“滿堂灌”,始終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要求教師把有效果看作課堂底線,同時課後佈置分層作業。優等生作業多些、難些,後進生作業少些、淺些,中等生作業難易搭配,透過“抓兩頭,促中間”,慢慢提升整體成績。“辦教育,和我們下廚一樣,就是要和學生‘胃口’。‘胃口’上來了,什麼都好辦。”孫智良形象地打著比方。
學校根據師資力量和學生愛好,從充分挖掘師生潛力的角度出發,按照每隊100人的標準,把興趣相同的學生聚在一起,成立了器樂、舞蹈等10個課外興趣小組,讓孩子們全部參與進來,張揚個性,找到自信。每年,學校被省級示範性高中錄取的藝體學生近30名。同時,學校大力改革評價機制,學生參加興趣小組特長培訓,根據平時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按4個等級加分;學生參加了才藝表演、比賽等,都有加分,學期末一併計入學生總成績。
下活一盤德育的大棋
“文昌中學的孩子‘好有愛’”,這是社會對文昌學生眾口一詞的評價。小孩街上跌倒了,學生主動扶;老人公交車上沒座了,學生主動讓;社群招募志願者,學生主動去……這些標籤是怎樣貼上去的?
孫智良的答案是“下活一盤德育的大棋”。學校把德育擺到最前頭,圍繞立德樹人,響亮地提出“知行合一,德能雙馨”辦學目標,對中學生守則進行細化,出臺了不少檔案,把學生德育積分納入班級評優評先、入隊入團、綜合評價系統,作為各種優秀推選、資助補貼的重要依據。
除了對學生有要求、有考核外,學生的德育表現還直接和教師量化一起掛鉤、一起打分,在教師考核評價裡,學生德育表現佔到教師量化總分的40%,而教學成績只佔30%。“孫校長一直強調,德育不行了,那是危險品,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生成為優質品。”學校政教主任陳世波說。
桃源是一塊紅色的土地,紅軍指揮部舊址、紅軍紀念碑、烈士公墓等就在文昌中學旁邊。學校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德育資源,建立現場教學點,透過清明掃墓、參觀遺址、解讀歷史等形式,學習身邊的“活教材”,浸潤學生心靈,播撒愛國的種子。
每年農耕時節,學校還會帶領學生走進田野,讓學生學插秧,體驗勞動生活,或者走進當地的紅茶基地,讓學生體驗採茶、製茶。在一次次參與勞動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長大,記住了鄉情。
如何實現家校教育同頻共振?文昌中學實施家校合力“1+6”工程,樹立一個家校同心的理念,推進合力工程,比如學校推行《家長賞析日誌》,要求家長填寫教子經驗、說說和孩子在一起的趣事、推介好書、聊聊教子困惑、傳達對孩子的心願、談談對學校和班級的建議等,同時互相傳閱,大家取長補短,積累可複製的育人經驗。
不少前來參觀的校長、教師表示,他們在文昌中學孩子的身上能找到“最醒目的標籤”。而這也是孫智良的心願——將學校辦成一個有溫度、有責任、有希望的地方。
《中國教育報》2021年08月08日第3版
作者:通訊員 田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