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從魯迅作品中學什麼——統編初高中語文教科書中的魯迅作品評析

■聚焦統編三科教材

魯迅先生的作品是中學語文教科書中的經典內容。統編中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說:“魯迅是近百年來對中國文化及中國人瞭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獨立思考和藝術個性的偉大作家,魯迅已經積澱為現代最重要的精神資源,所以讓中學生接觸瞭解一點魯迅,是非常必要的,教材編寫必須重視魯迅。”改革開放以來,總計有50多篇魯迅作品被選入各個版本的語文教科書。

統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魯迅作品

統編中學語文教材總共收錄魯迅作品12篇,總的看來,這些作品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一,入選的都是“最經典”的篇目

統編初中語文教科書中,選入7篇魯迅作品,包括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小說《社戲》《故鄉》《孔乙己》、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統編高中語文教科書選入5篇,包括小說《祝福》《阿Q正傳》、雜文《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

這些作品堪稱“最經典”的課文,每一篇都曾入選十套以上的語文教科書,都是幾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篇目。這些文章無論從思想主旨還是語言形式,都極其適合學生學習。

第二,根據文字難度和學生理解水平有序排布

統編語文教科書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文字內容的難度和“雙線組元”的指導思想等,對魯迅作品進行了有序排布。

七年級以散文為主。《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都寫了魯迅對童年的回憶,富有童真童趣,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到八、九年級,以小說為主。在《故鄉》《社戲》《孔乙己》中,閏土、楊二嫂、孔乙己,魯鎮、咸亨酒店……許多人物和場景成為一代代讀者的集體回憶,成為象徵性的符號,從中可瞭解作品折射的世態人情和時代風貌。理解作品中飽含的那份愛與痛、熱烈與冷峻,有助於學生對社會、人生形成更深刻的體認和理解。

高中教材除了選入小說《祝福》《阿Q正傳》,雜文數量大幅增加,思辨要求明顯增強。“拿來主義”的觀點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有其深刻的針對性,閱讀《拿來主義》,學生還能學習魯迅闡述觀點的方法和邏輯,學會發現問題,學習有針對性地表達觀點。閱讀《記念劉和珍君》和《為了忘卻的記念》兩篇雜文,除了需要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體會烈士的崇高形象,還要體會魯迅在字裡行間表達的“至情”,以及對烈士犧牲意義的理性思考。

第三,以拓展閱讀深化學生理解

除了課文,統編教科書中還透過多種方式進行拓展閱讀。

一是透過課後的“思考探究”題進行拓展閱讀。比如,學完《藤野先生》,拓展閱讀《〈吶喊〉自序》,深入理解作者思想;閱讀《社戲》,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原文的開頭部分,透過完整的文章閱讀準確把握文章主旨;學完《孔乙己》,拓展閱讀《示眾》《藥》等小說,透過比較閱讀,分析、理解其中的看客形象。

二是透過“名著導讀”板塊拓展閱讀。教科書在七年級上冊設計了“《朝花夕拾》:消除與經典的隔膜”活動,聚焦魯迅的散文作品,引導學生從“魯迅的童年”“魯迅筆下的那些人物”“魯迅的兒童教育觀念”等專題開展《朝花夕拾》的整本書研讀。

三是透過選入其他人寫魯迅的文章(或片段)豐富對魯迅的認識。比如,七年級下冊選入蕭紅《回憶魯迅先生》,透過生活瑣事,還原一位“真實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魯迅形象”。這種“1+X”的拓展閱讀、引入他人寫魯迅的方式,與課文中的魯迅作品共同形成一種立體結構,引導學生立足不同視角、透過不同文體、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真正走近魯迅。

“教”魯迅作品時應注意什麼

許多中學教師覺得魯迅的作品難理解、課堂教學不好把握。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學魯迅作品時,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要避免標籤化解讀,透過語言文字“還原”作品

對於魯迅,人們常站在“鬥士”的角度去解讀其人其作。統編教科書從多個角度選擇魯迅作品,並有意識地設計思辨性問題,引導學生緊扣文字進行解讀,避免標籤化。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材在練習設計上避免對主旨給出幾個選項讓學生進行選擇,更沒有給出一個傾向性觀點讓學生結合文字去“驗證”,而是引導學生思考“樂園”之“樂”表現在哪些方面,概括三味書屋的生活並從文中找出依據,找出先生“矛盾的表現”並進行評價。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走進語言文字本身去發現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要在教科書“結構”中確定教學目標和內容

文章一旦被選入教科書,就成為教科書“結構”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供閱讀的文字。教師要結合單元導語、閱讀提示、任務設計、練習設計等確定教學目標和內容。比如,高中選擇性必修下冊選入《阿Q正傳》,編入“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習”任務群單元。單元導語提示:要結合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內涵,探索其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瞭解百年來人們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變動的軌跡。閱讀這篇小說,自然須探究魯迅“要畫出這樣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來”的創作動機,分析阿Q的性格特點,挖掘“精神勝利法”的內涵,探尋阿Q超越時代、民族的意義和價值。聯絡整個任務群的要求,我們也能感受到,中國現當代文學折射出百年來社會變革發展的曲折歷程,在表現民族心理和時代文化方面有著獨特的貢獻,教師可以從這個角度組織專題研習。

要注意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和語言素養的發展

魯迅作品無論是在觀察、分析人生和社會問題的角度,有針對性地表達觀點的方式,語言的表現力和創造力等方面,都是現代文學的巔峰,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極佳樣本。比如教學《祝福》,可以逐層深入,引導學生提升思考的深刻性和敏銳性。一是體會魯迅對社會、人生的觀察和思考。祥林嫂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但閱讀時不能停留於感受底層婦女在舊社會的悲慘命運,而要剖析造成她悲慘命運的社會根源,即當時的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二是分析魯迅對國民性弱點的觀察和批判,可以聯絡多部作品進行“互讀”。比如《祝福》中的“看客”,如同《孔乙己》《示眾》《藥》等作品中的看客一樣,都是底層的普通貧苦民眾,他們本性善良而又愚昧麻木,甚至其善良成為了殺人的利器。當時民眾的精神風貌和思想觀念,揭示出的是民族的悲哀。三是學習魯迅對自我靈魂的審視和剖析。魯迅作品常用多重視角,作品中的“我”在觀察,現實中的“我”又站在更高的視角審視。如《祝福》中的“我”是一個具有啟蒙思想的知識分子。“我”痛苦卻又無能為力,想改造社會,卻又陷入困境而彷徨。四是學習魯迅在冷峻背後的真切和熱誠。魯迅作品深沉、冷峻,卻不令人感到沉重和絕望,反而迸發出生命的快意和熱切的期望,用文字築起“中國的脊樑”。

從藝術表現力上看,魯迅對語言的駕馭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比如,他為祥林嫂三次“畫像”,魯四老爺關於“謬種”的詈罵和口頭語,柳媽的高論,祥林嫂“我真傻”的獨白式囈語,等等,都值得細細品味、揣摩。

我們應從魯迅作品中學什麼

在中學語文教科書中佔據如此地位的,魯迅是絕無僅有的一位。教科書中的魯迅作品,總是能輕而易舉地觸動大眾的神經,激起輿論的熱潮,有說魯迅文章難懂要縮減篇幅的,有說魯迅作品不適用於當今時代需要刪減的,有為魯迅某篇作品退出教科書而驚呼“魯迅作品大撤退”的,等等。

今天,我們可以從魯迅作品中學什麼?

魯迅以他的豐富矗立在20世紀文化的中心點上。正如北京魯迅博物館原館長孫鬱所言:“魯迅的文字永遠閃爍著生命的輝煌氣象,那轟鳴著的、帶著光和熱的意象,穿過了歷史,穿過了現實,一直向你滾來……魯迅的世界不僅僅類屬於個體生命的價值,他更多地承擔著社會與歷史的價值。”這就是中學生要學魯迅、讀魯迅的理由。

我們應該學習他的溫情與博大,在苦痛和無奈中盡力捕捉人性的良善與美好;學習他冷峻的觀察和剖析,讓自己的精神之途更遠、更深一些,去努力觸及“人類文明與中華民族文明的根柢”;學習他“真的猛士”的勇氣,面對生存的苦澀和困惑,“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學習他張揚的生命熱力,飽含熱切希望去尋找光明,“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學習他“泥土”的精神,“眼光向下”,根扎於大地,“要不怕做小事情”……

魯迅也是中國現代白話文寫作的開創者之一,是一位語言大師,他“以口語為基礎,有機融入了古語、外來語、方言的成分,把現代漢語抒情、表意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錢理群語)。魯迅的語言固然不好模仿,但我們可以享受他那簡潔灑脫、恣肆遒勁的語言的魅力,學習他鮮活、靈動、自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作者:胡曉 單位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室)

責任編輯:曹金玥

分類: 教育
時間: 2021-07-08

相關文章

從魯迅作品中學什麼
■聚焦統編三科教材 魯迅先生的作品是中學語文教科書中的經典內容.統編中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說:"魯迅是近百年來對中國文化及中國人瞭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獨立思考和藝術個性的偉大作家 ...

蕭殷兩次給魯迅寫信,雖未收到回信卻一直以魯迅為楷模
今年是魯迅誕辰140週年.魯迅生前對青年關懷備至,他曾對青年寄予厚望:"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 ...

小學語文課本封面由二胎變三胎?媽媽也不打扮了?人教社回應

小學語文課本封面由二胎變三胎?媽媽也不打扮了?人教社回應
對於網傳小學課本封面由二胎變成三胎等訊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官方公眾號"人民教育出版社"發表<課本封面由二胎變成了三胎?媽媽也不打扮了?真相到底如何?>進行回應: 開學 ...

欣慰!消失多年的《劉胡蘭》等文章重新回到了語文課本

欣慰!消失多年的《劉胡蘭》等文章重新回到了語文課本
新學期伊始#頭條開學季#,有網友驚奇地發現,<劉胡蘭>.<誰是最可愛的人>.<狼牙山五壯士>.<一個粗瓷大碗>.<我的戰友邱少雲>這些在語文 ...

到底應該怎麼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還是不斷地有來諮詢課程的家長在小學語文應該如何學習的問題上和我們持有不同的想法和觀點,讓我們覺得教育家長甚至比教育孩子還更重要. 誠然,由於競爭的壓力,無論哪個階段的選拔類語文考試(選拔類,選拔類,選 ...

國產主旋律先行,好萊塢大片終至,10月好片實在太多了

國產主旋律先行,好萊塢大片終至,10月好片實在太多了
朋友們,過年啦!!! 10月份的電影院終於有幾分19年以前的模樣,國產片引進片齊聚,且都質量不低. 廢話不多說,久違的觀影指南迴歸,一起來看-- <長津湖> 9月30日 導演陣容:陳凱歌. ...

整本書專題教學:培養專業的閱讀者——以魯迅作品為例
中學生身心發展日漸成熟,認知能力不斷提高,他們更需要專心致志.熟讀精思,而非走馬觀花地泛覽.整本書專題教學以培養專業的閱讀者為己任:在指導學生通讀全書並精讀關鍵章節的基礎上,選擇最具語文學習價值且學生 ...

讓文質兼美的紅色作品走進語文教材
落實革命傳統教育.弘揚革命傳統文化是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使命.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歷史時期的語文教材都高度重視革命傳統課文.紅色藝術作品的遴選和編排,2017年秋季啟用的統編語文教材更是在這方面做出了 ...

由《阿Q正傳》談魯迅作品的五種讀法

由《阿Q正傳》談魯迅作品的五種讀法
由魯迅文化基金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中央美術學院.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第二屆魯迅版畫大展"在南京金陵美術館展出,觀眾在參觀.宋寧攝\光明圖片 豐子愷繪<阿Q ...

莫言:我所有的作品,都無法與魯迅先生一篇《阿Q正傳》相比

莫言:我所有的作品,都無法與魯迅先生一篇《阿Q正傳》相比
作為我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的名字早已家喻戶曉. 1985年莫言發表<透明的紅蘿蔔>後正式成名,次年<紅高粱>的出版更是引起了文壇不小的轟動,隨後<紅高粱&g ...

從“例子”走向廣闊的語文天地
葉聖陶先生是現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新中國語文教育的奠基者,與呂叔湘.張志公一起被尊稱為"語文三老".葉聖陶先生投身教育工作70餘載,他的"五論"(學生本位論 ...

魯迅與藤野先生:分別29年後,他們曾有一次見面機會,藤野卻拒絕

魯迅與藤野先生:分別29年後,他們曾有一次見面機會,藤野卻拒絕
"藤野嚴九郎"便是魯迅先生選入中學課本的課文<藤野先生>裡的主角:藤野先生,他是魯迅就讀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時的恩師. 1935年,即魯迅辭世前一年,日本巖波文庫中要出 ...

葉聖陶有多牛?課本“語文”兩字出自他手,憑一幅書法抱得美人歸

葉聖陶有多牛?課本“語文”兩字出自他手,憑一幅書法抱得美人歸
"媽媽,為什麼以前的人不學語文?"小女孩用稚嫩的聲音問道. 媽媽疑惑地反問道:"誰說不用學語文?你別想找藉口不寫作業." 小女孩說:"可是,我看民國的 ...

199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語文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6頁為選擇題,第Ⅱ卷11頁為非選擇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考試科目.試卷型別(A或B)塗寫在答題 ...

周作人:他為什麼要和哥哥魯迅斷絕關係?晚年的結局又如何?

周作人:他為什麼要和哥哥魯迅斷絕關係?晚年的結局又如何?
魯迅和周作人 八道灣兄弟反目 1923年7月19日,盛夏的北京,八道灣十一號前院. 魯迅正伏案寫作,突然弟弟周作人一臉怒氣地走了進來,啪地一聲把一封信拍在桌子上,拂袖而去. 魯迅有些錯愕,他展開信,信 ...

魯迅的後代哪去了?

魯迅的後代哪去了?
一位偉人的離去,他是否會在歲月的流逝中逐漸被世人所遺忘? 最後徹底沉寂於歷史長河之中? 可如果這位偉人的後代,將承載他的榮光繼續在歷史長河中發光發亮,那世人在看到這些發亮的明珠後,是否又會連帶著憶起他 ...

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一生愛煙,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魯迅不為人知的一面:一生愛煙,想戒卻戒不掉,最後死於香菸
魯迅先生作為中國近代史上非常有影響力的文學家思想家,他的作品歷經百年,依然是當代中國青年必讀的書籍之一. 人們對於魯迅先生的敬仰,如同他所留下的文字一樣,亙古不衰. 然而,當年魯迅先生離世時,不過55 ...

周作人與魯迅決裂後,淪為“文化漢奸”,逝後周海嬰拒絕參加葬禮

周作人與魯迅決裂後,淪為“文化漢奸”,逝後周海嬰拒絕參加葬禮
魯迅與周作人兩兄弟年幼時,兩人的母親魯瑞便請來當地的大師龍師父為兩小兒命名. 龍師父深思過後分別給魯迅和周作人取了一個法號.魯迅的法名叫"長庚",而周作人的法名為"啟明& ...

淺談文化教學下語文課本插圖的功能及其使用
呂琳琳 新鄉醫學院管理學院 課本插圖,作為一種現代設計的重要視覺傳達形式,以其直觀的形象性.真實的生活感.美的感 染力,在課本設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課本的"第二語言",不但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