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認為什麼是數學?”
“就是讓孩子們學習數學知識的一門學科。”
“不對,孩子,數以算為基礎,而學要以德為根基。你要永遠記住,在數學教學上,不僅要帶領孩子們徜徉數學的海洋,更要以你的言行、你的獨特教學風格,潤物無聲地教他們學會做人。”
這是23年前,一段父女的對話。
父親的話,始終影響著屈輝的教育理念。作為年輕的數學特級教師,湖南省衡陽高新區蒸水小學副校長屈輝一直孜孜不倦地探尋小學數學課程思政,她說:“小學數學課也應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本想教語文的數學教師
對於屈輝而言,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成為一名數學教師,卻並不是初衷。
教師世家出身的她,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後面臨職業選擇時,她從來沒考慮過教師以外的職業。
1998年,中師畢業後,屈輝被分配到衡陽市石鼓區都司街小學,但一門心思想教語文的她,卻陰差陽錯地被安排執教數學。
想到自己以後要與枯燥的數字和符號相伴,屈輝的心情跌落到谷底。時任校長李娟找到她說:“我知道你很想當一名語文老師,但有時換換思維方式,做一名有語文素養的數學老師不也挺好?你先試一個學期,我來做你的師父,明天開始聽你的數學課。”
接過校長拋來的“橄欖枝”,屈輝成為了一名數學教師。她的數學課上,教室後排時常坐著一位認真聽課的長者,還寫下滿滿的聽課筆記。不管多忙,李娟總不忘與她交流聽課意見,幫她梳理備課思路。屈輝也暗暗下決心:一定要透過自身努力把數學課上好。
屈輝想方設法從專業書籍報刊中汲取智慧。她的書桌上,始終擺放著3個黑色的記事簿,整整齊齊。隨手翻開,躍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工整雋秀的字跡,分門別類地寫著:教育教學管理摘錄本、讀書札記本、聽課筆記本。無論工作再忙,事務再煩瑣,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閱讀已經成為她的習慣,3個筆記本也成了她的隨身物品。
屈輝的數學教學水平迅速提高。從區教學競賽一等獎到市一等獎、省一等獎直至全國一等獎,屈輝拿獎拿到手軟。同時,她也認識了更多的小學數學專家,有了更多的學習交流成長機會。2020年,40歲的她,被評為湖南省數學特級教師。
數學教師在德育上不能袖手旁觀
父親的話,始終影響著屈輝。
在教學中,屈輝經常會聽到數學老師說,小學數學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內容不明顯,小學數學課堂與德育“不搭界”,老師只要把學生“技能性訓練”落實到位,孩子考高分就可以了。
屈輝覺得,這種觀念必須改變。“作為數學教師,在學生德育上不能袖手旁觀,小學數學課也可以是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的‘思政課’。”
因此,她不斷地問自己:“數學學科,其承載的德育責任與價值又在哪裡呢?如何把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有效結合呢?”
於是,她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元素,把德育貫穿於整個數學教學中。她的課,不僅僅是一堂堂數學課,也是一堂堂思政課。
執教“認識軸對稱圖形”一課,當讓學生判斷我國國旗是否是軸對稱圖形時,她會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更深入地認識我國國旗,瞭解紅色代表革命,意喻由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五星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大團結,使學生意識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學生們在課堂上紛紛表示,一定要發奮,長大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在執教“折線統計圖”這一內容時,她向學生介紹火車時速的變遷,從綠皮火車的“慢慢遊”時代講到高鐵的建成,從“和諧號”講到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復興號”。學生在習得數學知識的同時,感受中國製造、中國速度的魅力。
衡陽市小學數學教研員陳湘萍聽了她的課後說:“屈輝的課不僅善於析理,化難為易,而且課程育人處理得非常好,值得在數學教學中提倡。”
不管是賽課還是常態課,屈輝總是把落實課程思政作為根本遵循,想方設法把課程思政融入到課前、課中和課後各個環節,讓課程思政以無聲的方式發生、無縫的形式出現,從而達到育人無痕的目的。
“好老師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張”
在一次衡陽市300名教師參加的講座交流中,當屈輝向大家提問:“為什麼加法、乘法、減法都要從最低位算起,而除法要從最高位算起?”臺下竟然沒有一位教師能說出所以然。
“我想,數學教學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們教師們不會講‘理’,培養的學生肯定不會講‘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從不追根溯源,只是機械、重複地記住,這樣的數學教育從本質上是失敗的。”屈輝說。
在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屈輝提煉出了自己的“臻理數學”的教學主張,其實也是她追崇多年的“HPM”(數學史與數學教育關係的簡稱)最好的凝練和昇華。在她看來,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育是數學文化的教育,而數學史融入數學課程有助於學生理解數學、感受數學文化。
因此,在她的數學課上,她會給孩子們從《周髀算經》講到《九章算術》,再到《數書九章》;從十進位值制講到勾股定理,再到乘法口訣;從古代數學家劉徽、祖沖之到楊輝,再講到華羅庚、陳景潤……
近年來,她還以“小學數學HPM行動序列研究”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帶領教師們研發《有趣的數學史》校本教材,研究“小學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的相關課例,進行數學史與數學教學的講座。
由一而二,由二而多,從一所學校到區內、市內乃至省內多所學校,越來越多的教師在屈輝的引領下,加入到“臻理數學”中來。衡陽數學教師章昭說:“由淺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由不願意到主動去思考,臻理數學帶來了我教學理念本質的變化。”
作者:本報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