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件大型化發展趨勢漸明,光伏產業內部正在圍繞這一新型技術創新升級。作為光伏系統的“骨骼”,支架也不例外。和傳統的固定支架相比,跟蹤支架可以為光伏電站帶來20%左右的發電量增益,但由於價格較高,市場尚未出現爆發式發展。
而能源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釋出的最新報告顯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全球跟蹤支架需求將在短期未來內快速顯現。從2020年的不到4500萬千瓦快速增長至2025年的1.74億千瓦,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1%。
跟蹤支架地位“大變換”
“支架的效能直接影響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及投資收益。”中信博營銷中心負責人高階副總裁容崗指出,支架按照能否自動跟隨太陽轉動可分為固定支架和跟蹤支架。固定支架安裝後,需根據季節和光照人工調整方向。跟蹤支架則可以自動實現方向調整,發電效率更高,電量增益更大。
實際上,跟蹤支架技術不算是新興事物,但在國內起步較晚。平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15年前後,新疆、甘肅等國內主要的光伏市場棄光問題較為嚴重,削弱了透過跟蹤支架提升發電量的價值,一定程度制約了國內跟蹤支架的發展。
同時,偏高的價格也是跟蹤支架一直“不受歡迎”的原因。據華鑫證券測算,雖然跟蹤支架可以帶來8%—20%的發電量增益,有效降低專案的平準化度電成本,但也會增加5%—10%的初始投資和一定的運維成本。
而隨著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相關技術迭代速度加快、產業逐漸成熟,企業開始追求差異化,跟蹤支架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華鑫證券表示,元件的大型化對支架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趨嚴,跟蹤支架則可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同時,近年來,棄光、限電問題明顯改善,也讓跟蹤支架的競爭力不斷凸顯。
以中信博為例,2017—2020年,公司跟蹤支架、固定支架銷量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50%、20%。跟蹤支架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不斷提高,由2017年的39.7%提升至2020年的54.7%。
未來5年市場需求巨大
雖然跟蹤支架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但受今年國內光伏供應鏈價格持續上漲影響,上半年集中式光伏市場萎縮,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規模下滑明顯。
不過,在容崗看來,現階段市場供需波動是受矽料價格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需求後移,但不會影響潛在開發容量。“等市場價格穩定了,以大基地為代表的集中式光伏電站開發模式將提上日程。”
華鑫證券也對此持有相同的看法。據其預測,今年的部分平價專案將延期至2022年執行,明年將成為國內光伏大年。屆時矽料供需緊張情況將有所緩解,同時元件價格的下跌會給光伏電站帶來內部收益率的提升。同時,全球光伏市場也將爆發,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2.15億千瓦,同比增長34%。到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超過4億千瓦,2020—202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5%。
平安證券則表示,隨著降碳戰略的推出,五大發電集團也面臨加快轉型的壓力,並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十四五”新能源裝機規劃,競爭將不斷加劇。為實現更高的投資回報率以及更強的競爭力,開發商開始尋求差異化的建設方案,跟蹤支架降低度電成本和提升收益率的價值凸顯。
“跟蹤支架讓元件‘跟著太陽跑’,全天以最佳傾角接受更多光照。儘管這比固定支架技術複雜了,但這才是未來。”容崗說。
持續增強技術研發能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雙面元件+跟蹤支架+組串式逆變器”是光伏發電專案平價上網利器。方法和途徑有了,如何到武器更鋒利成為光伏企業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目前,高效元件、逆變器、支架等主要環節協同的難點在於如何能夠將不同產品的特點實現有機結合,最大程度發揮各自產品的優勢,推出最‘優配’的系統設計。”中信博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跟蹤器來說,如何在‘最優’的結構、驅動、電氣的設計範圍內,承載更多的元件,提升系統整體能效,是當前跟蹤器廠商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這也需要和元件、逆變器廠商相互促進、共同協作。”
為滿足大尺寸元件趨勢應用的支架設計,保障跟蹤支架穩定執行,提升光伏電站收益,支架企業格外重視驗證環節投入。容崗解釋:“跟蹤支架的南北跨距較大,可達百米,並需要進行轉動,這一結構特點讓主軸容易產生豎彎和扭轉的變形,就像擰毛巾一樣。為此,一般需要進行風洞測試,以人工的方式來提前檢測。”
近日,中信博風洞實驗室落成,成為全球首家擁有風洞實驗室的光伏企業,增強了公司在技術方面的競爭力。“現在,不管專案用什麼型別的元件或組串,都可以像搭積木一樣將跟蹤器搭成與之相匹配,這樣的技術創新讓光伏電站建設更加簡單。即便以後元件尺寸再變化,也可以輕鬆應對。”容崗說。
*凡本網註明來源為“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影片資料,版權屬於中國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作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