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096核潛艇對中國而言可以說是迫在眉睫,那麼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的公開資訊合理展望一下未來的096 。對於096核潛艇而言,首先第一點,就是一定要造得大,尤其是船體直徑,因為只有船大了,才可以塞進去尺寸更大的洲際彈道導彈,凱旋級和094級都是因為潛艇本身小,導致M-51和巨浪2導彈的效能比不上三叉戟2D5和布拉瓦。而要把潛艇做大,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製造出大直徑的潛艇耐壓殼,俄亥俄級的耐壓殼直徑為12.8米,哥倫比亞級的耐壓殼直徑為13.1米,北風之神級的耐壓殼直徑為12.5米,而094的耐壓殼直徑恐怕不超過10米,甚至還沒有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的耐壓殼直徑大,這使得094不得不加上高聳的龜背才得以容納巨浪2導彈。對於096而言,至少要把耐壓殼直徑做到12.5-13米級別,這樣才能達到跟俄亥俄、北風之神級差不多的噸位。
▲軍用潛艇耐壓殼直徑,096要想噸位大,必須要做出最右第四檔次級別的耐壓殼。圖片來源於網路。
除了耐壓殼以外,還有一個就是鋼材問題,美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使用Hy-130特種鋼,屈服強度達890mpa,法國凱旋級使用的HLES-100特種鋼屈服強度達900mpa,而日本蒼龍級常規潛艇使用的NS-110特種鋼屈服強度達到了1078mpa,這賦予了蒼龍級常規潛艇堪比甚至超越部分核潛艇的600米潛深。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在開發了屈服強度從390-1175mpa級的АБ系列艦船特種鋼的同時,還獨樹一幟研製了屈服強度達到1100-1400mpa的特種鈦合金,而正是用這種鈦合金打造的核潛艇創造了潛深超過1000米的驚人世界紀錄。
▲使用鈦合金打造的前蘇聯共青團員號核潛艇創造了超過1000米的核潛艇潛深記錄。有些人說蘇聯技術差只能用不鏽鋼造米格25美國人技術高拿鈦合金造SR-71黑鳥偵察機,純屬胡說八道,蘇聯人只不過是把鈦合金送下了海底而已。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中國093/094核潛艇,據猜測使用的應該是980型特種鋼,屈服強度為785mpa,其效能相較於上述先進特種鋼尚有一定差距,不過畢竟這只是一款90年代研製的鋼材。對於現在的中國而言,拿出更先進的特種鋼材絕非難事,要知道早在2017年中國就在實驗室試製成功屈服強度2000mpa級別的鋼材,雖然還是停留在實驗室級別,但是將屈服強度1000mpa級別的特種鋼材投入實用應該不成問題。
▲一篇很老的論文指出,國內很早就開始研製屈服強度980mpa級別的特種鋼用於超大潛深潛艇。圖片來源於網路。
龐大的耐壓殼能保證潛艇能造大,優秀的特種鋼能保證潛艇能潛得更深,而下一個關鍵就是靜音性了,國產核潛艇之前一直以靜音性為最大缺點,根據091的船員回憶,091試航時噪音非常巨大,後來進行針對性改進才有所緩解。雖然美國人說中國核潛艇的噪音在夏威夷都能探測到純屬無端貶低抹黑,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正視,一直到093/094,國產核潛艇的靜音性都不盡如人意。然而,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再是當年的中國,官方媒體《吉林國防》曾經報道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琳及其團隊為潛艇降噪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為國產潛艇降低噪音做出了巨大貢獻:“實驗現場,何琳拿出自主研製的新型隔振裝置安裝上去。該裝置不僅承載能力強、可靠性高,而且效能優越、安裝維護簡單、操作使用方便,在設計、使用和維護管理方面全部實現了智慧化。經實艇使用測試,降噪效果驚人。多名業內專家認為:“何琳帶來了國內減振技術領域的一次革命。”就在人們以為何琳站到了隔振技術的制高點時,他卻乘勝追擊,向更高峰挺進。經過3年多努力,何琳帶領課題組成員攻克了“推進電機實時高精度動態對中控制”這一重大技術難題。隨後,他們又一鼓作氣,成功研製出國內外首創的推進動力系統新型高效隔振裝置,使隔振效果大幅提升,有效解決了潛艇推進動力裝置高效隔振的重大技術難題。在2012年5月舉行的國際聲學大會上,該裝置引起了國外專家廣泛關注。”——出自吉林國防《戎裝院士何琳:讓潛艇出擊靜悄悄 》
▲何琳院士及其團隊為國產潛艇降噪做出了突出貢獻。圖片來源於網路。
除了何琳院士以外,還有一位院士也為國產潛艇靜音性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就是許多軍迷耳熟能詳的馬偉明院士,馬偉明院士團隊研究的潛艇無軸泵推技術,可以用革命性三個字來形容,相比現在各國的有軸泵推(比如美國弗吉尼亞級和俄羅斯北風之神級),其動力輸出模式從主機-傳動軸-螺旋槳直接簡化為電動機-螺旋槳,不僅直接把潛艇噪音降低了一個級別,而且效率更高,佔用空間更小。對於未來的國產核潛艇而言,使用無軸泵推技術勢在必行,就好比003型航母必然使用電磁彈射器一樣,筆者敢這麼說,就是因為馬偉明院士的自信。
▲“領先就領先美國”,如果不是馬偉明院士如此自信的豪言,筆者也不敢如此肯定下一代國產核潛艇和003航母會使用無軸泵推技術和電磁彈射器。圖片來源於CCCTV13.
而關於戰略核潛艇的利刃——潛射洲際彈道導彈這方面,那我們同樣可以保持自信,自信的來源就來源於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作為代表了中國在洲際彈道導彈領域最高成就的結晶,其諸多效能指標完全超越了美國三叉戟2D5、俄羅斯亞爾斯和布拉瓦,以東風-41的技術研製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只要096能做到12-13米級耐壓殼就必然可以容納這種大尺寸導彈),必然能超越三叉戟2D5和布拉瓦,成為中國海基核打擊體系中最強有力的尖刀。至於有些人關注的核反應堆問題,實際上相較於上面幾個問題,核反應堆可能是最容易解決的:一個核反應堆功率不夠那就上兩個,反正只要潛艇足夠大、裝得下就行,比如俄羅斯奧斯卡級核潛艇就使用了兩臺核反應堆。
▲東風-41的效能,已經完全超越了三叉戟2D5、亞爾斯、布拉瓦,是名副其實的最強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以它為基礎研製下一代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勢在必行。圖片來源於網路。
綜上所述,筆者推測,096型核潛艇將使用13米級別的大型耐壓殼,水下排水量將達到20000-25000噸的水平,新型特種鋼使得其擁有不低於400米的潛深,最大航速可能達到25-28節,同時使用了何琳院士的潛艇降噪技術以及馬偉明院士的無軸泵推技術,靜音性甚至超越北風之神級、海狼級、弗吉尼亞級等以低噪音見長的核潛艇。主要武器為16枚基於東風-41而研製的潛射導彈,效能超越布拉瓦和三叉戟2D5。如此一來,096與095將一改中國核潛艇水平落後墊底的現狀,實現彎道超車,使得中國核潛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時也使得中國海基核打擊能力得到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