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菜量有多大,東北人就有多實在。
每當我去東北旅遊時,當地朋友都忍不住自嘲:“別介意啊,我們東北菜比不上南方菜那麼細膩。”
但東北菜很洋氣,東北菜並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樣很粗獷,東北的女士菜就有著一份入微的細膩。
祖國山河,南北各不同,風光不同,風物也不同。作為南方人,我對“東北文藝復興”有著極高的好感。
任何文化來到東北,都能快速被這塊黑土地所吸收,食物也同樣如此。
東北菜主要集漢、滿、蒙等多民族飲食文化於一體,加之東側受朝鮮半島影響,北側受俄羅斯影響,各種飲食文化在東北交織共存。從“滿漢全席”時代開始,東北菜更與漢菜的“八大菜系”相提並論。
東北的哈爾濱菜,有著一股國際範兒,中俄文化的交流令食物之間有了深入融合,充滿了洋氣。但今天我要說的是東北菜的量、包容與熱情。
記得我第一次來東北旅遊時,就是去的哈爾濱,飯店老闆端上一盤菜的時候,我驚呆了,老闆難道不怕虧錢嗎?從那時候,我才知道東北人是有多實在。
“別點了,你吃不了。”
在東北下館子,這是服務員經常說的一句話,我已經遇到多次了。
東北菜講究吃得豪爽、吃得過癮,東北菜的量可以媲美新疆菜。一個超級大盤子,一份超級多的菜量,如果用蘇州菜、上海菜來進行對比,東北菜的容量令人歎為觀止。
在今天的東三省城市中,東北菜的菜量有了“節制”,很多餐廳推出的東北菜也相當精緻,但如果想要吃有本土風情的東北菜,不妨去一趟長白山池西。
那裡不僅有長白山較為原始的自然風光,有視野更開闊的天池美景,更有大份量的、最地道的東北農家樂,如粗糧館、秀水鐵鍋燉。
色澤鮮明,一菜多味,鹹甜分明,這是東北菜的特色。
能用盆裝的不用盤,這是東北菜之多。這一次,在長白山池西區,大開了眼界,敞開了胃口。
長白山池西區即為長白山西坡,大多遊客去的多是長白山北坡。由於西坡開發較晚,自然風光與風物仍是原始與地道的。
西坡於白山市撫松縣松江河鎮地域內,是長白山東西南北四坡中火山地貌最為壯觀、最具典型的地區、觀看天池最佳地區。我本是為長白山西景區而來,結果先是被這裡的美食所吸引了。
說實在的,我對東北菜的喜歡幾乎達到了“欲罷不能”的地步。
每次來東北旅遊時,都時刻叮囑自己要少吃,要減肥,可一旦面對東北菜,叮囑自己的那些聲音早就“滅跡”了。
東北人善於運用優質應季食材,藉助蔥薑蒜等提味,用醬油等提色,不論是熘、爆、扒、炸,還是燒、蒸、燉,多是兩兩搭配,一起下鍋,大火狂燉, 一旦是被端上桌的都開得熱烈、豪邁。
大抵正是如此,東北朋友才會自嘲說“東北菜不比南方菜細膩、好看”。
白肉血腸、豬肉燉粉條、鍋包肉、東北亂燉、小雞燉榛蘑、熘肉段、地三鮮、扒三白、鐵鍋燉(常見於魚、雞、大鵝)、賽熊掌、醬骨架、大骨棒、殺豬菜、酸菜……
這些“來勢洶洶”的特色菜也藏著東北人的細膩心思。
作為女士菜的鍋包肉,是東北特色菜中最常見、也最具影響力的一道菜,深得南方遊客的喜愛。在我的朋友圈裡,沒有哪一個南方人能拒絕得了東北的鍋包肉。
這是一道酸甜口味的菜餚,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瀛廚師鄭興文之手,是哈爾濱的名菜之一,如今遍佈東三省,不論是在繁華大城市還是長白山下的小鎮上,鍋包肉是飯店的招牌菜之一。
除此之外,小雞燉榛蘑更是教人無法抗拒的地道風物。
在長白山池西區的粗糧館,來自原始森林的榛蘑被曬乾後,散發著濃濃的香氣,與雞肉搭配,美味濃郁。
而在這裡,還能喝到從未想象過的白樺林飲料,取之自然,食之自然。白樺林飲料是用白樺樹汁液製作而成,味道香甜,不知道是不是隻有在這裡才能喝得到?
關於東北菜量為何那麼大?
說法諸多,有說早期的東北地區很窮,特別是農村人,由於要幹大量的農活,所以吃得多。加之沒有足夠時間餐餐做飯,於是一天就做一道菜,一道菜是三餐、多人份的量。
有說東北地區溫度低,一年四季,冬季時間長,當南方進入春天時,東北仍是在寒冷的冬季。因此,東北人需要足夠的熱量來補充能量,吃得多,也吃得豪爽。
更重要的一點是,東北菜除了量大,價格還很實惠,當然,容易吃胖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