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這“五嶽”是我國五大名山,由於歷史上民間對這些山神所居之處的敬仰,再加上古代帝王對它們進行封禪祭祀,因此“五嶽”在我國古代具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即使是在今天,“五嶽”也因為風景秀麗從而成為大家的旅遊聖地。
古人在給所居之地起名的時候,喜歡以周邊的山川之名來命名,像“五嶽”這樣的名山當然更加難以避免,像以華山、泰山命名的地方有華陰市和泰安市,以衡山名字的地方就更多了,有南嶽區、衡陽縣、衡南縣、衡山縣、衡東縣等等,這些地方都距離其名字來源的山嶽很近,可謂是近在咫尺。
但是中嶽嵩山就不是這樣了,嵩山腳下的城市是登封市,而以嵩山得名的嵩縣,卻在直線距離近100公里之外,並且中間還夾著汝陽、伊川2個縣。
為何嵩山腳下的地方為“登封”?
其實,雖然地處嵩山腳下、今天的登封市沒有以“嵩”來命名,但是在歷史上它的幾個名字卻和嵩山有著密切關係的。
登封縣一帶本為夏朝禹都陽城地,秦代置陽城縣,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為了祭祀太室山而置崈(古漢語,通崇)高縣,治所就在今天登封市。東漢崇高縣省併入陽城縣。東魏於陽城縣析置堙陽縣,治所在今天登封市潁陽鎮,隋開皇六年改堙陽為武林縣,大業元年(605年)將武林縣改為嵩陽縣,取位於嵩山之南 “山南水北為陽”之意,治所遷至今天登封市。
唐初曾由瓦崗軍首領翟讓以陽城、嵩陽2縣置嵩州,但在貞觀三年嵩州即廢。貞觀十七年嵩陽縣併入陽城縣後不久又復置。武則天萬歲登封元年(696年)改嵩陽為登封縣,又將陽城縣改名為告城縣。從這時起,“登封”之名就出現在了歷史舞臺上。
從以上情況來看,位於嵩山腳下的登封縣,雖然在歷史上曾經用過與嵩山有關的崇高、嵩陽等名字,但是由於武則天時期卻改為了“登封”,這個名字裡雖然有“登嵩山、封中嶽”之意,但卻再也沒有了嵩山的“嵩”字。
距離嵩山最近的登封沒有能夠以“嵩”為名,比登封稍遠一些的汝陽、伊川等地也沒有能夠用“嵩”作為名字,那麼為何嵩山100公里之外卻有“嵩縣”呢?
嵩縣在歷史上所用名字時間最長的為“陸渾”縣。陸渾一詞是來自於春秋時期戎人中強大的部族“陸渾戎”,他們原居住在今天甘肅省酒泉市一帶的瓜州,於公元前638年被秦國強制遷到今天嵩縣西部一帶。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陸渾縣,治所在今天嵩縣東北。在那之後的歲月裡,雖然陸渾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歸屬過不同的州、郡等行政區,但陸渾之名卻一直在用。
隋開皇初(581年左右)改縣名為伏流,大業初(604年左右)又改回陸渾之名,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析陸渾置伊陽縣,五代時期(907年—960年)陸渾縣被廢除。
計算下來,陸渾縣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在1000年左右。
北宋末年,嵩縣一帶歸金朝的傀儡政權“偽齊”所有,紹興元年、金天會九年、偽齊阜昌二年(1131年)置順州,金朝於天會十五年(1137年)奪偽齊之地,仍為順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移州治到今天嵩縣老城,並改順州為嵩州。
至於為何取名為“嵩州”,據清朝《嵩縣誌》記載:以在嵩嶽之西(嵩境,伊南汝北,臥雲、九皋諸山,上接熊耳,下注外方,為中嶽之脊)故名。
嵩州在金朝天眷三年(1141年)時有有4個:伊陽、福昌、永寧、長水縣。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廢伊陽縣入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嵩州為嵩縣,清因之。
從以上情況可見,最早嵩縣以“嵩”為名時是轄4縣的州,嵩州初設時,其北部和東部還沒有出現今天的汝陽、伊川兩縣,嵩山以西就是嵩州所轄的區域,因此說其是“嵩嶽之西”是毫無爭議的。
民國十六年所置的自由縣和平等縣
直到明成化十二年,析嵩縣東、汝州西地置伊陽縣(今為汝陽縣)。又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分別析洛陽、登封、伊陽、臨汝4縣部分地區置 “自由” 縣, 析洛陽、嵩縣、伊陽、宜陽4縣部分地區置“平等”縣,1932年自由縣、平等縣2縣又合併成伊川縣。才在嵩縣和嵩山之間多出了汝陽、伊川2縣,使嵩縣在行政區域上不能和登封相接,顯得離嵩山遙遠了許多。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