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大決戰》中有一個橋段,那就是當時的徐州剿總劉峙和副司令杜聿明,在我軍主動撤走的情況下,對上面謊報邱清泉兵團的“徐東大捷”。而這個錯誤的戰報直接導致了黃伯韜兵團被我軍在碾莊吃掉,從而開啟了國軍淮海戰役的潰敗之路。在這裡可以得知就連一向務實的名將杜聿明都敢對戰報摻水,更不要說其他軍官了。
其實如果翻看國軍的戰史,就能發現國軍像樣的大戰沒贏過,但戰報確是基本上沒輸過。
那國軍在三大戰役的時候,戰報水分有多大呢?
國軍戰報摻水老傳統
在這裡需要說的是,國軍戰報摻雜水分,這個已經是老傳統了,在土地革命時期,光我軍領導人被抓就不下10次。在反圍剿戰役中,國軍幾次進攻就消滅20萬中央紅軍,這個資料比紅軍實際人數還要多。而除了中央軍之外,桂系這邊也是“戲精附體”,在1934年10月的湘江戰役結束後,還請來了電影公司拍攝“七千俘虜”,還大肆炫耀“俘虜共軍七千餘人,獲槍械三千餘支。”但實際上這些人除了不到1000人的我軍傷兵和掉隊人員之外,更多的是廣西當地民團和僱傭的老百姓扮演的。
到了抗戰時期,國軍因為戰鬥需要也經常會出一些摻假戰報,一為激勵人心,堅定全國抗日決心,其二是某些將領為了撈政績工程。
在抗戰中要說戰績最好的戰區,應該非薛嶽領導的9戰區莫屬,但就是這個彙集了國軍眾多王牌的嫡系部隊的戰區,在戰績上也是充滿了水分。在1938年進行的武漢會戰中,國軍對外號稱消滅“25萬”日軍,這個是什麼概念呢?當時進攻武漢的日軍第2、11軍加上其他部隊一共才11個師團, 30萬人出頭的軍隊。這一仗直接報銷了80%的日軍,關鍵還讓日軍打贏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到了抗戰後期,國軍虛報戰功的現象愈演愈烈,比如往往是消滅100個敵人,從作戰部隊,層層報到戰區、國防部和媒體的手中,則已經變成了1000人。甚至在抗戰結束後軍令部長徐永昌在統計的日軍在華陣亡人數時候,軍隊大佬們為了爭功,紛紛將資料往高了報,最後得出來在華日軍傷亡人數居然超過了500萬,陣亡也有150萬人,氣得當時徐永昌大呼“由謊報一點看我國軍人無恥,可謂達於極點。”
而在抗戰中日軍實際陣亡多少呢?何應欽在《八年抗戰之經過》中將日軍傷亡改成241萬,陣亡資料為48萬(現在研究日軍陣亡資料基本上都是以這個為準)。陣亡資料差了差了3倍。可以說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時期,國軍內部謊報戰果風氣嚴重。甚至到了解放戰爭時候還有增無減。
大決戰時期國軍戰報
在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針對華野在山東的進攻中,陳誠派歐震和李仙洲兩大集團前插山東解放區,國軍歐震所部在佔領臨沂之後(實際上是我軍主動後撤),大肆報道,對外宣稱“消滅華野16個旅,斃俘8萬人”的前線大捷。而陳誠被歐震忽悠飄飄然,急領李仙洲集團追擊我軍,卻不想在萊蕪被我軍包圍,李仙洲和他的快速縱隊直接成為我軍俘虜,甚至繳獲的重武器可以組成一個炮兵縱隊。
到了三大戰役時期,國軍的雖然敗局已定,但謊報軍功這個老傳統依然得到“傳承”。
在遼瀋戰役開始之前四平之戰中,國軍依靠陳明仁71軍的2個師和保安部隊,在空軍的轟炸和空投掩護下,連續幾次抵擋住了東野的進攻,為了避免國軍的中心開花戰術,東野果斷撤出了四平。而在戰後國軍大肆渲染戰果,不僅陳明仁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國軍媒體還在戰報上謊報國軍傷亡2.3萬人的代價,打退東野進攻,在《歷年戡亂戰史》中寫道整個戰役東野傷亡15萬人。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要知道東野在1947年的時候正規軍才35萬人,這一仗直接傷亡了40%。整個遼瀋戰役東野不過傷亡6.9萬人,換句話來說,四平一仗,我軍付出了2倍於整個遼瀋戰役2倍的代價。
在遼瀋戰役的塔山阻擊戰中,我軍以4000人代價擊斃國軍7000人,守住了塔山。但在國軍將領的戰報裡可不是這樣,在好大喜功的闕漢騫、羅奇等人的戰報中,國軍以1.2萬人傷亡的代價,殲滅塔山守軍3萬多人,奈何錦州已經失守,這個資料同樣經不起推敲。根據當時國軍在戰後統計的遼瀋戰報,我軍在戰役中一共陣亡15萬人(實際陣亡為14000人)。
東北剿總這邊虛報戰功,作為黃埔系出身的徐州剿總這邊的部隊也是不甘落後。
正如之前說,在圍殲黃伯韜兵團的“徐東阻擊戰”中,國軍增援部隊被我軍的多段防禦陣地,防的每天只能前進2-3公里,在我軍快消滅黃兵團,誘敵深入的作戰意圖下,主動放棄陣地。到了國軍那邊卻被說成了擊敗宋時輪兵團和韋國清縱隊“徐東大捷”和“潘塘大捷”。劉峙、杜聿明和邱清泉瞞著國防部修改戰報,當時國防部長甚至還帶了120萬銀元和證書到徐州慰問。
而邱清泉等人怕露餡,一方面以前線危險為由,拒絕慰問團到擊敗我軍的74軍訪問,另一方面找其他部隊借了一大批裝備,說是戰利品進行展覽和公示。更為搞笑的是徐東大捷沒幾天,黃伯韜兵團就被消滅了。但“徐東大捷”的捷報依然在南京的媒體上被轉載,當很多人問杜聿明,被解救的黃伯韜哪去了,尷尬連連的杜聿明只能以“黃司令染病,在家休息為藉口”進行搪塞。
淮海戰役國軍陸軍虛報戰功是一把好手,同樣的空軍也是“重災區”。
在國軍《空軍戡亂簡介》中記載:在解放戰爭中國軍一共出動飛機66259架次,擊斃我軍將近228萬人,毀傷車輛、物資不計其數。按照這個說法,國軍空軍每架取得戰果是34人,這誇張的戰績甚至超過了二戰各國飛機出勤戰績的總和。在這228萬中,淮海戰役(國軍稱之為徐蚌會戰)我軍傷亡最多,有將近27萬我軍在國軍空軍的攻擊中戰損。這個資料佔我軍淮海戰役部隊的45%。相當於60%的華野和180%的中野。換句話說我軍有近一半參戰部隊是空軍消滅的,但真實資料是算上其他雜七雜八的傷亡和失蹤,我軍整個淮海也一共才傷亡13萬。
就算國軍的陸軍全部在一旁吃瓜,空軍們也要編得好看點,多出來的十幾萬傷亡哪來的?
而且國軍空軍的似乎要和華野過不去,在淮海之前的“南麻”和“豫東”會戰中一共消滅我軍12萬人(實際我軍這兩次戰役一共才傷亡3萬人左右,差了整整4倍)。
雨田君說
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國軍上下都熱衷於謊報戰功,而且虛報戰功的情況愈演愈烈,都快形成產業鏈了。但這種透過這種手段來謀利,只能矇騙於一時,長時間的謊報戰功,愚弄人民,這也是國軍內部腐朽和無能的體現,上行下效,也讓國軍內部不正之風佔據主流,最終人人都去經營,壓根就沒有心思專研作戰,更沒有犧牲奉獻精神,黃埔精神也變成了李宗仁所說的“貪生怕死,升官發財”。
反之我軍,則是一直追求實事求是的作風,對於戰報更是反覆鑽研和核實,爭取透過戰報得出最客觀的敵情,而這也是我軍能準確掌握敵我態勢的根本原因。
國軍這種糊弄來糊弄去的官僚作風,最終也讓他們被笑侃成“國民革命軍英勇無敵,殲敵一億虎踞寶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