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有人在網上熱炒 “漢奸部隊攻佔南京”,還繪聲繪色地描述吳化文率部攻克南京“總統府”後,得意洋洋地自吹:“咱們當了一輩子的妓女,最後卻踹了老鴇子的窩。”
瞧這話說的,這都1949年4月了,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新)35軍軍長的吳化文若還是自稱“妓女”,那他把我黨我軍比成啥了?更何況壓根就不存在南京總統府被“攻克”這檔事。南京國民黨軍既無死守的打算,也沒有頑抗的實力和膽略,他們早早地棄城而逃了。除了在江北的江浦鎮發生了團級規模的戰鬥外,隸屬三野8兵團的(新)35軍基本上是和平過江,在南京地下黨的協助下和平接管南京的。
還別說,這史實與邏輯均狗屁不通的文章竟然大行其道,流毒甚廣。這簡直就是欺負當年魯中、魯南軍區的老八路們大多已離世了,尚在人世的也年事已高,上不得網了呀!那些自媒體作者若膽敢在那些尚在世的老爺子面前嘮叨此事,大機率會讓老英雄們用手杖暴打!
這也難怪,魯中、魯南軍區的老八路們早在1949年2月與吳化文的35軍重新合編成(新)35軍時,就窩了一肚子火。雖然陳毅親自出面,用他那崇高的威望將人們心中種種不滿暫時壓了下去,但合編的雙方曾是仇深似海的生死冤家,心裡的疙瘩哪有那麼容易化解得開?魯中、魯南軍區的老八路們雖說最終仍服從了組織安排,但心中卻始終不能釋懷,私下裡沒少發陳毅的牢騷。
要說這事兒還真不能怨魯中、魯南軍區的老八路們心眼兒小,要怪就得怪始作俑者吳化文。
吳化文在濟南起義後就變得異常低調,加之早在1962年就已離世,也沒有子女不甘寂寞跳出來替他大吹法螺,因此本來在軍迷圈裡藉藉無名。可架不住有人想博眼球,有人變著法子搞歷史虛無主義,加上文藝圈一票人助波助瀾,網文和電視劇交相呼應,不怕你不信,慌言重複多了你自然就不知不覺受影響了。於是,歷史上聲名狼藉的吳化文在前些年的形象突然“高大”了起來,彷彿沒有他,華東野戰軍就打不下濟南府,捉不住王耀武。好像沒了他,蔣家王朝就推翻不了,南京城就打不下來似的。
實際上,吳化文在解放前的人設,是如假包換的變色龍。此人年輕時投入西北軍,深受馮玉祥賞識和栽培,升遷極快。1930年西北軍在中原大戰中失敗,吳化文隨韓復渠投蔣,後任韓部軍事教育團團長、手槍旅旅長兼濟南警備司令。1938年,韓復渠因不戰而放棄濟南的罪名被蔣介石騙去槍斃後,接掌韓部主力的吳化文生怕自己步韓的後塵,因此寧可轉投到新任山東省主席沈鴻烈門下,也打死不肯率部離開山東。沈鴻烈自己也是沒地盤的雜牌,有這麼支西北軍老底子且又熟悉山東情況的武裝送上門來,自是求之不得,於是將吳化文部擴充為新編第四師,委任吳化文為師長。
沈鴻烈也好,吳化文也罷,美其名曰“在山東敵後堅持遊擊”,但實際上卻是“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早在1939年春,吳化文的新編第4師就與侵華日軍駐山東部隊相勾結,聯合進攻我八路軍山東縱隊,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從此與老八路們結下了樑子。
到了1943年初,因為國民黨內部互相傾壓拆臺那些狗皮倒灶的破事,吳化文在接到戴笠“曲線求國”的密令後,藉口給養困難而公開投敵當了漢奸,被委任為偽“和平建國軍”第三方面軍上將司令官。
不過,吳化文剛降日那會兒,所部官兵中血性尚存之人都悲憤地逃散了。吳化文壓根就攔不住,他怕惹眾怒也沒膽子攔,於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實力瞬間遭腰斬。這種情況下還留下來,可想而知都是些啥貨色。對於吳化文這種舊軍人來說,部隊就是自己的命根子,實力就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錢。部隊逃亡嚴重?不要緊,當時山東境內各路雜色偽軍加起來有18萬之眾,數量居淪陷區之冠,因此吳司令官施展吞併雜牌的拿手好戲,很快便將所部擴編為2個軍5個師,成為山東偽軍中人數第一、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一股。
吳化文在投敵時,曾向南京汪偽政權開出“只打共軍,不打國軍”的所謂“條件”,以此向重慶方面“表忠心”。但實際上,他降日僅僅4個月後,即1943年5月,吳化文便率所部傾巢而出,配合向沂水、蒙陰一帶的國民黨軍于學忠部發起了進攻。時任第28集團軍總司令的李仙洲曾給吳化文發去密電,勸他意思意思,在日本人和汪偽那邊交代得過去就得了,千萬別來真的,要不然大家日後就不好見面了。
那些為吳化文洗地的文章,把吳化文降日這種板上釘釘的可恥行為說成是千般不願,萬般無奈,是被形勢硬生生逼到日本人那邊去的。可說得再怎麼悽慘,在鐵的事實面前也不經一駁。就拿1943年這次進攻沂水、蒙陰來說吧,吳化文為了報昔日倍受于學忠排擠的私仇,打得異常投入、格外賣力,竟配合日軍將於學忠部悉數趕出了山東,並生俘于學忠屬下挺進第2縱隊司令厲文禮等多名高階將領,導致何應欽不得不在國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上專程就此事來龍去脈詳加說明。
打起昔日同僚來都這麼狠辣,吳化文進攻山東八路軍時就更甭提了。其所部長期駐紮在魯中、魯南地區,在當地製造的暴行可謂罄竹難書,欠了我抗日軍民無數血債。在諸多暴行中,尤以他在魯中臨朐一帶大肆屠殺老百姓,製造駭人聽聞的無人區最令人髮指。
這都到了1943年了,日軍敗象已顯,越來越多的偽軍都在想著為自己找後路。像吳化文這樣可稱為“鐵桿漢奸”的還真不多見。對此,他和部下是這樣解釋的:“如果日本打贏了,咱們當然不吃虧。日本人輸了的話,老蔣還需要我們去打。也不會把我們怎麼樣,最不濟的話,還可以去投共軍,他們也需要咱們打國軍。”
瞧瞧,這才是吳化文之輩的真實想法。他把自己瞧得太高了,而後世一些別有用心之輩則在此基礎上硬生生把吳化文捧得更高。
有鑑於吳化文的所作所為,從1943年7月至抗戰勝利結束,我魯中、魯南軍區部隊先後發動了五次討伐吳逆戰役。其中僅1944年3月25日至4月20日那次,就殲滅吳化文部7000餘人。不過,那時候的山東八路軍尚處於恢復期,攻堅能力著實有限,故而一直沒能徹底消滅吳化文部。這是受客觀條件所謂,而不是姓吳的指揮能力真有多強,所部真有多能打。
抗戰勝利後,吳化文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軍新編第5路軍總司令,作了蔣介石下山摘桃的急先鋒。山東八路軍對這樣的主兒,自然也不會手軟。僅1945年11月,就一口氣殲滅了吳部約四成的兵力。蔣介石一瞧這吳化文反共如此堅決,便不再計較此人當年將於學忠部趕出山東的事了。反正是雜牌火併雜牌,無論誰勝誰敗都正中他借抗日削弱剪除異已之下懷,遂將吳化文部改編為整編第84師,委任吳化文為中將師長不說,還“買一贈一”賞了他一個整編第96軍軍長的虛銜。反正這所謂的整編第96軍只轄1個整編第84師。軍部、師部不過是同一套人馬、兩塊招牌,軍長師長都由他一肩擔。
得此“恩典”,吳化文反共甚是堅決,壓根就不搭理我敵工部門對他的策反。不過,擁兵自重的軍閥本性決定了他在與我軍作戰時甚為滑頭,在儲存實力方面頗有一套。
有洗地文章稱其“不願與我軍作戰”,給不熟悉那段歷史的人一種吳化文有正義感、不忍同胞相殘、心向光明的錯誤暗示。其實這都哪兒跟哪兒呀?吳化文的出發點分明是儲存實力、擁兵自重。
不過,吳化文再怎麼雞賊,在1948年7月的兗州戰役期間,仍然被王耀武逼著率整編第155、第161、第211旅出濟南城南援,結果讓擔負阻援的華野9縱打了個屁滾尿流,共計殲滅整編第161旅全部、整編第155旅的3個營、整編第633團大部,以及整編第84師炮兵營,斃傷俘敵7500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
事後,吳化文一個勁地埋怨整編第161旅旅長徐日政不聽他的話,非要貪功冒進,致有此大敗,順便對自己的“機靈”又佩服了一把。否則的話,等不到濟南戰役打響,他就得去解放軍軍官教育團報道,建國後去功德林與各路國民黨軍大伽“會師”了。
就在吳化文新敗之時,我華東軍區將魯中南軍區各分割槽基幹團聚攏起來,成立了魯中南縱隊,歸山東兵團指揮。早在全面抗戰爆發初期,魯中、魯南軍區主力就已分別編成了華野8縱和3縱。兩個軍區剩下的基幹團其實也都是經歷八年全面抗戰考驗的老八路,他們就地堅持鬥爭,配合主力殲敵。其中,魯南軍區特務團2營就是由大名鼎鼎的鐵道游擊隊發展而來。在1946年2月的精減整編中,原魯南鐵道大隊曾集體轉業到地方工作,以他們為骨幹成立了魯南鐵路局。全面內戰爆發後,他們歸隊重建鐵道游擊隊,並在戰鬥中完成了從游擊隊到正規軍的轉變。
魯中南縱隊剛成立那會兒,共有8個團建制。在濟南戰役中,該縱隊一分為二:長期戰鬥在魯南的4個團被編入打援集團,魯中軍區的4個基幹團被編入宋時輪指揮的攻城西集團,直面他們的老冤家吳化文部。
現在的很多文章無限拔高吳化文戰場起義的意義。但實際上,當時濟南守軍共計有9個正規旅、5個保安旅。吳化文所部不過3個旅,且並非王耀武倚重的主力部隊。直到最後一刻,他仍在首鼠兩端、猶豫觀望,且以談判為由,要求我軍不要攻擊其陣地,客觀上起到了拖延戰役程序的壞作用。他在談判中提出的三個條件,一是要求保證他自己及家屬的生命安全,二是要保障他的軍長職務,三是要保障他的財產。
瞧瞧這傲驕勁,哪有半點為國為民、心向光明的樣子?妥妥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問題是,華東局在鄭重答應他這三個條件後,吳化文還在繼續施展“拖”字訣,搖擺不定。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軍不得不給他施加點壓力,促其認清形勢。可是,當吳化文部的1個營被華野3縱乾淨利落地殲滅後,吳化文的反應卻是拍桌子叫囂:“打!不打老子沒飯吃。”他最終決定起義,是發現王耀武對他的動向已經有所警覺,可能會對他採取強制措施,再這麼下去自己兩頭都討不到好的情況下才作出最後的決定。
那麼,吳化文起義對濟南戰役的貢獻到底有沒有自媒體吹噓得那麼大呢?筆者認為他起義的主要效果,是在濟南守軍中下層官兵中產生了一定心理震撼,並迫使王耀武重新調整部署,從東線抽調部隊到西線堵塞吳化文部讓開的戰役缺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東線我9縱、13縱的進攻阻力。
不過,吳化文起義的作用也就僅此而已了。其所部3個旅2萬人,只佔濟南11萬守軍的18%。而為了“護送”起義的吳化文部去解放區,宋時輪的10縱2.9萬指戰員也退出了戰鬥。吳化文部起義前,濟南城下敵我雙方兵力對比是11萬對14萬,我方只有1.27倍的兵力優勢。吳化文部起義後,對陣雙方的兵力變成了9萬對11萬,我方的兵力優勢非但沒有擴大,還微降至1.22倍。吳化文部於9月20日晨退出戰場約12個小時後,濟南戰役最激烈的商埠攻堅戰才拉開帷幕,直打到24日傍晚濟南城才宣告解放。
如果吳化文部不選擇起義,我軍就攻不下濟南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濟南戰役前2個月,吳部剛遭重創,損兵折將三分之一強。殲後重建的整編第161旅按客觀規律必然戰鬥力大不如前,新拔歸吳化文指揮的獨立旅系國民黨地方保安部隊升編而來,戰鬥力可想而知。被我3縱乾淨利落地殲滅的那個營就隸屬於吳化文唯一可寄予厚望的整編第155旅。我軍若真要放開手腳打起來,吳化文整編第84師的表現絕對不會強於重建的整編第74師那幾個被空運進濟南的連隊。
至於有人為吳化文大吹法螺,硬說他首開國民黨軍成建制倒戈之先河,那麼我們姑且不算土地革命時期,也不談全面抗戰時期,就說抗戰結束後吧,這種說辭讓1945年的高樹勳情何以堪?
不過,即便如此,我黨我軍還是履行了自己的承諾,於1948年10月29日宣佈吳化文所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下轄103、104、105師,並任命吳化文為軍長。不過到這個時候,這個35軍只有1萬多一點人馬了。因為從他率部宣佈起義開始,他部下里那些血債累累的反動分子就開始逃亡了。我軍派人在這支起義部隊裡開展訴苦運動,啟發基層士兵的階級覺悟的同時,也將一些軍官分批調出受訓。
此後,因為淮海戰役我軍將兵力使用到了極限,遠未完成整訓的吳化文第35軍南下移駐徐州地區,作為圍殲杜聿明集團的預備隊。雖說該軍始終未真正參戰,但實力仍在不斷下降。
淮海戰役結束後,疲憊至極的華野撤下戰場休整,並按軍委要求進行重新整編,統一番號。就在這時,魯中南縱隊1.5萬名指戰員聽聞了一個晴空霹靂:上級要將他們與僅剩7000兵力的吳化文第35軍合編成新第35軍,仍由吳化文當軍長。
這誰受得了呀!魯中南縱隊頓時炸了鍋,群情激憤的指戰員們什麼過火的話都說出來了。結果陳毅不得不親自出面做這些魯中、魯南軍區老八路們的思想政治工作。
當時與起義部隊合編的,並非只有魯中南縱隊,還有渤海縱隊與賈汪起義的國民黨軍第59軍合編為第33軍,江淮軍區部隊與同樣是賈汪起義的國民黨軍和77軍132師合編為第34軍。
陳毅在給魯中南縱隊做思想政治工作時說:“渤海、江淮和魯中南三個縱隊不編,充實起義部隊,這樣對起義部隊的進步是有幫助的,向他們說清楚我們沒有把他們當雜牌看待,也沒有當客人看待,而當自家人一樣。”
網上別有居心的人開口閉口稱“漢奸部隊攻佔南京總統府”。但同樣這些人,卻對整編第74師在抗戰勝利後復員了抗戰老兵的同時,卻將汪偽中央警備1師和重建的汪偽中央警備3師官兵補入部隊視而不變,依舊以哀嘆“抗日鐵軍”為名,在網上為頑固與人民為敵的反動分子招魂。如果按他們的邏輯,在孟良崮灰飛煙滅的也應該是“漢奸部隊”無疑。
其實判斷一支部隊的血統,其領率機關的傳承非常關鍵。1.5萬餘人的魯中南縱隊與7000人的35軍合編成新35軍後,不僅山東老八路們的佔比超過了三分之二,而且新35軍的軍部和軍直部隊,也是由魯中南縱隊的司令部機關及直屬部隊改編而來。
新103師師部是由魯中南縱隊47師師部、原第103師師部機關合並而成。其下屬的新307團由魯中南縱隊47師139團改稱,負責作戰的副團長由《鐵道游擊隊》中大隊長“劉洪”的原型之一劉金山出任。該團2營就是由原魯南鐵道大隊發展而來。新308團由原103師縮編而成。新309團由魯中南縱隊47師140團改稱。
新104師師部由魯中南縱隊46師師部和原第104師師部機關合並而成。其下屬的新310團由原104師縮編而成。新311團由魯中南縱隊46師136團改稱。新312團由魯中南縱隊46師138團改稱。
新105師師部是以原105師師部為基礎,並抽調原35軍軍部和第103師、104師師部部分人員組成。其下屬的新313團由原105師與原軍直特務營縮編而成。新314團由魯中南縱隊46師137團改稱,新315團由魯中南縱隊47師141團。
由此可見,原吳化文部的血脈傳承在新35軍裡已經很弱了。更何況2萬人的起義部隊經過大浪淘沙,最後只剩下了7000人。能留下來基本都是成分比較好的,沒有做過多少惡的,而且經過訴苦教育後覺醒了的解放戰士,已經不能再給他們貼上“漢奸”的標籤了。
值得玩味的是,雖然魯中南縱隊廣大指戰員最終服從了組織決定,但他們那被組織紀律強行壓下去的怒火,卻令吳化文感到心驚膽顫。看著部隊血紅的眼睛,吳化文實在是害怕自己哪一天會被突然揍一頓。在1949年2月舉行的新35軍成立大會上,軍長吳化文硬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將本該是喜慶的大會變成了自己個人的檢討會、認罪會、悔過會,這樣才勉強讓老八路們接受了事實。
和濟南戰役時相比,這個時候的吳化文身段之軟,簡直判若兩人。他在會上哭訴的那套說辭究竟是不是真心懺悔,這恐怕除他本人之外誰都難以下定論。不過,有一點可以充分肯定的是,此時的吳化文非常識時務。從被任命為新35軍軍長的第一天起,他就稱病長期住在醫院裡,做起了甩手掌櫃,軍中大小事務悉數交給軍政委何克希作主。何克希是誰?當年赫赫有名的“江抗”副總指揮,根正苗紅的老特科成員,老新四軍!
渡江戰役發起前,何克希率新35軍南下滁縣,與國民黨李延年兵團第28軍隔滁河對峙。實際上,別看國民黨軍當時吹噓自己的長江防線“固若金湯”,但他們自己壓根就沒信心。作為江防主力的湯恩伯集團,早早地做好了一旦打起來立即放棄南京,全軍退往上海地區背靠海上支援負隅頑抗的打算,因此只在易攻南守的南京地區象徵性地部署了少量警戒兵力。其中,負責警衛南京江北門戶江浦的,是李延年兵團28軍52師154團和江浦縣保安大隊。
1949年4月20日,何克希指揮新35師對浦口、浦鎮、江浦發起進攻,為渡江掃清障礙。新103師令新307團、新309團攻佔江浦,主攻團就是由原魯南軍區特務團改編的新307團。經21日晚至22日晨一夜激戰,新307團在新309團配合下,全殲守敵2000餘人,不但攻佔了江浦,還前出佔領了浦口火車站。這是新35軍在渡江戰役中規模最大、戰果也最大的一次戰鬥。從頭至尾就沒有原吳化文部參戰。
此後,由魯南老八路們編成的新103師偵察連坐著好不容易找來的1只小木船,渡過江後與江對岸南京的下關發電廠工人一起將運煤船“京電號”開到江北,接新307團過江。接下來,已經實際控制了南京的中共地下黨組織找來更多的船,陸續將新35軍2.2萬人全部運進南京。
此時的南京城裡,只有少數失魂落魂的散兵遊勇,新35軍在接管南京各處時,並未發生戰鬥,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攻佔”。其中,率先進入“總統府”的是新104師新312團3營,也就是原魯中南縱隊46師138團。這個師的師長方明勝、師政委嚴政、師參謀長張紹安都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新312團團長王奎權在抗戰末期是山東軍區獨立4旅11團參謀長。帶部隊進入“總統府”的新312團3營營長管玉泉,是1939年參軍的老八路。
綜上所述,解放南京過程中最大一次戰鬥也好,和平接管“總統府”也罷,都沒有原吳化文部什麼事。吳化文這個掛名軍長從頭至尾都待在軍醫院裡“養病”,連“觀眾”都算不上,怎麼可能得意洋洋地說出“咱們當了一輩子的妓女,最後卻踹了老鴇子的窩。”這樣既辱已、又辱人的混賬話呢?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編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