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軍委籌建工程兵時,司令人選有兩人,分別是陳士榘和陳伯鈞兩位開國上將。中央軍委權衡再三也無法定奪,只好把兩個人選都上報中央,由中央定奪。
毛澤東大筆一揮:陳士榘祖父克山、克水,父親、叔叔工兵管帶,工程兵司令非陳士榘莫屬。陳士榘反對粟裕計劃,越級報告中央,引出華東戰場毛澤東生花妙筆。
陳士榘
“生來就該是當兵的”
陳士榘是毛澤東秋收起義時的老部下,毛澤東對他可謂瞭如指掌。
陳士榘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友諒的後裔,其祖父陳克山、叔祖父陳克水,都是行伍出身;父親和叔叔均為清末湖北新軍工兵營管帶。陳士榘本人也是在新軍軍營中出生的,所以主席說他“生來就該是當兵的”。
1927年10 月15 日,秋收起義部隊在湖南省酃縣水口鎮舉行了一場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這是是毛澤東一生中唯一一次親自主持的入黨儀式,在入黨的六名新黨員中,陳士榘便位列其中。
毛澤東親自帶領六名新黨員鄭重地舉起右手,面對黨旗進行了莊嚴的宣誓。這個場景,陳士榘終生難忘。
入黨後,陳士榘跟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參加了中央蘇區的五次反“圍剿”戰鬥,在戰爭中逐漸成長起來。
在一次戰鬥中,陳士榘繳獲了一名敵團長的袖珍手槍。陳士榘見該槍桿十分精緻,於是委託軍團長林彪轉送線了毛澤東。毛澤東拿著這把袖珍手槍,哈哈大笑:“要是我都要拿著它去和敵人拼的話,紅軍完矣!"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士榘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參謀長,率部在平型關伏擊日軍,取得了八路軍抗戰中的第一個場大勝。
陳毅左右為難
1946 年,陳士榘代替宋時輪, 接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當時我軍剛剛丟失兩淮,又面臨國民黨重兵追擊,急需在淮北取得一場勝利,站穩腳跟。
但是讓山東野戰軍為難的是,國民黨軍正準備攻擊臨沂,急需山東野戰軍回防。而當時的山東野戰軍,又不具備雙線作戰的能力。到底是回防山東,還是在淮北與敵人打一仗,讓陳毅司令員左右為難,遲遲下不了決心。
陳毅很想讓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兵一處,在淮北打一個大仗。只要獲勝,山東與華中兩個戰略區便可聯成一體,我軍也有了更廣闊的迴旋空間。這也是9 月 21 日陳毅在給中央的電文中,建議“兩個野指合成一個,集中由淮海區向西行動”的原因。
中央接到陳毅的電報後,於23 日回電:“山野、華野兩個指揮部應合一,提議陳毅為司令員兼政委,為副司令員,譚震林為副政委。”
這封回電是毛澤東親自起草的,山野、華野合二為一,在中原地區打幾個大勝仗,也是毛澤東的戰略設計。命令下達後,主席又給粟裕和譚震林發電,徵求他們的意見,詢問他們對和陳 毅合兵一處的想法。
10月1日, 陳毅致電中央,報告作戰方案。陳毅建議由華中野戰軍統一指揮,集中華野和山野兩大主力於宿遷一線,伺機殲敵。陳老總還在給主席的電文中建議“軍事上多由粟下決心”,這也是陳老總第一次向中央力薦粟裕。
國民黨在獲悉華中野戰軍在宿遷一線之後,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繞開宿遷向漣水方向進攻,另一路進佔魯南地區,截斷華中野戰軍的退路,相機攻下我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
譚震林
面對敵人的部署,我軍內部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意見。華中野戰軍希望先殲滅進攻漣水之敵, 山東野戰軍則希望儘快北上,擊退進犯魯南地區的國民黨軍。
陳毅也很猶豫,感覺這兩個方案都有道理,一時不能決斷。他權衡再三,決定分兵兩路,華中野戰軍負責打漣水之敵,自己則率領山東野戰軍防禦魯南地區。如敵人在魯南的攻勢很猛,則華野馳援山東,一定要保住山東解放區。
但是華中野戰軍方面反對陳毅的這個方案,他們認為,兩支野戰軍必須統一行動,先在蘇北地區消滅進犯的國民黨主力,絕對不能分兵,否則容易被國民黨各個擊破。
陳毅經過考慮,還是選擇支援山東野戰軍的設想。華中野戰軍的領導於是聯名致電中央, 反對這種佈置,認為 “山野、 華野分開行動, 非但無法改變戰局,甚至會對全國戰局造成不利影響。他們的意見,仍然是山野、華野應合在一起 ,確保沐陽城不落入敵人手中。
中央軍委的意見是比較偏向華野的,在回覆給陳毅的“元亥電”中,中央指出:集中山野、華野之力,在淮海地區打幾個大仗,對魯南,對蘇中,對配合將來出大別山作戰的劉鄧大軍,都是有利的。
陳毅還是先打魯南之敵為宜。因為在淮北我軍面對的敵人,是整編74師和第七軍等國軍王牌部隊,而且敵人早有準備,且工事堅固,硬打不一定能佔到便宜。
而在魯南則情況相反,那裡是我們的根據地,我軍後勤補給便利,如果集中兩支野戰軍的力量,取得一場大勝還是很有把握的。
毛澤東對陳毅的猶豫顯然很不滿意。面對戰略決策猶豫不決,這不是毛澤東的風格。
而且“在淮海地區打幾個大仗”,也是毛澤東深思熟慮之後作出的決定,所以在回電中嚴肅地批評了陳毅:“假如入魯後仍感作戰困難,打不好仗,而蘇北各城盡失,那時結果將如何?請對各方利害分析再告。”
但是作為統帥,毛澤東還是再一次給華中野戰軍發去電報,聽一聽他們的看法。在給張鼎丞和鄧子恢的電文中,毛澤東說:
"陳軍長仍主張山野、華野全軍去魯南你們覺得全軍去魯南殲敵把握如何?如確有殲敵把握,自以去魯南打較淮海打為有利。因魯南殲敵後,即可出隴海、淮泗,對華中戰局並非不利,問題是殲敵究以何地為宜。"
陳士榘越級建言
毛澤東當然知道,淮海地區地勢平坦,交通發達,有利於國民黨機械化部隊作戰,選擇淮海作為主戰區是舍易就難。而魯南的地形和群眾基礎都有利於我軍,在那裡用兵,我們的勝算更大。
粟裕卻不這麼看。他想的是,華中過早丟失,對於我軍今後的行動非常不利。如果我們不能在淮海打一個勝戰,即使去了魯南,也會面臨腹背受敵的情況,而且部隊計程車氣也會受到影響。
但是在華野內部,卻有一個人反對粟裕的方案,他就是時任華野參謀長的陳士榘。
陳士榘並不贊成粟裕南下與敵第七十四師決戰的方案。
他認為: 敵74師兩翼有第七軍、 第二十八師以為犄角,我軍不易將其分割開來; 如果形成僵持, 屆時魯南敵人截斷隴海線, 我軍進退兩難, 將陷入極大被動。 所以,他還是建議陳毅放棄南下方案, 迅速向魯南轉進。
當時我軍已經開始南下,加上南下的方案是中央批准過的,所以陳毅拒絕了陳士榘的建議。可陳士榘並不氣餒,直接給陳毅打電話: “陳軍長啊! 我們要從全域性, 從大局著眼, 這一著棋走得不好 , 不僅你有責任, 我這個做參謀長的也不好交代呀!”
陳毅貫徹執行中央決議的態度十分堅定,陳士榘最後只能攤牌:“陳軍長啊!打兩淮 74 師的方案確實不行,它是關係到華東戰場全域性的大問題,你是司令員,我是參謀長,我有不同意見,如不提出來,那是對戰爭不負責任 !”
見說不動陳毅,陳士榘直接向中央和毛澤東進言:”目前南線敵第七軍、 七十四師等部已受嚴重打擊, 無力單獨北進, 華中野足以穩定蘇北局面。建議按原計劃集中山野主力,回援魯南,粉碎敵人進攻後,再配合華中野會殲蘇北之敵爾後出擊淮北。“
陳毅見自己的參謀長繞過自己直接致電中央,非常生氣:“你們有電臺, 你們能發報, 你們向黨中央告我的狀!”
在我黨內,任何一個黨員都有權向中央報告自己的觀點。但參謀長越過上級,直接向中央提出不同意見,還是極為罕見的。
陳士榘知道陳毅生氣,但他認為,這不是兩人之間的個人矛盾,而是作為參謀長,他認為先打不可行,這是關係到華中戰局全域性的大問題。如果自己對作戰方案有不同意見不說,反而是對黨的不負責,是對人民的不負責。
陳士榘引出主席改變華東戰局的生花妙筆
陳士榘和陳毅的這場分歧,最終還是主席做出最終的決定:“望你們山野、華野殲滅東進之敵,然後全軍西渡收復運河,於二至三個月內殲共薛嶽七至十個旅。戰役指揮交粟裕負責。“
粟裕
這份電報,開啟了粟裕作為副司令員,擁有戰役指揮權與決策權的先河。歷史證明,這是毛澤東改變華東戰局的生花妙筆。
宿遷東進之敵是國民黨的整編第十一師及整編第六十九師,粟裕的首戰目標,便選定了整編第六十九師。由陳毅坐鎮指揮部,粟裕、陳士榘、譚震林指揮山野二縱和華中野戰軍九縱,打響這場大戰。
經過 4 天激戰,敵整編第六十九師2.1 萬人全部被殲, 戴之奇兵敗自戕。毛澤東親自來電祝賀: “宿沐前線殲敵 2 萬以上的大勝利, 於大局有利, 甚好甚慰!”
12 月25日,中央軍委又來電指出 :“要在魯南打一個比宿北戰役更大的殲滅戰。此戰勝利,即使蘇北各城全部喪失,也有辦法恢復。”這說明,陳士榘給軍委電報,為魯南戰役的展開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宿北大捷後,按照陳士榘的方案,粟裕率軍北上魯南,與從臨沂南下的陳毅會合,於1947年1月又取得了魯南大捷,殲滅了國民黨兩個整編師五萬餘人,創下了解放戰爭以來一場戰役殲敵人數的新紀錄。
這兩場戰役後,華東戰局發生了重大轉變。 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並於1947年 9 月,兵分五路南下中原,戰火開始向國民黨統治區燃燒。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沒有陳士榘向中央越級建言,華野和山野仍然按粟裕的意見先淮海後魯南,會有什麼結果呢?我們知道粟裕用兵,向來出人意料,慣於出奇制勝,也不能南下與敵第七十四師決戰就一定無法取勝。
只是陳士榘的意見更加穩妥,更加從全域性著眼罷了。遺憾的是,歷史沒有給粟裕證明的機會。
不過最終我軍取得戰略性大勝利的最根本原因,還是毛澤東兼聽則明,在綜合兩個野戰軍的意見,以及陳士榘的越級建言後,作出了同意”回援魯南,粉碎敵人進攻後,再配合華中野會殲蘇北之敵爾後出擊淮北“的戰略決策。
並開啟了副司令員擁有戰役指揮權與決策權的先河,這才讓粟裕能夠大顯身手,與陳毅珠聯璧合,讓華東野戰軍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