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金三角國軍殘軍問題由來已久。1950年1月—3月,我軍發動滇南戰役,全殲了盤踞在蒙自、元江的國軍第八、第二十六軍。僅有李國輝、譚忠率殘部逃往緬北,共同組建“復興部隊”,打敗了緬軍的進剿,成功站穩腳跟。這就是金三角國軍殘軍的由來。
1950年8月,臺灣派李彌接管殘軍。李彌採取擴大實力、發展經濟、結好土司三大策略,使得殘軍迎來了第一次大發展。到1954年初,殘軍發展到一萬八千五百人,控制五萬平方公里的地域。
1954年夏,緬軍發動了代號“薩爾溫江”的大規模軍事進攻行動,雖然殘軍在江口和孟布取得了兩次勝利,但緬甸方面將進攻中繳獲的殘軍武器擺在聯合國大會會場,控訴殘軍侵略。
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蔣介石不得不下令撤兵,由臺灣方面出動大批運輸機,分三批將殘軍經泰國轉運回臺灣,共撤走7000餘人。
一聽說殘軍要回臺灣,不少人對前途失去了信心,1954年—1955年,共有五千人向雲南邊防部隊投誠,剩下的人乾脆攜槍離隊出走。到1955年底,原來1.85萬殘軍只剩下3800多人。
留下的殘軍由柳元麟統一指揮,柳元麟把殘軍編為第一到第三軍,每個軍下轄3個師,總部直轄警衛師,一共10個師和7個獨立團。
師以下設團、大隊、分隊,實際上一個師只相當於正規軍一個營的建制,按實際兵力計算只相當於一個連。獨立團只相當於一個排。
按說這支不到四千人的殘軍是很難發展的。但是,此時緬甸境內的一些地區,反政府的遊擊武裝發展起來了,緬甸國防軍整天忙於應付這些游擊隊,無力顧及殘軍,使柳元麟暫時得以休養生息,整飭內部,儘量爭取當地土司、頭人和群眾的支援,逐漸站穩了腳跟。
到1958年年底,殘軍已發展到9400餘人,擴編了第4、第5軍和一個西盟軍區。
才過了不到6年,柳元麟在金三角有滋有味的小日子就到了頭。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中國邊防部隊與緬甸國防軍在中緬邊境金三角地區前後兩次實施了聯合清剿國民黨殘軍的作戰行動,史稱“中緬聯合勘界警衛作戰”。
在作戰中,殘軍重要據點孟百了、江拉被我軍攻佔,第三、第五軍遭受重創,喪失了30多萬人口、3萬多平方公里土地。柳元麟被迫實施“保山計劃”,退入寮國境內。
1960年底,緬甸政府再度向聯合國控告侵略,在輿論壓力之下。蔣介石再次迫於壓力,下令殘軍撤退臺灣。
可是,有人不願撤。參謀長馬俊國、第3軍軍長李文煥和第5軍軍長段希文就是其中的骨幹。昨天筆者發的文章《金三角國軍赴臺後命運悲慘,李彌叮囑段希文:千萬別來臺灣》(https://www.toutiao.com/i6993694946708455975/)一文中也詳細介紹了李文煥、段希文兩位將軍的簡歷,今天筆者再費點筆墨介紹一下。
李文煥,號彩然,出生於雲南省永德縣,早年靠在中緬邊境走私發家致富。1943年和佤邦首領帶禮品到昆明晉見龍雲,被委任為佤山區守備副指揮。
盧漢在昆明宣佈起義後,李文煥曾接受和平改編,但要求解放軍不能進駐鎮康縣城,遭到我軍拒絕。1950年4月,李文煥率部外逃,投靠殘軍,柳元麟入緬後,他帶出來的永德、鎮康子弟兵被編為第3軍。
李文煥是草頭王出身,荒山莽林野慣了,根本不想去臺灣約束管轄。再加上他所帶的第3軍絕大部分是鎮康、永德的子弟兵,基本沒人願意離開故土。
段希文,雲南省宜良縣人。畢業於雲南講武堂19期步兵科,在滇軍魯道源部從見習連長一路升任205師師長。
1949年年底,205師在廣西全軍覆沒,段希文化裝士兵逃到香港。1951年潛入緬北,被李彌任命為“軍政大學”軍官大隊大隊長。柳元麟主持殘軍後更是被提拔為第五軍軍長。
段希文雖為蔣介石打殺多年,但都是當雜牌,因此他也知道一旦去了臺灣,自己就只能當個無兵無權的寓公。
馬俊國,1920 年生,雲南省鳳慶縣人,家族世代養馬,他也就從小學著賣牲口。1950年4月在當地參加其族兄為首的地霸暴動,任大隊秘書,暴動失敗,其族兄倒斃,馬俊國帶暴亂武裝的剩餘力量300餘人逃入緬甸,被李彌封為第9 縱隊司令。
由長年累月走馬幫、賣牲口,養成了馬俊國圓滑性格,無論是李彌還是後來的柳元麟,無論是雲南老兵,還是臺灣空降軍官,馬俊國都能跟他們拉好關係,因此在殘軍中提拔很快,不到五年就是殘軍參謀長了。
1959年春,殘軍勾結極少數反動頭人,策劃了西盟叛亂。但叛亂沒多久就被解放軍平定,部分叛亂分子逃到境外佤邦山區,其駐地被殘軍改編為西盟軍區,由馬俊國任軍區司令。
殘軍第二次撤走後,段、李二人合兵兩千,再吸收了西盟軍區司令馬俊國四百隊伍,於1961年底撤到泰國北部山區,選中美斯樂紮下大本營。
一、受人誘惑,馬司令離隊單幹
當時,蔣介石在臺灣親自制定了“國光計劃”,計劃先派遣更多特務到大陸竄擾,建立“遊擊根據地”,再找恰當時間部署大部隊登陸,實現“反攻夢想”。
恰在這時,蔣介石看到了看到泰國政府轉來的報告,才得知遙遠的金三角地區居然仍有四千人馬效忠“黨國”,別提多高興了。
很快,臺灣方面向殘軍許諾:如果能繼續向大陸執行“騷擾”、“反攻”任務,“國防部”每個月會資助十五萬美元作為軍費。
段希文、李文煥、馬俊國不是傻瓜,知道自己手底下這點人馬,一旦真按臺灣要求進大陸“反攻”,十有八九是有去無回。可不執行反攻任務,每個月士兵們吃飯都成問題。
於是,三人耍起了花招,每個月各派十餘人襲擾境內的耿馬、孟連,雖無獲,但無險。
為了矇騙臺灣,李文煥還讓人在泰緬邊境搭建了一座“雲南省鎮康縣公社辦公樓”,讓人拿著錄影機,拍攝“進攻”場面,再派部分從大陸逃過來的人穿中山裝,假扮幹部。
這一段假錄影還真讓臺灣方面信以為真,被“國防部”認證為“鎮康大捷”,賞給李文煥十萬美元以資鼓勵。
然而紙包不住火,按理說如果殘軍在雲南的騷擾有成效的話,解放軍應該在雲南邊境部署重兵才是。可臺灣方面透過各種情報分析,發現雲南邊境的解放軍番號並未增加,這才揭開了長達四年的騙局。
1966年夏,蔣經國接任“國防部部長”。新官上任三把火,蔣經國指派“國防部情報局局長”葉翔之前往泰北,遊說段希文、李文煥和師以上軍官回臺灣,“另有任用”,並準備派“參謀次長”易瑾、特種作戰司令夏超接替段、李,分任正副指揮,徹底更換殘軍領導層。
葉翔之對段希文、李文煥謙恭備至,左一個段將軍,右一個李將軍。然而,段、李二人早認定老蔣是想把他們拘往臺灣,派人來接管殘軍,所以不管葉翔之嘴怎麼甜,法怎麼變,段、李都不鬆口,不同意師以上軍官到臺灣去“享福”。只是承諾:如果臺灣能夠補充相應的經費,段、李願率部北進雲南。
作為老特工,葉翔之不能就此罷休,跌在段希文、李文煥手裡。離開第 3 軍、第5 軍駐地後,葉局長又跑去馬俊國那,遊說馬司令脫離段、李單幹,一旦脫離,目前段、李拿的美元就全是他馬俊國的。
由於馬俊國的西盟軍區挨著中緬邊境,因此在勘界警衛戰爭中成為解放軍重點打擊物件,損失頗重,馬俊國找幾匹馬,帶幾個隨從,直向湄公河邊奔逃。
至於部隊,馬俊國命令他們就地藏匿,十天半月內他定來招集,能到寮國的,到孟林對面的塔坦找他,不能去的,就地疏散隱蔽,等他回來收容。
等到解放軍撤退後,馬俊國又返回了緬北去收羅殘部。但是,樹倒猢猻散,西盟軍區那些個大隊、支隊都沒了蹤影,三三五五的散兵遊勇共400人,加上第4軍的潰兵也才600出頭。
不湊巧的是,緬軍發現了他們的蹤跡,追圍堵打,使馬俊國疲於奔命,等他們和段、李會師時,手下只有400餘人。
在段、李、馬三人中,馬俊國在殘軍中地位最高,是參謀長。可樹倒猢猻散,總指揮柳元麟都跑路了,總部也沒了,段、李二人根本不認這個參謀長,只當他是小跟班。這讓馬俊國氣不打一處來,經葉翔之這麼一誘惑,馬上帶隊脫離段、李。
馬俊國不僅自己走人,還挖了段希文、李文煥的牆角,說動段希文的第5軍警衛連連長楊正國、19師56團團長李正興、57團團長田正榮,第3軍13師39團團長龔兆龍一齊脫離隊伍,跟著參謀長遠走高飛,來到寮國的那頓。
這次分裂,段、李二人實力損失了三分之一。
那頓是寮國西北一個小鎮,恰好處於位於中國、緬甸、寮國三國交界處,它北距我國邊境40公里,東到緬東的江拉約60公里,四周群峰壁立,山崖陡峭。
葉翔之計劃在此開展對滇滲透工作,授予馬俊國部“滇西行動縱隊”番號。
按照臺灣“情報局”的指令,“滇西行動縱隊”有突擊大陸、蒐集情報、破壞通訊交通設施和散發心戰傳單等工作任務。
可惜這個馬俊國之所以脫離段、李跟葉局長走,看中的是臺灣的錢,他本人對什麼“反攻大陸”同樣不熱心。安排人在寮國、緬甸邊境一側等著從雲南出境的人,問下那邊的情況,或者出高價買解放軍的54手槍,說是戰利品。
到1975年,臺灣方面終止了對馬俊國部的援助,下令部隊解散。這批人於是定居在老緬邊界。
二、心生嫌隙,3軍、5軍分道揚鑣
馬俊國走後,臺灣方面的補給也停了,段、李殘軍很快陷入衣食無著的境地,不過情況很快有所好轉。60年代末,泰國、緬甸北部活躍著各種反政府武裝,政府軍無力鎮壓,於是打起了殘軍的主意
首先邀請殘軍參戰的是老對手緬甸軍方,1968年8月,段希文、李文煥指揮第3軍、第5軍重返緬北,假稱為緬甸地方自衛隊,半年功夫就幫助緬軍肅清了兩萬平方公里的地盤。
這時,泰北的局勢也激烈地動盪起來,泰老邊境的反政府武裝急劇膨脹,泰國軍方也找上門來了,請殘軍幫忙對付盤踞在萊弄山、帕蒙山的反政府武裝。
1969年6月,雨季姍姍來遲,段希文部500餘人準備進攻萊弄山,李文煥部600餘人準備進攻帕蒙山。原先相約同時攻擊,臨戰李文煥卻按兵不動。
李文煥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如果第5 軍一舉拿下萊弄山,肯定對反政府武裝有極大震撼,他的第3軍進攻帕蒙山當不費大力;如果萊弄山受挫,他一舉攻克帕蒙山就更使自己顯山露水。
於是攻擊發起之前,他電告段希文,第3軍將全力圍困帕蒙山,保障第 5 軍攻佔萊弄山。
段希文咬牙罵娘,但自己不能光說不練,畢竟泰軍中將就在自己的指揮部內督戰。殘軍開始進攻後,在反政府武裝輕重機槍火力的交叉封鎖下,死傷枕藉。
段希文把所有的迫擊炮集中起來,進行火力護送,用無後坐力炮進行伴隨掩護,終於在黃昏時拿下了敵方的第一道陣地。入夜,段希文不事歇息,命令炮兵更加猛烈地轟擊,指揮部隊繼續攻擊,萊弄山前,炮聲隆隆,殺聲震天。
就在正面殺得熱火朝天時,在萊弄山背後上方十餘里的一個小樹林裡,湄公河中駛出十多隻小船,在萊弄山背後靠岸。段希文的100多名武裝齊備的官兵跳下船來,直奔反政府軍的大本營。
天亮了,戰鬥結束了,殘軍第5軍雖傷亡100餘人,但拿下了萊弄山,光俘虜就抓了300多。
第5軍得勝後的第三天,李文煥才開始攻擊帕蒙山,他先用火炮叮叮咣咣地打了一個多小時,才命令部隊衝鋒,一路上無坐力炮手、火箭筒手邊走邊打,只一個白天就拿下了帕蒙山。
儘管無甚俘獲,但自己沒有傷亡啊!帕蒙山的異動分子在萊弄山失守後,果真望風而逃。
不過這事之後,3、5軍之間昔日兄弟關係不復存在了。段希文直接拒絕和李文煥一起參加慶功宴,又安排人抬著戰鬥中陣亡的5軍官兵屍體去3軍駐地示威、罵人。李文煥乾脆帶著3軍離開美斯樂,轉移到50公里外的唐窩駐紮。大家各過各的,眼不見心不煩嘛。
三、上下失和,少壯團長憤而兵諫
殘軍定居泰北後,按理說應該安定一段時間了,可1980年6月,段希文因心臟病突發,在清萊去世。由於走得太突然,段希文甚至沒來得及安排5軍接班問題,也沒有立個遺囑。
照理,段希文去世後,所遺軍長一職應由副軍長王畏天升任。
王畏天,又名王正國,雲南省鳳慶縣孟佑箐口村人,解放前前曾在雲南地方保安部隊中任過少校大隊長等職,逃緬後歷任副師長、師長。
王畏天原與段希文關係較好。1956年,柳元麟空降金三角,想扳倒段希文,奪取5軍軍權,一度透過參謀長馬俊國拉攏王畏天,許諾讓王畏天接替段希文當軍長。但王畏天將柳元麟給他的電報交給了段,堅決支援段希文。
可是,殘軍第二次撤臺後,王畏天與馬俊國聯絡較多,引起了段希文的猜忌。段希文以整編為名,將王畏天那個師一分為三,讓王當了空頭師長,之後再明升暗降,委任王為副軍長,剝奪了他的權力。
因此,在段希文死前,王畏天手底下沒有一兵一卒,在5軍中算是個吉祥物。最後5軍元老公推參謀長雷雨田當軍長。
但雷雨田在5軍沒有戰功,又是憲兵出身,在柳元麟時期當過總部情報處長。殘軍二次撤臺後,又任過第5軍政治部主任,沒有指揮帶兵的經驗。
更令不少中下層軍官不滿的是,雷雨田因為是被5軍元老推上來的,因此當上軍長後採取許多措施,報答扶持他上臺的恩人。
例如,雷雨田規定美斯樂居民生產的玉米不準賣到山下,卻必須賣給“生產合作社”,而這些合作社的股東就是雷和支援雷的5軍元老。
山下的雞蛋也不準運到美斯樂來賣,因為雷等人有養雞場,因此引起了居民的不滿,而這些居民大都有子弟在5軍當兵。
引起第5軍分裂的導火索是雷雨田把握有實權的20師59團團長楊維綱明升暗降,調任沒有實權的20師副師長。
楊維綱生於1946年,是金三角殘軍年輕一代最出名的猛將。當年殘軍投靠泰軍時,曾被泰軍繳械,楊維綱則冒死為段希文藏了幾十支卡賓槍,這些武器在後來對付少數民族的襲擾中立下大功。
更難得的是,楊維綱每次打仗又衝鋒在前,很受一幫殘軍官兵的擁護。
因為楊維綱有些本事,很瞧不起新當權的老一輩保守派,而在雷雨田等5軍元老眼中,楊維綱也就成了可怕的挑戰者,雙方意見越來越分歧,以至於感到威脅的雷雨田決定先下手為強。
1981年9月的一個雨天,雷雨田的警衛連長趙學淵來到楊家,謊稱臺灣來了高階人員,帶來經援計劃,要楊去參加開會。
熟料,在5軍警衛連當兵的一名年輕士兵傾向於楊維綱,早就向楊通風報信。已得密報的楊維綱將趙扣了起來,並帶著部下及支持者共200多人,立即佔領了雷雨田指揮部對面的山頭,準備攻打5軍軍部。
雷雨田因5軍的主力佈防在90公里外泰老邊境的萊弄山,美斯樂村內只有一個警衛連,兵力不足,於是玩起了緩兵之計,透過電話與楊進行談判。
楊維綱質問雷雨田:“我哪一點對不起你?對不起5軍?你要逮捕我。”
雷雨田忙不迭地說:“這都是誤會,誤會,絕無此事!”
楊維綱冷笑:“你的心腹趙學淵已經招了,你還想賴帳。”
雷雨田無言以對。
楊維綱怒罵:“我在5軍待了多年,親眼見到國軍分裂了兩次,現在你又要搞這出,造成我們第三次分裂。我們這點人,內部老是鬧來鬧去,有什麼意思?還不如回雲南老家種地!共產黨都比你講團結!”
雷雨田無法再與之交談,他把電話交給中泰兩軍聯絡官、曾與楊維綱共同指揮作戰的陳茂修。陳表示願到楊處與之商量。
楊維綱建議雷雨田下臺,由王畏天升任軍長,或經由投票產生新軍長。陳要求楊給雷雨田一點面子,並保證雷今後改變措施,同時,陳建議楊率他的弟兄暫時離開美斯樂到猛安駐防,所需糧餉、武器等由美斯樂供應。
楊維綱說:“可以,但你們要保證,不可說我們叛變5軍。”陳點了頭。第二天,楊帶200多個弟兄,在雷雨田、陳茂修相送下去了猛安。
但不久,雷雨田從萊弄山前線調來親信指揮的16師、19師,將猛安團團包圍,企圖一舉殲滅楊維綱。
但包圍楊的部隊都是多年來一直在一起的殘軍官兵,因此拒絕對楊部下手,當地百姓也哀求他們不要在猛安作戰。最後雷雨田不得不網開一面,讓楊維綱率隊到了萊朗。
後來,泰國軍方得知此事後,安排瓦拉武中將居間調解,雷建議楊去臺灣,但楊維綱以手下弟兄的安全沒有保障為由予以拒絕。
雷又建議楊帶他的人馬去唐窩投靠李文煥的第3軍,但楊認為那等於承認雷對他叛變5軍的指控,堅決不同意。
楊要求回靠近美斯樂的猛安駐防,因為他的弟兄們的家眷仍在美斯樂。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雷雨田根本不同意,雙方不歡而散。雷雨田回到美斯樂後就將楊維綱等人從5軍除名。
1983年1月,泰國軍方再次干預,強令雷雨田同意楊維綱回駐猛安,並將楊部編入泰國邊防自衛隊系統。
數年後,有人採訪楊維綱時,楊仍耿耿於懷地說:“雷雨田、楊國光(第5軍巴沙辦事處主任)、熊定欽(第5軍第16師師長)沒有眼光,沒有作為,只顧私利,弄得怨聲載道,眾叛親離。段希文生病時,5 軍經濟拮据,像楊、熊這些有錢的人都不肯拿一點出來,段將軍是被他們氣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