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在我國近代史上,就有這麼一位隱士,他既是民國元老,也是抗日先驅,在職期間因看不慣國民黨內部的作風而選擇退隱於山林。
但是他卻在被需要時出手相救,當時蔣介石下達誅殺令,他隨手畫一個反勾,便改了蔣介石下達的誅殺令,救下90多條人命。
這個人就是有著“山間宰相”之稱的民國大佬李根源。
那麼,他為什麼能隨手一筆,便拯救了90多名進步人士的性命?答案還是要從1949年雲南即將解放的事件裡尋找。
雲南解放國民黨恐慌 進步人士李根源救人
1949年9月,長期生存在白色恐怖中的雲南即將解放,國民黨雲南軍統也早已知道自己是秋後的螞蚱,急於給自己尋找下一處安身之所,故而上上下下看則秩序井,實則內心一片慌亂。
在尋求新的容身之所之際,雲南軍統站站長沈醉面對著自己手中秘密關押監控的90多名進步人士犯了難,不知道究竟要如何處理。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他秘密給國民黨最高指揮部的蔣介石發了電報請求指示。
蔣介石接到電報後,沉思良久,對於國共兩黨爭鋒,國民黨的失敗實在是令他心有不甘,滿心憤懣無處發洩。
這些進步人士此刻就成了眼中釘肉中刺,但是為了保持大將心胸寬廣之風,仍舊不易太過顯露,故而向沈醉覆電,只用了文縐縐的八個字:“情有可原,罪無可逭。”
“逭”乃“逃”也,蔣介石的意思很清楚:那90多名進步人士,他們所做的事,出於情理,是可以原諒的,但是他們在國民黨這裡所犯的“罪”,是不能輕易放過的。我雖然很同情他們,但是作為軍人,必須按照軍規處理,殺無赦。
過於的自信令蔣介石並沒有像沈醉給他發電報一樣選擇秘密覆電,因此最先看到覆電的並不是沈醉,而是雲南省主席盧漢。
盧漢雖然是蔣介石手下的一名大將,但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愛國人士,抗日戰爭期間曾參加過著名的臺兒莊等戰役。
而此時的盧漢早已看透了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的本質,在與共產黨的不斷交鋒和受共產黨的影響下,思想已經越來越進步,正打算帶兵起義投靠共產黨。
所以,收到蔣介石的電報後,面對蔣介石對90多名進步人士的最終判決,實在是於心不忍,但是此時此刻的他在明面上又是蔣介石的得力干將,為了之後的起義著想,現在也不能讓自己的身份暴露。
但是面對90多名進步人士的催命符,他又不能見死不救。
他十分清楚,沈醉是蔣介石衷心的追隨者,電報一旦到沈醉手中,那90多名進步人士必定必死無疑,到時候,連他這個主席都沒有辦法。
在焦急中,他想到了與他一起策劃雲南起義的、德高望重的國民黨元老李根源老先生。
這位老先生曾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中的一員,在孫中山先生思想的引導影響下,一生為國為民,剛正不阿。
盧漢彷彿看到了救命稻草,迫切地趕緊請了李根源老先生一同前來商議。
李根源老先生得知了事情的原委,看著蔣介石的電文,陷入了沉思。
良久,只見他拿起筆,在“情有可原,罪無可逭”這句話上畫了一個反勾,讓這句話成為了“罪無可逭,情有可原”。
這就大大的更改了原意:雖然那些人做的事是罪不可赦的,但是論情是可以原諒的。
原本一封催命符,頃刻便成了赦免令。
盧漢看了嘖嘖驚喜,但又擔憂如此明目張膽的更改電報怎麼能糊弄過關。
李根源卻示意他不用擔心,按照這個送給沈醉便可。
李根源老先生當然不會拿90名有著進步思想的人士性命開玩笑,他有自己的把握。
雖然隱居山澗,但是對於時事他是非常關心的,他甚至知道沈醉與毛人鳳之間的舊賬矛盾,沈醉因為毛人鳳被下放雲南,早就對毛人鳳心懷怨恨。
而此時國民黨失勢,都在想著往臺灣撤退,可是以沈醉的職位和毛人鳳的恩怨,撤退的人員名單裡自然是沒有沈醉。
別看沈醉之前對蔣介石死心塌地,但是人在被放棄時必然是會心生間隙的。
此時此刻的沈醉未必還像當初一樣對蔣介石唯命是從為將效力,他自己不會不清楚往後的形勢。
就是看出破綻,為了自己今後的性命,他肯定也寧可當做不知道,借坡下驢的把人放了,畢竟90名思想進步人士最終都是共產黨的人,到時候自己也交待的過去。
李根源老先生考慮得沒錯,沈醉看到電報,雖心生懷疑,但是卻什麼都沒說,仍舊選擇了釋放。
就這樣,90多名的進步人士的性命被劉根源老先生的隨意一筆給拯救了,這源於老先生對時事政治的瞭解和人心的把握。
蔣介石逃到臺灣後也曾問起此事,當得知人全被無罪釋放後十分生氣,嚴厲斥責為什麼會把命令搞錯,但是沒人能說清楚究竟是為什麼,蔣介石只得自己生氣罵娘,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著了李根源老先生的道。
李根源老先生究竟何許人也?為什麼有膽子更改蔣介石的命令呢?這裡就有很多故事了。
追隨中山成為元老 救人危難收徒朱德
提起李根源,緊跟而來的頭銜就是國民黨元老,隨即不瞭解他的人見他的頭銜跟欺負百姓的國明黨聯絡在一起,都會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但是殊不知,李根源老先生的國民黨,非蔣介石領導時的國民黨,“元老”二字恰恰就說明的他在國明黨的時間及地位。
從他的頭銜就能知道,他所效忠的國民黨,不是蔣介石時期的國民黨,而是孫中山時期的國民黨。
對於這兩個時期的國民黨,它的宗旨和所作所為是完全不一樣的。
孫中山先生創辦和領導的國民黨,是根正苗紅的為人民利益所著想的政黨,宗旨是“救國、救民、恢復、發展”。
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孫中山先生是這樣說的,也是帶著追隨他的廣大愛國人士這樣做的。
正是因為孫中山先生本身的魅力和民族信仰,才吸納了全國各地的愛國人士相繼合作投奔。
至於後來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為什麼成了軍閥統治,跟老百姓作對,必然是因為領導人的境界和思想問題
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原本根正苗紅的國民黨成為了人民對立面的國民黨,那是跟蔣介石的領導思想是分不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之一的朱德司令最初也是在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工作,還是李根源老先生的徒弟,二人的淵源還是起於一段故事。
1909年,國民黨還叫同盟會,黃埔軍校還沒成立,那時候想要報國成為一名軍人,只能選擇“東北陸軍講武堂”、“北洋陸軍講武堂”和“雲南陸軍講武堂”三所學校之一進行報考。
朱德司令當時只有23歲,選擇了離開四川老家到雲南報考“雲南陸軍講武堂”。
但是當時的學校有規定,不能招收外省學生,朱德因為不知道這個規矩,第一次報考時名落孫山。
但是他不想放棄,所以改了名字和籍貫有進行二次報考。
第二次報考他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但是紙包不住火,他隱瞞姓名籍貫入學的事還是暴露了出來,所以被勒令退學。
就在朱德一籌莫展的時候,時任校務主持的李根源老先生站了出來。
他堅決反對學校的決定,認為不能因為籍貫問題,就將朱德這樣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開除,學校為了是為國家培養優秀的軍事人才,不能因為死條令就扼殺了人才將人才拒之門外。
由於李根源老先生的據理力爭,朱德才得以留下來繼續完成學業。而朱德也將李根源老先生視為恩師,並且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多次登門拜訪看望。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李根源老先生的氣魄,也不難理解他為什麼敢更改蔣介石的命令了,因為不僅朱德司令是他的徒弟,朱培德、盧漢、葉帥、龍雲等軍事人才都是他的培養出來的。
以李根源老先生的資歷,在他眼裡,蔣介石跟孫中山先生比起來根本什麼都不是,蔣介石的領導思想,對他這個國民黨元老來說是嗤之以鼻的,因此改蔣介石的命令對他來說是毫無壓力的。
而李根源老先生之所以會退出國民黨選擇隱居,不服從蔣介石領導,究其本源還是因為蔣介石腐蝕後的國民黨內部的作風讓他寒了心。而逼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起源於1911年的武昌起義。
內部統治令人寒心 一舉一動均是為國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作為雲南講武堂教官的李根源與唐繼堯、蔡鍔帶著講武堂師生積極響應,在昆明發起了“九重起義”。
起義成功後,李根源成為雲南都督府軍政部總長兼迤西國民軍總司令。
後來政治生涯如同開掛一路高升,在短時間內便代理了北洋政府國務總理職位,被稱為“雲南第一人”。
但是孫中山先生逐步交權後國民黨逐漸沒了初心,獨裁思想的萌芽開始滋生,因此國民黨從“愛國、愛民、救國、救民”思想逐漸下滑到“利己、利大資本”的形式中去。
“三民主義”成了口號,只讓死記硬背並不實施,因此,國民黨內部將士逐漸沒了歸屬感,上上下下混沌混日,與曾經他參加國民黨的初心完全背道而馳。
面對軍閥混亂的如此現狀,李根源老先生逐漸心灰意冷。
1923年,李根源老先生因為不滿曹錕賄選總統,盛怒之下退出了政界,從此跟國民黨劃清關係,在蘇州隱居。
隱居期間,他依然不改初心,一心為民,給村民創辦學校、建造浴室,帶領村民開山鋪路、植樹造林,創造出了“松海十景”。
他雖然隱居山林,但仍然心繫天下,時刻關注著時事政治,因此村民稱他為“山中宰相”。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根源老先生深覺不能再繼續隱居於山內,決定重新出山保家衛國,與辛亥革命元老張一麐奔走,找到了一些五六十歲的老人共同創立了“老子軍”,為的是給中國青年擋刀擋槍,保留中華火種生生不息。
他認為年輕人的過多傷亡是國家的極大損失,而他們這些尚可能動的老骨頭,應當為年輕人擋槍,為祖國留火種和希望。
四面八方的愛國有志老人在得知後,都相繼趕來奔赴。
但是蔣介石是不可能派一群五六十歲的老人上戰場的,“老子軍”因此沒有了上戰場殺敵的機會。
雖然不能上戰場,但是李根源老先生組織的“老子軍”也沒閒著,他們想盡辦法奔赴前線,為前線上的戰士提供幫助:營造英雄冢、救護、遊擊。力所能及地做著自己能做的一切。
對於李根源老人來說,負傷的戰士一定要救回來。
淞滬會戰中,秉著這個思想,他帶領著“老子軍”救治受傷戰士五萬多人;死去的戰士走的一定要體面。
為此,他捐出了自己的墓,為死去的戰士建造英雄冢、披麻送行。
因此,這位氣魄如虹視國如家的老人怎麼可能不敢更改蔣介石的誅殺令?
對他來說,只要有進步思想的人需要他營救,他都會毫不遲疑的更改蔣介石的誅殺令,何況是90多個進步思想人士的性命?
況且當時國民黨氣數已盡,確實也是在沒什麼好顧慮的,而隨筆一揮體現出的智慧、睿智與氣魄,是值得我們當代年輕人敬佩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