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團結報-湘西網
劉亞麗
近年來,由於對心理健康缺乏足夠的重視,忽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的心理疾病率每年都出現上升趨勢,有調查資料顯示:近10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斷上升,出現犯罪低齡化、作案方式成人化、作案手段兇殘化、智慧化等新特點。
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未成年人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許多未成年人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壓力大,由於焦慮水平高等內部的心理原因,加之諸多外界誘因的不適當引導,往往會導致過激行為的發生。
一、影響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
當前,部分學校教育中存在“重智輕德”現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導致學生的道德意識越來越淡薄。再者,受社會影響,部分學校教育在增強未成年人競爭意識的同時,也忽視了對未成年人的集體主義觀念、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致使部分青少年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思想滋長,從而弱化了學習的動力。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不斷深入,獨生子女群體日益壯大,部分家庭對孩子過分溺愛,一些家長關於職業和人的等級觀念、盲目崇洋心態及奢侈擺闊的生活作風,都直接汙染了學生純潔的心靈。
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
校園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要統一思想堅定目標,不斷提升師德水平,加大教師立德樹人影響力。廣大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統一思想還要力求綜合素質的普遍提升,更要從教育細節入手,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和身心特點。學校確定的思想道德建設目標一定要有梯度、有高度、有深度,循序漸進切合實際。同時,青少年思想品德建設要因地制宜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進步,杜絕“假大空”,避免形式主義。
面對新時代青少年成長特點,學校教學、校園環境、校園文化等方面工作要與時俱進。學校要努力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生活學習環境,加強對青少年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三愛”主題教育活動,號召廣大青少年在家長的陪伴下,力所能及參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踐行雷鋒精神,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教師要引領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走進學生心裡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有針對性進行心理疏導和困難幫助。
要群策群力典型示範。學校要積極尋求社會各方面的支援,要主動和家長溝通爭取配合幫助。學校要善於運用一切社會積極因素服務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如可以依託當地或區域內的傳統文化、革命教育基地、校園特色辦學等有利條件,創造性開展活動陣地建設。特別是鄉村學校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心愛護,幫扶有經濟困難家庭的兒童,重視對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社會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戰場
全社會共同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發展的環境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應由政府帶頭,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要以影視、報刊等媒體為依託,面向未成年人開展寓教於樂、通俗易懂的系列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現、人生觀和價值觀。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的環境,讓未成年人置身於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中,感受社會的溫暖、他人的友善、輿論的鞭策,從而產生向上的活力。
(三)家庭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環節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為未成年人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未成年人有許多心理衝突和挫折是來自家庭的,所以提倡家庭和睦、互愛互助,以文明、民主的方式解決家庭問題,是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家長要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融進家庭教育的全過程,教育其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們識別是非、善惡和美醜的能力。另外,家長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自己的模範行為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利國利民的大事,社會、家庭、學校一定要克服困難履行職責,緊扣責任,用實際行動引領示範青少年學生茁壯成長,盡心盡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稿源:湘西網-團結報)
(作者:劉亞麗)
(編輯:孫瑩)
本文來自【團結報-湘西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