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前夕,美國提出了“北緯38度”為界限的概念,得到了蘇聯的認同,本以為以此熄滅了一場戰火,實際上卻為而後更大的戰火硝煙埋下了導火線。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軍隊對南朝鮮不宣而戰,南朝鮮在毫無準備之下,僅僅3天就被奪走了政治中心漢城(今首爾)。按理說,這本就是南北朝鮮之間的一場戰鬥,但由於觸及到了美國的利益,所以從美軍開始介入那一刻起,就意味著這場戰爭性質發生了改變。
當時新中國建國伊始,國內還有很多事務未完善,可終究隨著美軍越過三八線,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開始,中國也就無法再置身事外。
從黨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這一決策後,全國上下成千上萬好兒女,積極響應號召踴躍報名參軍,以滿腔愛國熱情著上志願軍軍服,雄赳赳地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
所謂巾幗不讓鬚眉,那麼多女志願軍敢於赴朝,必然是做好了一切準備的。她們的工作崗位,或許是文工團,或許是戰地醫院,或許是翻譯員……雖然看似崗位平凡,卻都是在為戰爭的勝利做著不平凡的努力,甚至還有女志願軍戰士解秀梅,榮獲了“一等功”。
要知道,志願軍入朝近三年,135萬總兵力中,總共只有154位一等功臣。而解秀梅是唯一一位,榮獲一等功的女志願軍戰士。
解秀梅1932年出生於河北,自幼家境貧困,可她的父母給予了她非常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她從小就知道愛黨,愛國家,也在期待自己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家鄉得以解放後,解秀梅加入了村裡的劇團。雖然劇團屬於業餘團隊,但她也在這個過程中接觸了更多紅色革命故事,例如由毛主席題字“生的光榮,死的偉大”的革命戰士劉胡蘭。她也在不知不覺中將劉胡蘭視為了榜樣,也立志要像劉胡蘭一樣,報效祖國。
1948年,解秀梅告訴父母自己想報名參軍時,父母多少是有些吃驚的。但看著瘦瘦弱弱的女兒,青澀臉龐上堅定的表情,父母也給予了支援。同年8月,解秀梅順利參軍,一直在部隊文工隊中工作。
兩年之後黨中央決定出兵朝鮮,解秀梅義義無反顧地加入到志願軍隊伍中。別看當時她年齡不大,卻也是明白這場戰爭的意義有多大。所以,從她踏上朝鮮領土那一刻起,她就告訴自己,自己不再單單隻做好文工隊工作那麼簡單,自己要當一塊磚,只要戰友們需要,她就可以上。
解秀梅是第一批入朝的女志願軍,入朝後為了鼓舞士氣,她和戰友們時常不顧敵軍火力封鎖,多次深入前沿陣地,為前線戰士們表演節目。在沒有表演安排時,解秀梅會自發跑去醫護隊、工兵隊幫忙。於是上級見她有如此戰鬥意志後,便將她從文工隊調往了戰地手術所,負責協助護理傷病員的工作。
去到手術所後,解秀梅每天比在文工隊裡還要忙。尤其是在前線燃起戰火後,所裡就會不斷有傷員送進來。初進所裡時儘管才11月,可朝鮮已經冷到不行。很多傷員被抬進來時,手腳都被凍得沒了知覺。所以,每當有傷員抬進來,她就先脫掉他們的鞋襪,用自己的雙手去溫暖他們的腳,甚至直接將有些傷員凍得像冰溜子的腳放進自己的袖筒裡,放進自己的懷裡。
她也從來不嫌戰友們,傷口流出的血、化出的膿,一直都在盡心盡力照顧著每一位戰友。她在得空的時候,還會寫寫日記,記錄一些她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其中這段話,不僅感染了她自己,也感染了其他人,即便是在抗美援朝已經過去幾十年後的今天。
她寫道:“有很多戰士在被自己照顧後,都對上陣殺敵有了更加堅定的決心。”可見,她那無私的奉獻給予了戰士們多大的心裡安慰,給予了他們多少安全感。他們之間或許早已超越戰友情,而是一種可以相互依託情感的關係。
1951年11月30日,解秀梅如往常一樣去到山上打柴,可不曾想回來的途中遭遇敵機襲擊。她老遠就看到了手術所和病房被投敵機投下的炸彈,爆炸後引起的大火包圍了,於是她放下柴火就朝著手術所跑去,和大家一切協助傷病員轉移。
就在大家以為轉移工作已經完成時,發現少了一個人,“605團排長李永華還在裡面”,剛聽完話,解秀梅就衝進了被大火包圍的屋子,背起李永華就往外衝。才剛走出屋子兩三步,就有兩枚汽油彈落了下來,兩聲巨響後房子在頃刻間被大火包圍。
火星四起,濺了他們一身。解秀梅快速地撲滅了李永華身上的火焰,又背起他繼續跑。這時候的敵機仍然沒有離開,還在不斷投以炸彈進行轟炸。炸彈不斷在他們前後爆炸,李永華想著自己反正傷勢如此嚴重了,死了就死了,可不能拖累了解秀梅呀!他就讓解秀梅不要管他。
解秀梅自然不會那麼做,咬著牙揹著李永華往山上跑,還非常堅定地對他說,自己的任務就是保護他!那一幕,身高不足一米六,體重只有80多斤的解秀梅,變得尤為高大。沒有人知道當時的瘦瘦弱弱的她,哪裡來的力氣,不顧敵機轟炸,揹著李永華磕磕絆絆轉移到安全地點的。
轉移途中遇上炸彈從他們的頭頂上落下來時,解秀梅甚至不顧自身安危,放下傷員將其護在自己身下。解秀梅因此受了傷,胳膊、手都在流血,李永華未添任何新傷。可解秀梅絲毫沒有顧忌自己的傷勢,又一把拉起李永華到自己背上,順利躲進了防空洞。那一刻,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的解秀梅瞬間癱倒在地上。
還好解秀梅的傷不是很很嚴重,經過治療她很快就好了起來。而後她的光榮事蹟,也開始在朝鮮戰場流傳,也傳回了國內。經過戰火的考驗後,解秀梅如願加入中國共產黨,也因此榮立“一等功”,成了入朝女志願軍中,唯一一位“一等功臣”。
雖然,解秀梅入朝後並未正面參與實戰,得以殺敵一人也是出於一次偶然,被敵軍偷襲她不得已才開了一槍。和其他記功戰士的功績比起來,有著很明顯的差距。但功勳從來就不是和殺敵多少對標,像解秀梅這樣敢於不顧自身安危,用盡全力保護戰友的方式,何嘗又不是一種功勞呢?
後來解秀梅的故事,也如同她的榜樣劉胡蘭一樣,被搬上了大銀幕。1964年上映的電影《英雄兒女》,主角王芳的原型就是她。電影讓更多人瞭解了抗美援朝戰爭,瞭解到了什麼是抗美援朝精神,瞭解這位女英雄身上了不起的戰鬥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