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讓奮鬥定義青春,走出名校生之惑王辰陽
賈遠琨 半月談
象牙塔裡的“天之驕子”,在旁人眼裡是優秀的代表,是“別人家的孩子”,在網路上一些名校生卻自嘲為“廢物”。近期,社交媒體上“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話題屢受熱議。在高考、考研中脫穎而出的某些優秀學子,為何陷入焦慮?如何走出焦慮?
光環與落差催生焦慮
“我從小學習成績就名列前茅,現在如願進入了心儀的大學,信念卻突然崩塌了。”某名校學生小劉告訴半月談記者,看到身邊的同學都很優秀,他們除了擅長學習還有許多愛好和特長,自己對學習的意義感到迷茫,慢慢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在社交網路平臺豆瓣上,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已有近12萬組員,組內有不少人分享自己的“失敗”故事。“焦慮”是大多數帖子的關鍵詞,焦慮情緒主要源自學業和就業。
有的名校生一路成績領先進入心儀學府,進入大學後對個人發展缺乏明確規劃,學習時扎堆選擇給分高的老師和課程,片面追求成績。就業集中湧向網際網路大廠、國家公務員等職業,“賽道”單一,競爭壓力不斷加大。一些名校學生有較強的危機意識,但同時容易因為一時成績落後等產生挫敗感。
心理專家陳海賢曾在高校任職,他在一次校園媒體的問卷調查中發現,過半學生有過挫敗、焦慮等心理感受,殘酷的競爭不允許掉隊,認為只要不是最優秀的那群人,自己就是失敗的。
面對焦慮感、失敗感和空虛感,不少學生選擇向學校心理諮詢處尋求幫助。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名校的心理健康諮詢常常“供不應求”。曾預約過學校心理諮詢的楊同學表示,自己在電話預約之後一週,才排到去做諮詢。
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干預專家徐凱文曾是某名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諮詢師。他說:“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呈現諮詢量迅速增加、難治性個案增加、危機干預難度加大三個趨勢。”
另一位名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諮詢師告訴半月談記者,每年5月是高校心理諮詢的高峰,問題集中在期末考試、論文答辯、就業抉擇等。這兩年,他發現某些同學有服藥經歷,困難個案在不斷增加。
無意義的內卷:“社會病”對映到高校
受訪學生和專家表示,高校的“焦慮”“失敗感”“空心病”一定程度上是“社會病”在學校內的對映,社會上的部分壓力無形中傳導到名校生身上。
“名校內卷的情況非常明顯,比如一份簡單的課程作業,老師的要求可能是5000字,但是總有同學寫到上萬字甚至幾萬字,老師就會給他們高績點。”有學生表示,“其實大家都明白,許多材料只是簡單堆砌,這不是刻苦求學的上進,而是無謂的消耗。”
徐凱文曾經對名校新生髮放調查問卷,結果有三成以上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大家被偏執的競爭所裹挾,即使有優異的成績、豐裕的生活,也難以抵禦內心的空虛。”
開學季,網路上一則帖子廣為傳播:“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包括小時候長得胖、上學成績好、上班掙錢多。”儘管不少評論認為,這樣的評價標準單一而世俗,但也承認這的確是一些家長的共識,讓孩子感到意義感缺失。
“我們不能讓社會評價標準單一化,上學時只看成績好不好,工作後只看掙錢多不多,這種價值觀會讓教育忽視個人的成長和培養。”徐凱文表示,一些不好的價值觀甚至在向中學、小學傳導。
陳海賢說:“一些學生的價值觀受資本影響,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價值認同趨於世俗。如果越來越多的名校生深以為然,就等於將大家都趕到‘以金錢論成敗’的畸形賽道上。”
人生之路可以因奮鬥更充盈
光環與落差之後,也有很多名校生反思如何破除“一邊努力,一邊焦慮”的怪圈。
專家認為,名校生的焦慮一方面來自外界的壓力,另一方面來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對此要正視,同時不宜誇大。應該正確認識焦慮這種常見的心理狀態,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在學校找到合理的奮鬥目標。
陳海賢表示,高校可以透過思政課、心理諮詢、就業指導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破除焦慮的“枷鎖”。同時,鼓勵學生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開闊眼界,把所學真正服務於社會,體會奮鬥的價值。“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真正的滿足感,這是學校課堂和書本不能替代的。”
高校心理諮詢老師建議,社會各界都應做出正確的引導,不以金錢論英雄,讓學生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應該讓學生明白追求真理、服務社會、振興國家等並不是口號,而是個人的發展目標。如果只是追求金錢的目標和高分的目標,很容易出現價值感和意義感缺失,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在為父母、為他人努力。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激發奮鬥精神,他們才不會為一時一事得失而困擾。”徐凱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