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乘坐Tube 深藍色皮卡迪利線、黃色環線、綠色區域線;
南肯辛頓站South Kensington(改造中,暫時關閉)
告羅士打路站Gloucester Road再步行10分鐘到達。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因其華麗的建築和眾多的藏品,被稱為“自然大教堂”。它南面是克倫威爾路Cromwell Rd(正門所在),西面是女王之門路Queen’s Gate,東面是展覽路Exhibition Rd,北面則是倫敦科學博物館。
博物館的總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於1881年建成並開放,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館藏的生物和地球科學標本約七千萬件,包括五個主題:植物學、昆蟲學、礦物學、古生物學和動物學等。這裡也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專門從事生物分類、鑑定和儲存。
如圖所示,展廳分為Hintze Hall和橙色、藍色、綠色和紅色五大區域。
一、橙色區域:
包括兩個部分,達爾文中心和野生動植物園。
達爾文中心(Darwin Centre):一個繭型現代建築,收藏有蝴蝶、甲蟲、植物等標本,也是科研區域。
野生動植物園(Wildlife Garden):附屬的一個迷你小花園,可以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植物,並且這裡還會不定期的辦一些特展。
上圖:灰臉達特摩爾羊;
二、紅色區域:
紅區的入口是一座劍龍骨架,是目前最完整的劍龍骨架化石。
展示的主題包括物種起源、地球寶藏、人類進化、地表運動、火山與地震等。
上圖:威廉·史密斯收藏的斑彩螺;
上圖:大廳舷窗,展示包括阿波羅16號帶回的月球樣本;
上圖:紅區入口處
三、藍色區域:
展示的主題有:恐龍(數量巨大品種豐富的化石),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哺乳動物、藍鯨、海洋無脊椎動物等。
上圖:藍區恐龍世界;
上圖:長頸鹿標本;
上圖:兩隻恐龍頭骨;
四、綠色區域:
包括鳥類館、昆蟲館、礦石館、海洋爬行動物化石、巨杉和珍寶館。
尤其珍寶館裡寶貝多不勝數,是最值得一見的展廳。
上圖:傳奇的魔咒寶石-德里紫藍寶石;
上圖:漢斯·斯隆的鸚鵡螺殼標本;
上圖:296顆彩色鑽石組成的極光希望金字塔;
上圖:世界上最大的彩色鑽石;
上圖:世界上最貴的書《美國鳥類》(1827-1839)內頁;
上圖:海洋無脊椎動物玻璃模型;
五、Hintze Hall
博物館正門大廳Hintze Hall,是整個博物館最令人震憾的大廳。
抬頭便可見懸在屋頂的長達25米的巨大藍鯨骨架,藍鯨上方的天花板是由162面繪製著不同種類植物圖的面板拼成,除此之外還有冰河時期的美洲乳齒象化石骨架、巨型珊瑚、地球早期的隕石和礦石等等。
上圖:博物館正門大廳Hintze Hall
上下圖:超過45億年曆史的孤獨隕石;
上圖:Turbinaria巨型珊瑚;
上圖:繪著162面不同種類植物的天花板;
上圖:地球早期的金屬礦石;
上圖:冰河時期的美洲乳齒象化石;
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雕像,座落在大廳的最中央,矗立在這個完美的對稱式建築的中軸線上,平靜地看著一切。他似乎在看這裡所有展示的物種,無論大小、強弱、存在或滅絕,這世間萬千生物,都在按他研究出來的進化論規律執行著。如此美麗,是自然的選擇。
最後,我想以《物種起源》的結尾作為本文的結尾:
生命以此觀之,何其壯哉。最初生命的幾絲力量被吹入了一種或幾種生命的形態之中;同時地球這顆行星依照固有的萬有引力運轉不停。從這樣一個簡單的萌芽,演化出了無窮無盡的、最美麗和最奇異的生命形式,並且這一過程仍在繼續。
注:本文上、下篇的部分圖片來自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官網;
文字:陳華英
編輯:菊子
...THE END…
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我的成功取決於我複雜的心理素質。其中最是重要的是:熱愛科學、善於思索、勤於觀察和蒐集資料、具有相當的發現能力和廣博的常識。這些看起來的確令人奇怪,憑藉這些極平常的能力,我居然在一些重要地方影響了科學家們的信仰。
——摘自《達爾文自傳》寫給自己的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