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是長江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由烏蒙山東麓的貴州高原奔騰而下,橫切七曜山的褶皺山脈,在涪陵匯入長江。在流經的石灰岩廣佈的區域,烏江及其支流不僅雕塑出了令人驚歎的喀斯特奇觀,也造就了碧水翠峽、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天堂。
水墨丹青峽谷深流烏江在貴州境內流域面積近6.7萬平方千米。這條發源於雲貴高原的大河,坡陡浪急,河谷深切,1000多千米的水路大都在壯美的峽谷景觀中經過。兩岸青山,一江秀水,孕育瞭如水墨丹青般的“烏江百里畫廊”。攝影/曹經建
貴州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省,山地和丘陵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92.5%。貴州又是中國西南喀斯特分佈中心,喀斯特地貌佔了國土面積的73%。可想而知,貴州“地無三里平”的來歷是有根據的。
苗嶺、武陵山、大婁山、烏蒙山,烏江、赤水河、牛欄江、北盤江、南盤江、都柳江、清水江、錦江,加上一個從2900.6米到137米的斜坡,“一個大斜坡上的四山八水”控制了貴州整個生態格局。當然,“山”當以苗嶺為代表,從湖南的靖州起,直到貴州的安順與黔西南、六盤水交界地帶,橫跨了貴州的黔東南、黔南、貴陽、安順4個市州,囊括了半個貴州。而“水”當以烏江為最,在貴州境內的流域面積達66849平方千米,涉及畢節、六盤水、安順、貴陽、遵義、黔南、銅仁7個市州,流域面積佔了貴州國土面積1/3以上。
天然落差2000餘米,兩岸絕壁高聳入雲烏江奔騰於大婁山、武陵山脈之間,氣勢磅礴,峽灘踵接。兩岸奇山對峙,江中碧波盪漾,不斷有船隻經過。攝影/李偉欣
長江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
也許人們不一定對烏江感興趣,而感興趣的不過是烏江魚與烏江邊那些曾經的拉縴人的背影。
的確,烏江裡的魚類豐富,曾經還出現了專門靠打魚為生的“漁家”,他們長年行走在烏江上,一條漁船就是他們的家,甚至連生兒育女都是在船上。收穫有好有壞,全憑運氣來不來。當然,今天人們提到的烏江魚已經不是泛指烏江裡的魚了,而是特指產於烏江的一種鬍子鯰—大口鯰魚。這種鯰魚比較兇猛,主要以魚蝦為食。它的口中有一層密密麻麻的小刺,向著喉嚨方向生長,一般的活食一入其口,很難逃脫,甚至可以一口吞下那些相當於自身長度1/3的魚兒。當然,實在餓得慌,底棲的一些小螺小貝、水生昆蟲等都可以是它的食物。這種烏江魚生長較快,而且肉厚刺少,肉質細膩,營養豐富,也難怪那麼招人喜歡。
其實人們喜歡吃烏江魚還有一層原因,就是它那種特殊的吃法—酸湯魚!那紅紅火火的顏色,那爽辣酸甜的滋味,那入口即化的口感,總讓人回味無窮。至於那些赤裸身體的拉縴人,早已經成為歷史。如今都是機械動能,即使是上灘,也不用那麼困難,哪還有拉縴人的身影?
烏江流域處於雲貴高原的東部斜坡上,西與牛欄江、橫江以烏蒙山為界;南以苗嶺與珠江水系分隔;西北有大婁山與赤水河、綦江分流。烏江支流眾多,水系發育充分,真要說清哪裡是烏江的源頭還真有點難。但大多數人都贊成烏江有南、北兩源之說。其南源三岔河發源於貴州威寧縣的鹽倉,北源六沖河發源於貴州赫章縣的媽姑,兩源在貴州黔西、清鎮、織金三縣交界的化屋基匯合後稱“烏江”,由西南向東北、橫貫貴州省中部,直達貴州沿河縣的黑獺堡,在黑獺堡至思毛壩段屬於貴州與重慶的界河,以中線為界,兩家各佔一半。過了思毛壩,就進入了重慶境內,至涪陵市注入長江。
千里烏江第一灣 水流湍急的烏江從源頭穿越崇山峻嶺,如同脫韁的野馬,在深切的峽谷中澎湃著向前奔湧的力量。到了思南縣塘頭鎮江口村,地勢突然平緩起來,烏江在這個丘陵地帶的谷底之中拐了一個大彎,變得幽曠遼遠,波平如鏡。攝影/李貴雲
烏江源百里畫廊 鴨池河畔、烏江水岸,湖水清澈澄靜,斷層壁畫神秘多姿、鬼斧神工,景觀眾多,美不勝收。這裡有“山似三峽而水勝三峽,水似灕江而山勝灕江”的美譽,是千里烏江上最美的崖壁畫廊。攝影/李貴雲
歷史中的烏江
在古時交通不發達時期,水運是文化交流的主體,而烏江作為貴州重要的河流,烏江沿岸的水碼頭也成了文化傳播的據點,那些千年古鎮見證了貴州的文化變遷和發展歷史,也與烏江一起傳承、改造、豐富著各具特色的生產生活方式。在夜郎文化、水西文化、土家文化的基礎上,又受到巴文化、袍哥文化等的影響,加上商賈與流放、土司與流官的催化,使得烏江不僅是經濟的命脈,也是文化的經絡。那蜿蜒崎嶇的山路與那狹窄險峻的纖道將土著與外來文化聯結起來,與自然條件糾纏著,迸發出特別的光芒。烏江成了文化交流的焦點,所以今天的烏江沿岸仍然有著相對開放、先進的文化特徵。這一切從烏江那眾多的別稱中可見一斑。
先秦時期貴州屬牂牁古國,先秦到唐代稱烏江為“牂牁江”。古代“蜒”民族在今烏江流域聚居,因此稱“延江水”。古代“巴人”所建立的“巴國”包含了今烏江流域的很大範圍,因此又稱“巴江”。歷史上在烏江邊曾設立有“涪陵縣”,因此亦稱“涪陵江”。唐時在今天的銅仁與重慶交界地帶設立有“黔中道”,故唐宋時期又稱黔江。歷史上在今思南位置設定有“水德江長官司”,因此又稱“德江”。
至於烏江名字的來歷,可謂眾說紛紜。那些“葫蘆兄妹”“烏老漢要江”“烏龍闢江”等神話傳說雖然流傳廣泛,但始終覺得有些荒誕,沒有任何科學痕跡。但有一些傳說似乎還是有些依據,如:有說因烏江中下游江邊多生長烏楊樹,便稱“烏江”。今天在思南、沿河一帶確實還有不少的烏楊樹,似乎有些道理,就像荔波的樟江就是因為河岸樟樹繁茂而得名。有說因源頭髮源地處於烏蒙山,因此叫了烏江,似乎有些牽強。也有說因三國時期這條河受少數民族“烏蠻”控制,便有了烏江名。還有說因戰國時期在今銅仁與遵義交界地帶設有“巫郡”,專門控制“丹砂”生產,“巫”與“烏”同音,因此叫了烏江,今天在烏江沿岸倒真有不少丹砂礦。凡此種種,似是而非,終究沒有定論。
千年烏楊樹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境內的烏江岸邊有一棵古老的烏楊樹,其樹根的泥沙被江水淘空後,烏楊樹懸於空中,仍然枝繁葉茂,人們稱其為“千年烏楊樹”。樹根下可容人和牛透過,成為當地一景。攝影/曹經建
在眾多傳說中倒是有一說似乎更有依據,烏江沿岸峽谷深切,山嶺縱橫,江面上經常處於雲霧繚繞狀態,時隱時現。而古人稱江為“川”,所以這條神秘縹緲的江河被稱作“霧川”,而“霧”與“務”同音通假,所以又叫“務川”。隋唐時期在今天的沿河自治縣東岸烏江邊還真就設有“務川縣”,直到北宋末年務川縣才遷到今天的務川縣位置。唐朝時又在這裡置“務州”,治所亦在務川。元朝時期蒙古人先是用蒙語注音記錄,後譯成漢語,所以有了把“務”變成“烏”。《元和郡縣誌》記載:“內江水,一名涪陵水,在縣西四十步,因川為名,曰務川縣。”“川”即是“江”,“務川”也就是“務江”,“烏”與“務”同音,這或許就是“烏江”名字的來歷。《光緒銅仁府志》又記載,早在盛唐時期李白流夜郎時就作有一首題為《烏江留別宗十六璟》的寄友詩,“白帝曉猿斷,黃牛過客遲。遙瞻明月峽,西去一相思。”也許這裡的“烏江”二字是後人在整理詩稿時幫加上去的吧。真正從官方記載“烏江”二字的,最早僅見於明代《嘉靖思南府志》。
上游、中游、下游:峽谷中的流淌
烏江由西向東一路奔流,由小到大、由散到聚,幹流可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一般按照在化屋基以上的三岔河和六沖河為上游,化屋基至思南為中游,思南至涪陵為下游。
上游源頭地區屬典型的山區峽谷型河流,向東南方流動。地處雲貴高原向斜坡過渡山區,喀斯特發育充分,河谷深切,河道彎曲狹窄,多崩石堆積,唯三岔河的馬場、六沖河的寄仲壩、六圭河一帶河谷較開闊,有階地發育。水流湍急,明流伏流相間出現,其中,三岔河有伏流3段,六沖河有伏流9段。上游段流域面積18138平方千米,佔全流域的20.6%。該區域是彝族、苗族、回族聚居區,自然條件較惡劣,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水能資源主要有位於普定的烏江南源三岔河上的普定水電站和位於平壩與織金交界地帶的烏江南源三岔河上的引子渡水電站。
中游河段流向東北方,該區上段穿越黔中丘陵區,下段為盆地至高原斜面河谷深切區。兩岸多懸崖絕壁,河谷深切成峽谷,水面寬50-100米,寬谷較少,河道險灘眾多,尤以烏江渡到至構皮河段的漩塘、鎮天洞和一子三灘最為險惡,為全江著名的斷航險灘。中游河段內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千米的主要支流有8條,右岸有貓跳河、清水河、餘慶河、石阡河;左岸有野紀河、偏巖河、湘江、六池河等。清水河就是貴陽人引以為驕傲的母親河南明河的下游。烏江中段的流域面積33132平方千米,佔全流域的37.7%。這一區域是貴州經濟、文化的中心區域,許多的工業用水都依靠烏江及其支流支撐,也是水能資源被充分利用的區域,如位於黔西縣與織金縣交界的六沖河上的洪家渡水電站、位於黔西縣與清鎮市交界地帶的烏江干流上的東風水電站、位於黔西縣與修文縣交界的六廣河上的索風營水電站、位於遵義市播州區烏江干流上的烏江渡水電站、位於餘慶縣烏江干流上的構皮灘水電站、位於思南縣烏江干流上的思林水電站,每一座水電站既是貴州現代經濟發展的支撐,也是一處處“高峽出平湖”美麗景觀的創造者。
下游河段在思南至彭水河段是向正北方向流,而從彭水以下則折向北西方向流,直到在涪陵入長江。該段的烏江干流水面開闊,流量大,是相對較大的航運的重要區間。儘管該段河岸依然陡峭,懸崖絕壁隨處可見,許多河段發育成箱式河谷,河岸兩側峰叢林立,但相對距離並不很大,且在河谷發育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相對寬闊平緩的臺地、階地,提供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礎。該段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7條,右岸有印江河、甘龍河(由重慶流入貴州後匯入烏江)及重慶,湖北境內入濯河(唐巖河)、鬱江;左岸有洪渡河、芙蓉江(流入重慶後匯入烏江)和重慶境內的大溪河等。由於地貌的侷限性,人口、耕地的分佈較為集中。思南、沿河、彭水、武隆、涪陵等縣市集鎮分佈兩岸,形成典型的山城景觀。區間流域面積36650平方千米,佔全流域的41.7%。主要水能資源有位於沿河的烏江干流上的沙陀水電站和位於彭水的烏江干流上的彭水水電站。
母親河,英雄河 烏江是貴州的母親河,也是一條英雄河。長征期間,中央紅軍浴血奮戰,強渡烏江天險,為遵義會議召開贏得了寶貴時間。只看這裡的懸崖峭壁,就可以想象當年紅軍強渡烏江有多難。在烏江上游的鴨池河渡口是清畢公路的咽喉,寬100多米。解放前的千百年間,河上一直沒有橋樑,往來人馬車輛均靠木船擺渡。攝影/李貴雲
“二十八道拐”,化屋村舊貌換新顏貴州省黔西縣新仁鄉化屋村通村公路,蜿蜒的“二十八道拐”盤繞在山間。依靠烏江生態資源與通村公路,山裡的苗家小寨舊貌換新顏。攝影/李貴雲
豐富珍奇的物種
因為整個流域屬喀斯特地貌,岩石的可溶性與水流衝擊和溶蝕的雙重作用,使得烏江的特點是峽谷、地下河與洞穴遍佈。那些深切的河谷除了直接溶蝕下切外,早期的洞頂坍塌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支流像毛細血管一樣,明流與伏流、地表河與地下河,一刻不停地發生著故事。那些脫離了水面的地下空腔就成了洞穴,有許多洞穴至今還透過落水洞、豎井等與地下河保持著某種聯絡。地上和地下兩套生態系統豐富了當地的物產,豐富了那些生命承載的空間,當然也豐富了人們的認知。所以直到今天,烏江流域仍然是生物研究的熱點,那些稀奇古怪的物種在這裡時常被發現,倒也成就了不少的研究人員。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水暖鱖魚肥”。有了水就會有魚,有了魚就會有那些捕魚的鳥類獸類。一條烏江不光水能豐富,魚類也豐富。像什麼鬍子魚、鯉魚、鯽魚、草魚、鰺條、小麻魚、游魚棒、烏江鰱魚、鱅魚、黃顙魚、細鱗魚、白漂魚、石巴子、蝦虎魚等,是烏江兩岸群眾最熟悉不過的名字。當然,在捕魚時也得小心,說不定你就捕起了國家重點保護的胭脂魚。我曾經在石阡考察時,就在烏江支流的龍川河捕起過胭脂魚的幼體,那長長的背鰭和那粉紅的顏色,讓我一眼就認出了那是胭脂魚。只不過可惜的是,後來多次故地重遊,想要再捕一條來看看,卻總沒能如願。
池鷺是常見的鷺科鳥類,食性廣泛,以各種水生生物和昆蟲為食。它們總是靜靜地站在水邊,長時間靜待獵物,發現獵物後迅速出擊捕食。攝影/龐琛榮
有些魚喜歡選擇急流,而有些魚喜歡深潭,有些魚喜歡暖流,有些魚喜歡暗灘,這些魚兒們的習性也被善於總結的漁民們所熟知,當然也被沿岸的那些動物們所熟知。
水獺是不會理會那些細小的魚類的,它們決定,要抓就抓個大的,至少是能一頓吃飽的那種。它們將自己的巢穴建在水岸,而將出入的洞口隱藏在水裡。為了達到保持洞內空氣新鮮的效果,它們通常還會給自己的洞穴建一個導氣孔,使洞穴的空氣可以正常流通。愛玩耍的傢伙們,總是在水裡騰挪翻滾,少有安靜。時而遠眺前方,時而仰面朝天。雖然愛玩兒,卻不喜歡有同伴兒來觀看,總是表演著它們的獨角戲。
與水獺完全不同,那些雁鴨類和鷺類卻總是成群結隊地活動在水邊。斑嘴鴨、螺紋鴨、紅頭潛鴨,有時候還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和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鴛鴦混在群裡。它們時而潛入水裡,或是將頭部埋入水中,高高地翹起屁股,捕食水裡的魚蝦昆蟲。時而遊弋於水中,時而悠然自得地享受著時光。或是突然飛起,鳴叫著劃過天際。鷺類則不同,它們習慣了等待,總是靜靜地站在水邊,等待著那些不要命、不長眼的魚蝦自己靠近。鴴鷸類的鳥兒們選擇了在水岸淺灘上覓食,輕快的步伐像是在翩翩起舞。哪像那些遠方飛來的紅嘴鷗,總是在水面上不停地飛來飛去。
有些物種在烏江邊活動是為了吃魚吃蝦,而有些物種在烏江邊則僅僅是為了利用烏江河谷環境。你看那紅白鼯鼠和白腰雨燕,就是利用烏江兩岸的懸崖峭壁實現它們藏身和逃離的目的,而黑葉猴則僅僅是利用懸崖峭壁實現與世無爭的迴避。
飛禽樂園 深秋的烏江,碧波盪漾。一對鴛鴦時而遊弋於水中,時而悠然自得地享受著時光,或是突然飛起,鳴叫著劃過天際。雁鴨類和鷺類卻總是成群結隊地在水邊活動。紅頭潛鴨時而潛入水裡,或是將頭部埋入水中,高高地翹起屁股,捕食水裡的魚蝦昆蟲。
烏江流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一條烏江由西向東,而與貴州由西向東的斜坡對應,產生了較大的落差。流域西部為高原,高程在2000-2400米。中部為黔中丘陵,高程為1200-1400米。東北部為低山丘陵,高程在500-800米。形成3個階梯,東西向高差變化大,南北向變化小。流域內主要為高原山地(面積佔87%)和丘陵區(面積佔10%),以及盆地及河流階地(面積佔3%)。從地形地貌和地勢特點上決定了烏江上游水能可利用幅度小,而中游和下游在幹流上修建了大型水電站,水能資源不僅供應給當地,還實現了西電東輸的供給。
烏江山峽霸王谷 霸王谷位於烏江西岸,山形極為奇異。站在谷頂,放眼看去,整個峽谷至南而北,谷底狹長曲折,谷面峰絕壁懸,氣勢磅礴,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蔚為壯觀。攝影/曹經建
烏江上游三岔河 烏江有南源和北源兩個源頭。南源三岔河發源於貴州威寧縣的鹽倉,北源六沖河發源於貴州赫章縣的媽姑,兩源在貴州黔西、清鎮、織金三縣交界的化屋基匯合後,形成烏江干流。攝影/曹經建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僅有的沒有築壩的生態河,但不等於人們沒有對河流利用,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由於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赤水河上多美酒,要保障近萬家酒廠的生產用水,不允許河流受到其他任何方式的影響。同樣屬於長江上游的烏江則不同,大大小小的水電站將水能資源的利用演繹得淋漓盡致。當然,這些電站就像烏江上的一個個鎖口,使烏江的文化和生態都發生著改變,有些千年古鎮也因為水電站而沉睡水底,替代以嶄新的面貌,顯現著現代的氣息。
有人說河流上的水壩就是江河的“腸梗阻”“血栓”,但相對火電來說,水電也算是清潔能源。更何況烏江上的水電站還起到了調節洪水的功能。流域內地形與大氣環流對氣候影響較為顯著。由於流域分佈呈狹長羽翼狀,地形複雜,造成了氣候的複雜多變性。上游段地勢高,氣溫低,雨量較少,春季乾旱;中、下游段溼度大,日溫差大,日照短,全年溫暖多雨。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略低於1000毫米,中部1000至1200毫米,東南部甚至可達1400毫米。這些降雨多出現在5月至10月,且多成急雨形式,導致地表河流水位快速上漲,時常出現洪澇災害。透過水電站築壩截流等方式,可以調節洪峰流量和時間,保障下游地區的生產生活安全。根據長江流域防洪規劃總體方案,烏江干流構皮灘、思林、沙沱、彭水等梯級在6-8月分別預留防洪庫容4億立方米、1.84億立方米、2億立方米和2.32億立方米,配合三峽水庫分擔長江中下游的防洪任務。烏江渡、洪家渡等水庫分別預留防洪庫容0.75億-1.9億立方米和1.55億立方米,滿足烏江渡下游防洪需要,減輕洪家渡庫尾的防洪壓力。
當然,築壩會對生物多樣性有一定的影響,不僅直接影響了洄游魚類的生長繁殖,對活動於岸邊的一些物種也或多或少會造成一些影響,抬升起來的水位可能會淹沒它們的棲息地,寬闊的水面也可能阻隔它們之間的基因交流。
水電站的水庫使河流的流速變慢,同時呈現了寬廣的水面,對於水產養殖來說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曾經有一段時期,烏江上大大小小的養魚網箱幾乎塞滿了庫區。因投食而造成的水體汙染使得部分水體中有機質和抗生素嚴重超標,影響了人們的健康,被國家及時叫停。如今的烏江河上已經再也看不到網箱的蹤影。但由於工業生產和集鎮排汙,烏江還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根據監測資料顯示,所監測的5個斷面中,六廣、大關橋斷面水質情況良好,水環境質量達到了II類標準,大烏江鎮、烏楊樹、沿江渡3個斷面水環境質量較差,有時甚至出現Ⅴ類水標準,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嚴格的執法與管理使汙染狀況得到根本好轉,再配以區域性生態建設,使得烏江又恢復了它應有的生機。
烏江一直會存在,只是烏江的文化不一定都在,烏江的人不一定都能在,如果不加強保護,一切都可能成為泡影。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在烏江流域建立起了一批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的生態修復工程專案。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了全球最大的黑葉猴野生種群,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了武陵山生態系統與苗嶺生態系統的橋樑,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著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大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了最大的珍貴孑遺植物銀杉種群。
烏江,以不一樣的姿態展現著人與自然和諧的美景,展現出一條喀斯特河流的美麗與豐饒。(資訊來源 《森林與人類》雜誌 撰文/冉景丞 攝影/曹經建 李貴雲等 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