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野戰軍是個出現頻率非常高的詞,給人的感覺非常特別,似乎只有活力無限,戰鬥力超強的部隊才會被稱為野戰軍。
可是,細心觀察後不難發現,現代軍事史上,野戰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專用稱呼,各國軍隊沒有野戰軍這個稱號,國民黨軍隊也不叫野戰軍。
那麼,人民解放軍為什麼叫野戰軍?
首先,野戰軍是沒有固定的防區
眾所周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八路軍、新四軍,土地革命時期叫中國工農紅軍。
紅軍誕生的背景是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破壞國共合作,屠殺共產黨人,以周恩來朱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才發動南昌起義,組建了共產黨的武裝。
蔣介石為什麼要背叛革命,因為他藉助共產黨的力量,完成了北伐,基本統一了中國,成為中華民國元首,成為中國的最高統治者。
俗話說過河拆橋,他不需要共產黨了,他要搞獨裁,所以要清黨,要迫害、消滅共產黨。
這時候的國民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掌握著國家資源,組建的軍隊也非常強大。
在白色恐怖下發動起義組建的中國工農紅軍,是反政府武裝,在國民黨眼裡,是“非法”武裝,無論是軍費、軍隊人數,武器裝備都不能跟國民黨軍隊相提並論,控制區域也非常小。
紅軍成立後在全國建立若干個根據地,根據地都在偏遠山區和偏僻地區,大城市在國民黨軍隊的控制之下。
而且紅軍成立後,國民黨將其視為眼中釘,不遺餘力進行圍剿。
在此情況下,紅軍採取的是游擊戰術,敵進我退,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沒有非常固定的區域。
即使在中央蘇區,經過國民黨的幾次圍剿之後,也不得不撤出去,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徵。
這時候的紅軍,其實就是野戰軍,沒有固定地盤;只是規模較小。不過當時的中國工農紅軍叫方面軍,一共三個方面軍: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
縱觀整個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是成長階段,很少主動進攻,基本上處於守勢,所以還配不上野戰軍這個充滿進攻氣息的名字。
而當時的國民黨軍隊,一般來說都有固定的防區,駐守在交通要道,大中城市,當時國民黨政府管它叫綏靖區。
當時國民黨在全國一共設立了16個綏靖區,總部大都在省會城市或其他大中城市。
綏靖區的上級機構叫綏靖公署,再上一級指揮機構叫行營,一聽名字就是固定的,讓人想起我們軍棋中的行營,在戰鬥中,棋子只要進入行營就進入安全區域了,免受任何攻擊。而土地革命時期,敵強我弱,紅軍是沒有這樣的行營的。
到了抗戰時期,戰爭的態勢依舊是敵強我弱,只不過主要敵人變成了日本侵略者。
抗戰中我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總兵力在10萬人左右,無論是人數、武器裝備都無法跟日軍相提並論,所以在抗戰中以游擊戰為主。
即使建立了根據地,在面臨日軍掃蕩的時候,還是要轉移的。這個時期,我軍是以山區,湖泊開展游擊戰;在平原地區開展地道戰、地雷戰跟日軍周旋,在游擊戰中消滅日軍。
我軍在抗戰時期,依舊是野戰,但是野戰的規模非常小,除了百團大戰,大都以小規模戰鬥為主,所以不能叫野戰軍。
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與土地革命時期相比,戰場形勢發生明顯變化,那就是解放軍總兵力大大提高,共有22個縱隊(師)、94個旅,總兵力將近130萬。
這時候的解放軍,無論是人數還是武器裝備,都今非昔比,已經具備了挑戰國民黨軍隊的實力,不再小打小鬧,要進行大兵團作戰,戰場態勢和 戰爭形式發生了變化。
在此背景下,野戰軍誕生了。
確切地說,到了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不再一味防守了,而是具備了跟國民黨軍隊一決雌雄的能力,目的是消滅幾百萬國民黨軍隊,解放全中國,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為了適應大規模作戰的需要,黨中央把華北、華東、東北、中南等地我軍武裝力量進行彙編,旗下的游擊隊小隊、大隊等小股武裝進行整編,攥成拳頭,改編成較正規的大規模作戰叢集,來完成作戰任務。
這個時期的野戰軍,目標是消滅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不是佔領大城市,作戰區域也不固定,根據戰爭需要,打到哪算哪。不過解放戰爭初期的解放軍,很少打攻堅戰,作戰區域都在廣闊的東北、華北等地。
即使解放戰爭中後期,解放軍打到西北、華南、西南,作戰方式還是流動的,野戰為主,所以稱野戰軍名副其實。
野戰軍的編制相當於方面軍,下面有若干兵團和軍(起初叫縱隊),還有的野戰軍有少數獨立師,各野戰軍兵力人數不等,從數十萬至百萬不等,涵蓋了共產黨軍全部精銳主力。
1948年11月1日,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以便儘快解放全中國,毛澤東、中央軍委頒發了《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在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整編全國軍隊的任務。
正是在這時候,全軍各部隊按地名劃分為四大野戰軍,即: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和東北野戰軍。
當時解放軍中有五大野戰軍,因為華北野戰軍的兵力較少,一般不承擔戰略級作戰任務,因此在多數史料中,稱四大野戰軍:
一野,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張宗遜、習仲勳分別任副司令員和副政治委員。總兵力16萬;名將有王震、許光達、彭紹輝、廖漢生、周士第、鄭維山、張德生、陶峙嶽等。
西北野戰軍在1947年7月就成立了,成立時間最早。它的最大貢獻是,粉碎了西南王胡宗南對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圓滿完成了掩護中共中央、人民解放軍總部和人民群眾安全撤離延安的任務。在當時的條件下,完成這項任務實屬不易。
西北野戰兵團以2萬餘人的兵力,在糧食、彈藥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和兵強馬壯的蔣介石嫡系部隊連續進行了三場較量。即青化砭、羊馬河、蟠龍3次戰役。
三次戰役,三戰三捷,殲敵1.4萬人,初步穩定了西北戰局,受到黨中央的高度評價。緊接著,西北野戰軍又打垮了馬家軍,為我軍全國反攻解除了後顧之憂。
二野,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總兵力越20萬;名將有陳賡、楊勇、王樹聲、李德生、秦基偉、周希漢、王近山、陳再道、陳錫聯、蘇振華等。
二野組建於1948年5月,二野的最大貢獻是與華東野戰軍一起進行了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劉峙集團55.5萬餘人,一舉解放了整個淮海地區。
解放戰爭後期,二野主力和第一野戰攜手橫掃大西南,進行了成都戰役,一舉殲滅胡宗南等部90餘萬人。1950年,二野繼續向西南進軍,組織了滇南戰役。
三野,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粟裕、張雲逸任副司令員,譚震林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鍾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總兵力約27萬;三野的主要班底是江南新四軍,名將有徐海東、唐亮、鍾期光、許世友、傅秋濤、張愛萍、譚震林、王建安、陳士榘、宋時輪、葉飛、韋國清等。
四野,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羅榮桓任政治委員,劉亞樓任參謀長,總兵力103萬;四野主要由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進軍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名將有譚政、鄧華、黃克誠、蕭克、蕭勁光、劉亞樓、韓先楚、黃永勝、程子華、李天佑、梁興初、鍾偉、劉震、賴傳珠 、邱會作、洪學智等。
四野在解放戰爭中,進行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遼瀋戰役,拉開反攻序幕,接著又和中原野戰軍聯合發起了第二個戰略決戰性的戰役平津戰役,基本上確定瞭解放戰爭的勝局。
平津戰役結束後,四野馬不停蹄揮師南下,和第二、第三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飲馬長江,接著再接再厲解放廣西,又將紅旗插上海南島。
除此之外,還有個第五野戰軍。不過在解部隊歷史放戰爭中,中央軍委曾授予四個野戰軍番號,沒有第五野戰軍這個番號。
五野是由原華北軍區部隊改編而成,華北軍區是五大軍區中唯一沒被軍委授予野戰軍番號的軍區。
但是,這支部隊同樣人才輩出、群星閃耀,光是元帥就出了兩位:聶榮臻、徐向前。名將有羅瑞卿、蕭克、楊得志、楊勇、楊成武、耿飆、胡耀邦等,一個個聲震中外。
其實野戰就是運動戰,野戰軍是大規模的野戰部隊。
野戰是戰爭主要作戰形式,即使像莫斯科戰役、長沙保衛戰等攻城戰,也離不開野戰。雖然多數國家沒有野戰軍這個名稱,但改變不了其野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