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呈現出多發、低齡化態勢,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關注和堅強。特別是疫情發生以後,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很多極端行為事件給了我們很多的警示,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教育課題,也是需要大家一起關注的社會課題。
日前,河南省教育廳釋出《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和干預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設立或依託有關專業機構,對本地區中小學進行心理健康測評,每年至少面向小學、初中、高中進行一次心理健康測評,指導學校科學運用測評結果,實施精準的心理干預治療,並建立起“一生一策”心理成長檔案。
河南省提出,各學校要把心理健康課列入必修課程,保證每個年級每學年至少有12個課時,中學不少於14個課時,同時重視形式多樣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鼓勵各地建立區域性的中小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創造條件開通或依託權威的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諮詢信箱等,做好正常心理服務工作。
根據規定,學校每年組織對家長進行至少一次心理的健康教育,在家長學校課堂上將青少年發展心理學知識作為一項必修內容;組織教師定期進行家訪,關注學生的成長環境,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科學理念和方法,讓家長掌握應對孩子心理問題的方法;及時瞭解學生是否存在早期心理創傷、家庭重大變故、親子關係緊張等情況,尋求學生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的有效支援。
國家對於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非常重視。早在此前,教育部於2021年7月也釋出了《關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源頭管理,全方位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進一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加強專業支撐和科學管理。河南省釋出的此次通知,正是對教育部日前通知的響應與具體細化措施。江西省也於2021年7月末印發《2021年全省預防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工作任務清單》,梳理教育行政部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務6條,學校預防學生心理問題工作任務8條,明確安全措施和完成時限。
傳習邦認為,在整個學生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應當被放在首位的。唯有心理健康得到保證,後續的身體健康、學習等正常生活才能得到保證。無論何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話題是一個長久值得被深入討論的話題。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發展健全的人格、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具有重大的意義。
健康,要從“心”開始
中小學階段是人類行為、性格、智力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此階段,由於身心變化較快,文化知識和社會經驗不足,容易產生不良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在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鍛鍊他們的意志品質,最佳化他們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這是教育教學的環節中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小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表現如下:
1.狹隘:即斤斤計較,心胸太窄,不能容下他人,對小事也耿耿於懷,喜歡鑽牛角尖。
2.敏感:也就是神經過敏,多疑,經常將他人無意的言語、不相關的動作視為對自己的輕視或嘲弄,為此而喜怒無常,情緒變化很大。
3.嫉妒:當別人表現得比自己好時,會表現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有敵意,更多的人會用打擊、中傷來發洩內心的嫉妒。
4.叛逆:中小學生正處於成長的過渡時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不斷增強,脫離成年人的監護。與此同時,對任何事情都要有批判的態度,以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5.失落:中小學生懷有很多幻想,希望把它變成現實,他們會付出各種努力,甚至是刻意追求,當這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部分滿足時,就會產生失敗感。
6.自卑:對自己缺乏自信,認為在各方面都不如別人,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總把自己看得比別人低一等,這種自卑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情緒。
對症下藥,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1.維持和睦的婚姻
一個好的夫妻關係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父母的優點,感受一個穩定安全的家庭氣氛,增強他們面對問題的信心。家長關係的和諧對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特別是未來的親密關係有積極的影響,有助於孩子未來的幸福指數的提升。
2.聽孩子講話
家應是孩子說心裡話的地方,父母常與孩子交談,把說話的機會多留給孩子,讓孩子敞開心扉,盡情表達自己,不做過多評價。父親尤其要與孩子進行有益的思想交流,不能因為忙碌而錯過孩子的成長。在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傾聽的時候是最美好、最溫暖的。
3.容忍和約束都重要
父母應該對孩子一視同仁,對孩子寬容時要給予必要的約束。過度寬容就是溺愛,過於嚴厲則破壞了親子關係。兒童快樂性格不會在訓斥聲中養成,寬容孩子和約束孩子的壞行為並不矛盾,為孩子的快樂打下基礎,從鼓勵和讚美開始。
4.學會表揚的正確辦法
年輕人的自尊心往往很強,如果父母只因為孩子成績優秀而誇獎孩子,會讓孩子覺得取得好成績就是好孩子,而好的成績往往不是完全可以透過孩子的努力控制的,所以孩子更容易不安。家長若能看到孩子的努力,表揚他做事的過程,往往會使孩子更有動力繼續努力做事。
5.接近自然,融入社會生活
家庭教育應鼓勵兒童接觸自然和社會。課餘時間讓孩子在開闊的空間盡情放鬆身心,休息日讓孩子在藍天下、草地上曬太陽,親近自然。透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孩子為他人服務的行為和愛心,體驗學校角色的不同、家庭角色、社會角色的不同,體驗生活的豐富多彩,有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師的作用
1.提供暗示,建立信心
教師透過各種方式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如真誠的微笑、關注的目光、鼓勵的話語、看似不經意的表揚等,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2.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科學地、一分為二地評價自己,讓學生明白我們有別人羨慕的優點,也有自己的不足,學會悅納自己。
3.善於引導,培養情感
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各種心理現象,耐心引導學生區分積極與消極、樂觀與悲觀、自尊與虛榮、驕傲與驕傲等不同心理品質之間的界限,透過合理釋放、調整和昇華自己的情感,減少心理壓力和緊張感,引導學生學會多方面、多角度看問題,胸懷寬廣的胸懷寬廣,容貌容貌。
4.組織實踐,錘鍊意志力
校方可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經受磨練,積極克服不斷出現的困難,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教育,鍛鍊自己的意志,形成自強不息、堅韌的精神品質。使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