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講述】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中宣部新命名111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作為新命名基地中唯一的高校“大國重器”光榮入選,每每想到這裡,我內心總是無比激動與自豪。
“大國重器”的建設史,正是黨領導下的奮鬥史。1978年2月,科學的春天悄然而至。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支以何多慧、裴元吉、金玉明、張武等幾位中科大近代物理系加速器教研室教師為核心,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年輕隊伍,勇於提出並承擔了建設我國第一臺專用同步輻射裝置的重任。1983年,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專案獲國家批准立項,並直接命名為“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這是我國的第一個國家實驗室。
當時,我國科技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條件異常艱苦。實驗室只有一間房子,每個人幾乎都是從頭學起,拼命學、拼命幹,從預研、設計到建造和除錯,實現了中國同步輻射光源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
加速管是同步輻射光源直線加速器的核心部件,實驗室剛起步建設時,美國人要價高達8萬美元,還只肯賣給我們一根舊的加速管。在這樣的情況下,裴元吉帶領著技術團隊自力更生,在中科大九系(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和機械廠的支援下,從籌建車間做起,最終自主設計製造成功。1989年4月25日,從第一次向儲存環注入電子束流到獲得儲存束流,產生很強的同步輻射,僅僅用了23小時。
作為黨為“兩彈一星”事業親手創辦的紅色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面對著新的科學征程和挑戰,我們正在積極推進世界上綜合性能最先進的低能區第四代光源——合肥先進光源的立項和建設,完善我國先進光源體系。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和我的同事們是科技工作者,也是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時刻提醒學生,只有把科學研究和重大需求、國民生計結合起來,傳承發揚無畏險阻、拼搏進取、自立自強、奉獻開拓的精神,人生的航標才能更清晰,人生的航路才能更開闊。
(本報記者丁一鳴 通訊員 桂運安 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