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很陌生的一味藥,別說是你們了,我也很陌生,只在課堂上學習過,臨床上使用頻率很低,不過不可否認其在某些疾病上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垂盆草,貌如其名,尤其是圖四圖五所示,種植盆內時則生機勃勃,垂出盆外而縱向生長。垂盆草屬於景天科植物,可以鮮用也可以曬乾使用。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野生為主,個別人喜愛則自己也有栽培者。
垂盆草味稍甘、淡,略有微酸,性微寒。歸心經、肝經、膽經。主要功效是:利溼退黃、清熱解毒。
垂盆草也屬於利水滲溼藥裡的一種,主要功效便是利溼退黃,應用在臨床上主要治療黃疸。垂盆草屬於甘淡滲溼,性微寒,功善清熱,清熱利溼退黃,最經常用來治療黃疸,常配合茵陳、梔子、虎杖等一起使用治療黃疸。
垂盆草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癰腫瘡瘍,蛇毒咬傷等。垂盆草有清熱解毒、消癰散腫之力,對於一些傷科疾病如蛇蟲咬傷或者溼熱毒盛導致的癰腫瘡瘍等面板外科疾病,可以內服垂盆草煎湯,也可將垂盆草外敷患處。
另外新鮮的垂盆草搗汁外敷可以治療燙傷、燒傷等。
《本草綱目拾遺》:性寒,消癰腫,治溼鬱水腫。治諸毒及湯烙傷,療癰,蟲蛇螯咬。
《天寶本草》:利小便,敷火瘡腫痛,湯火症,退溼熱,兼治淋證。
本文旨在科普中藥的功效,並不推薦隨意使用,若有需要,請至正規醫院,遵醫囑用藥,切勿隨意擅自服食藥材。
喜歡中醫的小夥伴們,別忘了點點關注、轉發,有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評論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