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李白《從軍行》。
行軍打仗,戰況在瞬息之間發生變化是常有之事,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戰機。
李白這首詩中就刻畫了一個英勇無比的將軍形象,面對敵人的重重包圍,在電光火石之中抓住時機斬殺敵軍悍將,扭轉戰況,最終突出重圍,奪路而出。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也有這樣一員猛將,他曾經被七倍的敵軍包圍,卻能夠率部解開危機,殺出之後,林彪不敢相信地問他:你是團長?才27歲?
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為了順利搶奪勝利的果實,而又不引人注目,蔣介石不斷地向外放和平煙霧彈,於1945年8月連續三次邀請毛主席赴重慶談判。
但我黨深知蔣介石搞的是“假和平,真備戰”,但是為了暫且穩住蔣介石,毛主席還是和周總理等人組成中共代表團前往重慶赴會。
在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在美國的幫助下積極部署全面內戰,美國政府以所謂的“調處”名義,援助了蔣介石政府高達20億美元,還裝備了國民黨45個師的兵力。
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我黨也開始作出部署。
1945年4月毛主席在中央七大的報告中,曾經對東北的重要性進行過反覆的論述。
毛主席說,若把現有一切根據地皆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麼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了。
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了《關於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的指示。
根據這個方針,我黨當即下令革命大軍北移,完全控制熱河、察哈爾兩省,搶佔先機控制東北,為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開闢道路。
時年27歲的葉建民也是見證這段歷史的人之一。
葉建民
他當時剛剛升任新四軍3師8旅23團的副團長,在我黨進行向東北進行計劃戰略部署的時候,對一些軍隊進行了改制。
由此,葉建民所在的新四軍3師8旅23團被改成了山東野戰軍2師5團,葉建民升為團長。
而山東野戰軍2師5團也被劃歸入了從各個老的解放區抽調十一萬人的部隊和兩萬幹部進軍東北,同東北抗日聯軍開闢東北根據地的隊伍中。
得到命令之後的葉建民整肅好部隊之後,不久就動身了。
從七倍敵軍中突出重圍
在前往東北的途中,葉建民和5團遇到了一場絕處逢生,突出重圍的戰役。
剛從山東出發,經過幾天的急行軍準備先趕往錦州。
還未等他們到達錦州,前去探查計程車兵突然回來報告葉建民,說在錦州附近已經發現了敵軍,恐怕不適合貿然前往。
於是,葉建民便決定帶著5團轉移到北鎮宿營。
當時美國對國民黨的援助不僅僅是在金錢方面的,美軍還為國民黨訓練了軍官、特務、警察、軍醫和軍需等15萬人,且給幾乎所有國民黨部隊都裝備最精良的美式武器。
葉建民(前面第一人)在行軍路上
為了防止正面遭遇國軍,葉建民在駐紮時做好了戰略部署,每天都派人去溝幫子方向探查情況。
國軍成功佔領了錦州之後,便馬不停蹄地沿著鐵路繼續前進,到了11月份,迅速佔領了溝幫子。
並且還準備往葉建民他們駐紮的方向派警戒部隊。
北鎮居民當時對我黨和我軍的政策並不瞭解,更談不上熟悉,加之蔣介石在全國範圍內大肆洗腦,北鎮的百姓對國民黨的信任度更高一些。
瞭解到這些的葉建民知道,現在還不能貿然行動打草驚蛇,於是他便讓三營的營長張玉鑑做好突襲的部署。
趁著天黑摸到敵人駐紮得比較零散的地方,暗中突襲,弄清楚到底是國民黨的哪一系部隊駐紮在這裡,兵力如何,最好是能抓一個活的敵人回來。
初次之外,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我軍5團的駐紮地,葉建民還安排了一營和三營做好巡邏工作,如果遇到小股出來活動的敵人,立刻剿滅。
在得到命令之後,張玉鑑立刻展開了工作。
夜晚,葉建民在作戰地圖前看了很久,一邊在研究接下來的戰略,一邊在等張玉鑑帶來前方的訊息。
葉建民有些緊張,在帳篷裡踱起步來,但是卻遲遲沒有等到張玉鑑的電話。
他心中有些不安,難道張玉鑑小隊被敵人發現了嗎?
就這樣等到天亮,電話終於響了起來,張玉鑑說他們已經圓滿完成任務。
然後開始交代他們此行的發現,張玉鑑說,溝幫子北面的好幾個村莊都有火光,不像是尋常百姓家裡的火,燒得比較大。
此外,在這一天之內就已經有很多汽車來來回回,恐怕駐紮在這裡的敵人規模不小,最少最少可能也有個把團的兵力。
葉建民邊聽著,心中邊在謀劃。
正當葉建民想要開口再問幾句時,他突然聽到電話那邊傳來很刺耳的聲音,似乎訊號受到了干擾。
接著就聽到人在喊:敵人來了!我們被包圍了!
葉建民知道大事不好,他立刻撥打了指揮中心的電話,將此事報告給了政委劉興元和陳光,不久之後,陳光對葉建民下達了指示。
此時的山東野戰軍2師的師部正駐紮在八道壕,隔壁的4團駐紮在芳山一帶,陳光讓葉建民無論如何也要帶著5團守住,起碼堅持到黃昏。
此次攻擊過來的敵人應該是有兩個團,但是還有一個團駐紮在溝幫子,需要等他集中山東2師的全體戰士還有鄧克明所領導的山東7師才能過來馳援。
葉建民大聲地回答陳光:明白!一定守住陣地!
鄧克明
掛掉電話之後,葉建民立刻進行了戰略安排。
他先是讓5團的二營五連死死守住北鎮廟,然後又讓一營迅速集合起來,佔領營地東門外一帶的所有高地,確保我們始終站在制高點。
除了保住制高點以外,一營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派出一個連隊,沿著營地附近山嶺的方向前往廣寧站附近接應出去探查情況的三營。
部署完畢之後,葉建民找到了劉政委,二人一起開始對地形進行細緻的研究。
葉建民和劉政委都知道,此次必定會遭遇一場惡戰,所以他精神十分集中,完全沒有注意到有個戰士跑了進來想要和他彙報情況。
還是劉政委提醒,葉建民才發現,他看見那個戰士欲言又止的樣子,便把他帶到了一邊問他什麼事。
戰士說,他們駐地所在的村子已經被包圍了,敵人來得很是突然,速度很快,他是突圍出來的。
他還和葉建民說,敵人正在分三路向著北鎮前進,有的是2路縱隊,有的是3路縱隊,人非常多。
葉建民表示他了解了,隨後便和劉政委快速地交換了對戰局的意見。
劉政委決定去找代理師長陳光,向他緊急彙報一下這裡的情況,而葉建民則去找一營的戰士。
還沒等他走遠,就看見了匆忙回來的張玉鑑。
張玉鑑趕忙拉住他,告訴葉建民他們成功俘虜了敵軍,一共有二十多個人。
葉建民大喜過望,立刻讓他把這些人帶上來,他仔細詢問。
後來得知,此次駐紮在這附近的,是國民黨的十三軍和五十二軍的全部戰士。
葉建民得知此事之後,改變了去一營檢視情況的決定,而是轉頭跑進了指揮所,他拿起電話給陳光報告了這邊的最新情報。
隨後便安排人手將這批俘虜中的排長送去給陳光審問。
此事剛剛結束,外面就傳來一聲巨大的炮響,葉建民拿起機槍匆匆跑了出去,趕往一營方向,準備站在制高點觀察敵情。
等他到了之後,葉建民發現,敵人已經在向北鎮廟和北鎮南門發起攻擊了,不僅如此,還有一部分敵人正緊鑼密鼓地往北鎮東門外的高地逼近。
看起來是想要把這塊高地收入囊中。
葉建民明白,制高點絕對不能落入敵人手中,這對我們的戰略很不利,於是他馬上組織特務連向著敵人前進的方向猛烈開火。
一時之間,火炮聲震天響。
敵人的主力眼看著這條路走不通,便分出了一大部分向北前進,企圖搶佔北鎮東北角的高山,對我軍形成大圈保衛的形式,徹底切斷我們的後路。
正在這生死存亡之際,葉建民和陳光失去了聯絡,也許是敵人破壞了我們的通訊,也許是通訊線路被炮火損害。
葉建民的腦子在飛速旋轉,詢問自己到底如何才能夠在從比我們人數多七倍兵力的敵人中突出重圍。
但是眼下的情況已經容不得葉建民再多猶豫,他立刻讓張子善和邢澤帶著一營把敵人想要去的東北角高山佔住。
張子善
經過了一天的激戰,敵人逐漸扛不住我軍的火力,往東北角高山走的這一支慢慢撤退。
守住東北角高山讓葉建民心中放下了一塊大石頭,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怎麼在敵人的包圍圈中找到可以突圍的漏洞。
這時我們的部隊也逐漸向馬什堡子進發,湊巧的是又遇到了敵軍,在兩軍對戰時,葉建民安排部隊以及團後方的繼續轉移,一營在前面頂住,當做掩護,到最後在突圍。
激戰了一段時間,敵軍敗下陣來,一營也得以順利突圍逃脫,至此,葉建民帶領5團圓滿地跑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解決了此事之後,葉建民順利來到了東北與其他部隊會合。
來到東北之後,葉建民見到了林彪。
他對於葉建民的事蹟已經是瞭解得很清楚了,畢竟葉建民不久前才打了那麼漂亮的一仗。
但是見到葉建民本人時,他還是忍不住驚訝了,問葉建民他多大了,葉建民回答他27歲。
林彪聽完之後滿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嘆後生可畏。
鑄就少將傳奇
正如他所預料的,葉建民在那場突圍戰爭結束之後,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上數次英勇立功。
1948年時,葉建民已經成為了東北人民解放軍十縱三十師的副師長,那年,他率領部隊參加遼瀋戰役,擔負起了遼瀋戰役中至關重要的一役,在黑山——大虎山阻擊戰中,與廖耀湘兵團浴血拼殺。
廖耀湘
那場戰役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葉建民也守了三天三夜,拼死咬牙也守住了陣地,為我軍解放戰爭勝利推進作出了貢獻。
此後,他又陸續參加了平津戰役,1949年時,還參加了宜昌、沙市戰鬥,並且隨後便率兵進軍湘西,擔負起了剿匪、發動人民群眾,建立革命政權的重大任務,這些他都一一圓滿完成。
建國後,才得以喘息不到五年的中國,又迎來了一場戰役——抗美援朝戰爭,葉建民臨危受命,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軍參謀長和副軍長,赴朝作戰。
葉建民共在朝鮮戰場待了一千多個日夜,與四十七軍的戰士們經歷了大大小小三百三十多次戰役。
歸國後的第二年,葉建民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還獲得了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二級國旗勳章。
葉建民1918年生在河南信陽新縣的一個農村裡,幼時家貧,只讀過一年的私塾。
當時年僅十歲的葉建民便毅然參加了村裡的兒童團,小小年紀的他也向往著工農革命武裝的風潮。
保家衛國的理想是一直深深地埋在他的心中的,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夠在戰場上巧妙地把握住戰機,以少勝多突出重圍。
也正是因為身為軍人對家國的責任,建國之後他才會毅然選擇奔赴到朝鮮戰場,繼續為保衛祖國戰鬥。
葉建民在北鎮那場對陣七倍於我軍的敵人的戰鬥,雖鮮少被人提及,但我們應當去了解。
這也是在我們解放戰爭的數次精彩戰役中不可缺少的一筆。
葉建民的機智與冷靜,他對戰局的把握,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