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4年後,日軍與東北軍閥張作霖合作,後來為達到全面佔領東北,對張作霖不滿意起來,在1928年6月,日本關東軍蓄意將張作霖乘坐的炸亡。1928年12月29日凌晨,張學良等宣告加入南京國民政府,改易旗幟,並與日本採取不合作的態度,讓日本很生氣。
利用中國內戰時機,1931年9月18日晚10時左右,日本關東軍不顧日內閣的反對,日本關東軍決定“生米做成熟飯”,要趁內閣大使到達前,決定提前發起事變,其中主要策劃者之一就是 板垣徵四郎。
板垣徵四郎,日本陸軍大將,參加過1904年的日俄戰爭,之後長期在中國從事軍事間諜活動,與土肥原賢二、磯谷廉介並稱為三大“中國通”,對中國的地理、經濟、政治、軍事瞭如指掌。 1929~1932年擔任日本關東軍高階參謀、第2課課長,與石原莞爾等人積極謀劃了“9.18”事變。1937年3月,帶隊進行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扶植汪精衛政府。1945年4月擔任日軍第7方面軍司令,在馬來亞、東印度指揮作戰。在日本宣佈投降後,在新加坡向英軍投降,1948年,被定為甲級戰犯,被判處絞刑。
1931年9月18日晚10點20分左右,日本關東軍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隊隊長河本末守(精通爆破技術),在中國東北軍駐地瀋陽北大營不足1000米處,將本國的南滿鐵路中一段道軌炸燬。並將事先準備好的3具身穿中國軍服的屍體擺到了現場,說是中國軍隊破壞了鐵路,於是當晚,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向瀋陽北大營發動襲擊,9月19日早上5點半,東北軍在“不抵抗命令”下不斷撤退,東北軍傷亡300餘人,北大營被日軍佔領。
對於日本內閣的反復,日本關東軍決定“將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繼續加大侵略,同時中國政府不斷忍耐退讓的不抵抗政策沒有換來和平。後來日軍全面佔領黑龍江,國軍再退讓至遼寧錦州,日軍一攻打,國軍再次不抵抗撤出錦州。日軍輕鬆佔領錦州及綏中一帶,實現完全佔領東三省的夢想。
在9.18事變後,中國向國聯進行了抗議、討要和平。1932年1月21日,國聯派出調查團經過6個月的調查,編寫了11萬餘字的調查報告,掲露了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事實,在1933年2月18日國聯認可了調查團的報告,要求日本將我國東北歸還給我國。日本一看到國聯要制裁自己,就宣告退出了國聯。國聯也不管了,體現了弱國無外交,和平也不是等來的、要來的。
9月18日後來被定為國恥日。而且今年是9.18事變的第90週年,每年的這個時候就會響起警報聲,也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自強不息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