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夜裡剛下過一場雨,上午的時候,楊大叔還是拎著砍刀,挎著袋子,準備到山坡上轉轉。“木事兒麼,玉谷【玉米】收回來完了,沒日頭曬不成,別的啥莊稼也沒種,地裡頭沒活幹。在家也是乾著急,我去地邊轉轉,看能摘個倭瓜【當地的南瓜】了,回來炒就吃【小菜】……”
村邊的小溪是山坡上雨水流下來的,剛沒過腳面,大叔穿著快到膝蓋深的雨鞋,對大嬸說:“你穿那鞋不中,你回去吧,我轉一會兒就回來了……”
楊大叔住在河南省欒川縣潭頭鎮何村的一條山溝裡,蓋房子的時候,老人們不捨得佔用耕地,就從山坡上,河溝裡揹回來石頭,硬墊起了這一塊地方。
大嬸告訴作者:“原來這地方可瞎,房後就是河溝,這是一個三尖子斜坡,俺費可大勁才墊起來。哎,誰知道房子剛蓋成,那時候還沒有壘院牆,漲大水了,後溝裡頭那泥,順著小溝壕,一下子湧了一院……”
為了讓小山谷的水改道,他們挖了整整一冬,終於在距離院牆一丈左右的山坡上,挖出來一人來深的洩洪渠,有的地方還是用石頭砌起來暗渠,雨季的時候,楊大叔需要不停地到房子後面檢視,避免洪水再次改道衝向院子。
別看一下雨就需要防洪,村裡平時吃水還是一個難題。如今別的村子都已經用上了自來水,他們這兒,因為在家的人口少,也沒有合適的泉眼,很多人吃水,都是來大嬸家水井裡挑。
“這原來是小河溝,底下有三塊大石頭,石頭縫裡出來香那麼粗一股滲水,人少了湊合著夠吃,要是全村都來擔水,那就不行了。”
水井不深,清澈見底,能夠看到井底的石頭。“這是下雨了,一般的桶都能灌滿,擱到5、6月間就不行了,得用小桶下去舀。水不大麼,擱一個小水泵都不夠抽的。我平時也是不老在家,俺娃子在街上有房子,平時我得下去接孫子上學,星期天才回來,給老漢兒蒸蒸饃,地裡頭倒倒雜活。鎮暫【現在】,俺農村老婆兒們都是這呀,娃子們得上班,你不管他們,連飯也吃不到嘴裡,那會中?”
大門外的平場邊上,用塑膠布搭起一個簡易的棚子,裡面是剛收回來的玉米。“俺老漢兒就不去街上住,他下去看孫子了當天就回來,他說住樓跟住雞籠子一樣,不得勁,不自在。獨孤元【一個人】在家種兩三畝地,收嘍,光他一個人不行,我還得回來。娃子們說是不叫種,不種吃啥哩?咱又不是大幹部,有退休工資,你不種光買著吃,那會中?”
“這幾年,咱山裡種啥也不中了。往年咱這兒還種麥,種紅薯,野豬老是多,糟蹋老厲害。老漢兒行黑【夜裡】都是睡到地裡頭,看哩麼。地這頭安個喇叭,那頭安個喇叭,成夜黑地放戲,聽見啥動靜了,還得起來放倆炮。才開始中,有倆月就不中了,野豬也可能,聽得多就不怕了。嘿嘿,糟蹋著你玉谷,還聽著戲,那日子老美……”
“都說俺山裡人一輩子都得鬥,跟天鬥,不叫洪水刮房子,跟野豬鬥,多保點糧食,有時候還得跟娃子們鬥。他們一回來就埋怨著不叫種地,他爹脾氣不好,爺倆一說幾句就嗆起來了,我又得掰活【勸解的意思】娃子,還得掰活老漢兒。都也是好心,關鍵是咱農民,不種點地,別的沒啥收入呀?光憑娃子,他一個月幾千塊錢,這兒花花那兒花花,一年也存不了錢,你說萬一要是有點啥事了,那咋辦?”
山區農村的父母們,不管什麼時候,總是打著“為孩子減輕負擔”的理由,不捨得丟棄山裡的耕地。儘管每年只種一季玉米,犁地的時候,收穫的時候,可能還需要孩子回來幫忙,很多子女每到收玉米、收花生的時候,都會抱怨:“你種那一畝地,全部賣賣也還沒我一個月工資多,種那幹啥哩?有點空,還不如叫我躺床上歇一會兒……”
你覺得,他們會聽子女的話,放棄耕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