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中國是為了贖罪,為了替日本人還債,日本人欠你們的太多了……”
——伊藤鬱子
抗日戰爭進行到1945年時,日本的敗局已定,可日本士兵在軍國主義的影響下,始終都不願意相信這一事實,仍在負隅頑抗。國內依舊在不斷運送兵力前往中國,只是士兵的年齡越來越小。
伊藤鬱子出生在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中,在家中排行老三,備受父母寵愛。當時她剛從護士學校畢業,原本以為她將迎來自己期待已久的職業生涯,沒曾想被強行派到了中國東北,去到了一所醫院當護士。
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被愛包圍的環境中,看這個世界自然會多一份溫柔。可令她沒想到的是,來中國之後見到的全是日本人對中國人的殺戮,殘忍至極。這讓本來遵循生命至上的伊藤鬱子很是不解,所以多在中國待一天,內心就更多一份愧疚。
到了8月份,日軍面臨的對手不再只有中國,還有蘇聯。當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日本關東軍幾乎毫無招架力。眼見蘇軍離伊藤鬱子所在的醫院,越來越近後,醫院收到了撤退命令。院長和醫護們,就帶著兩千多名傷員開始逃跑,但是當她們跑到了牡丹江邊才發現,她們壓根無法趟過去。
院長也是被軍國主義毒害至深的人,那些傷勢過重無法自行撤離的傷員,全是她下令讓護士以注射酒精和空氣提前結束了生命。所以抱著“誓死不當奴隸”的院長,用軍刀逼著所有人投江自殺。可是伊藤鬱子不想死,她還沒替日本人給中國人贖罪呢?
伊藤鬱子從小就喜歡游泳,每到假期父母就會帶她去海邊玩,也就習得了一身好水性。當時只是喜歡游泳,沒想到來了中國成了救自己一命的稻草。投江後的她,任憑江水有多洶湧,她愣是在裡面掙扎了三個多小時,才逃到了岸邊。
也得幸當時的日軍已經沒了蹤影,只有逃難的中國老百姓。她便靈機一動,剪去了長髮,給自己剃了個光頭混進逃難人群中,跟著他們走。兩天過後,他們遇上了解放軍救護隊,恰好她又懂得救護知識,便被救護隊收留了下來,開始了她的“贖罪之路”。
後來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按理說伊藤鬱子本該回國,她也很想念自己的家鄉,想念家人。但一想到日軍對中國百姓的屠殺行為,她就打消了回國的念頭。加上中國軍人知道了她是日本人之後,也未曾計較什麼,反而待她很好,給她飯吃,給她衣穿,教她說中文,識漢字等等。所以她留下了下來,申請去到牡丹江野戰醫院當了一名護士,實現了真正的救死扶傷之願,
1930年,25歲的伊藤鬱子被調到了解放軍山西康復醫院,也就是在那裡,她更加堅定了不回日本的想法。因為她在那裡,遇到了自己想用餘生去陪伴的人。
他叫宗序定,當時是公安中央縱隊的一名軍官,兩人一見鍾情。所以她在加入中國籍的申請通過後,答應了心愛之人的求婚,過上了一日兩人三餐四季的普通生活。1954年,伊藤鬱子帶著女兒跟著丈夫去到了他的祖籍地江蘇如皋縣定居,去到了當地人民醫院當護士,從此便在這裡紮了根。
從20歲隨軍來到中國,伊藤鬱子就沒再回家過,直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後,她才第一次回家,那一年她已經47歲了。回到日本,家鄉的很多政府官員,親朋好友都來迎接了來……可最終她還是選擇回到中國。
她第一次回日本探親如此,後來丈夫離世,日本政府再次通知她回日本定居時,她依舊如此。當被問道,明明日本的條件更好,為何還要回中國時,她的回答始終如一:我的心在中國,我要替日本贖罪、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