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秦薏顏 杜 寧 徐春超記者林強報道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積極回應“三農”期盼,以金融科技為基座支撐,透過推動資訊科技與糧食交易深度融合,建成並推廣“糧食銀行”交易平臺,以“建行智慧”和“建行方案”疏堵破題,支援政府和糧食產業構建集科技化儲糧、資訊化管理、智慧化監管於一體的全新糧食儲備體系,體現了國有大型銀行助力農業強省建設、服務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季節的調色盤把農民最喜愛的金色投向大地。豐收在即,對於辛苦一年的農民來說,將收穫的糧食賣上一個好價錢,心裡才算踏實;對於糧食收儲企業而言,缺少收儲資金就意味著錯過黃金收購期,並影響糧食收儲供應鏈的順暢迴圈。
一切痛點皆為切入點。為有效紓解糧食供應鏈條各類主體的融資堵點,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依託“數字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綜合服務體系,加快平臺應用和產品創新,與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合作建設並投產了“糧食銀行”交易平臺,有效整合糧庫資源,精準扶持收儲企業,解決賣糧和收儲痛點,同時適配“監管易”產品,實現信貸資金定向支付給賣糧人,統籌解決了農民賣糧難、回款難的痛點問題。
家住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杏樹崗鎮中內泡村的農戶劉東東今年在建設銀行智慧化科技工具的“牽線”“搭橋”下,迅速找到了合適的買家,擺脫了以往四處求人找市場的煩惱。
“往年賣糧最頭疼的是賣不上好價,賣完糧又怕收不到錢,辛苦挨累一年白忙活。現在好了,坐在家裡用手機登入‘糧食銀行’交易平臺,查一查收糧價格和靠譜的收糧人,很快就能預約賣糧。”說起建設銀行帶給大家的“新農具”,劉東東感觸頗深。
劉東東在手機上找到的“收糧人”是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林源鎮林慶路北的大慶市糧食局第三糧庫。手機預約賣糧資訊釋出後,劉東東很快就將整車玉米運到了糧庫,經過卸車、稱重、化驗等工序後,玉米驗收合格,第二天錢就劃到了劉東東的銀行卡上。從手機預約下單到接收售糧款,整個過程僅兩天時間。“建設銀行的高科技就是好,現在我們賣糧容易了,糧款到賬也快了,以後再也不用為賣糧發愁了!”
像劉東東這樣遇到賣糧難題的農戶不在少數。大慶市糧食局第三糧庫負責人王維學也曾一度陷入困境。“這麼說吧,以往我們收糧得到處找賣糧經紀人,費時費力不說,有時候找著人了,糧已經賣出去了,需要用錢時特別著急,資金需求非常大。就收糧那幾天,要是手裡沒有錢,就得等下一年。之前也不是沒試過找銀行貸款,但糧食押在庫裡,銀行不好監管,融資談何容易。”
“今年用建設銀行的‘糧食銀行’就方便多了,誰家賣糧、賣多少一目瞭然,線上就預約了,好抓糧源。著急用錢的時候還可以申請建行貸款,而且我們糧庫也能透過平臺與其他收糧單位合作,賺一些倉儲費,整個流程很順暢,以前根本做不到。”平臺應用之後,很多貿易商和加工企業來人或來電洽談業務,為糧食銷售拓開了更多渠道,王維學對“糧食銀行”的體驗也越來越好。“購銷渠道一暢通,資金利用率就提高了,我們就能擴大收儲規模。有建行的支援,相信糧食企業以後會越來越好。”
據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雲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郝大軍介紹,“為幫助我們解決糧食供應鏈上下游融資問題,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及時投放信貸資金,全程支援收儲加工企業,助力糧食優產、優儲、優銷。同時,透過‘智慧糧庫’系統幫助我們對交易中的資訊資料進行管理,實現了糧食流通資源現代化管理的目標。”
未來,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將不斷探索金融支農惠農模式,與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合作,不斷拓維擴圍,打造“糧食產業+網際網路+金融供應鏈服務模式”,持續提高糧食流通領域綜合服務能力,以金融善治之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