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講解,習近平總書記想起了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給共產黨人定下的六條規定,第一條就是不做壽。
“現在看來,‘不做壽’可以做到;‘少敬酒’,可以做到,咱們現在少飲酒了;‘不以人名作地名’,這點也能做到。”他一條條盤點落實情況:“‘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個事情有發展。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堅持實事求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學馬克思主義不能刻舟求劍。”
陝北的窯洞,繫著黨和國家的安危,也牽著百姓的心。聽聞在鄉親們的掩護下,敵人一直找不到老一輩革命家的行蹤,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共產黨人同鄉親們的患難之情感慨萬千。
次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疏屬山下九真觀的中共綏德地委舊址。展廳裡有兩行字十分醒目:“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
習近平總書記輕聲唸了出來。
“端端地,這是關中話,穩穩正正地。”他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是贏得了民心,是億萬人民群眾堅定選擇站在我們這一邊。
舊址展廳內,有一段老一輩革命家關於辦冬學的叮囑。習近平總書記逐字逐句品讀:
“必須經過群眾,把群眾自覺自願的積極性發動起來,才能把冬學辦好……要知最大困難是沒把群眾發動起來,只要取得群眾擁護,加上我們正確領導,沒有不能夠克服的困難。”
(小標題)復興的基礎:
從“夜校識字”到“建立起現代化教育體系”
一年多前來陝西時,習近平總書記溯古言今:“‘中國’二字最早見於在陝西出土的青銅器何尊。”
14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柳編、泥塑、壁畫、嗩吶、石雕、剪紙,還有綏德平安書、陝北民歌,那些代代傳下來的民間藝術,就像用老鋤頭夯到陝北黃土裡。
陝北說書人李康懷抱三絃、腿綁甩板,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嗓音一亮,紅火熱鬧一臺戲。
餘音繞樑。總書記帶頭鼓掌:“我特別喜歡聽三絃,很有韻味,一方水土,才能彈唱出這個味道來。”
祖祖輩輩,年年歲歲,這些非遺的舞臺就在田野、院落、崖畔上,在洗衣、挑水、做工、放牧的路途中。
陳列館的小院裡,紅紅火火的陝北大秧歌扭起來了,演繹得妙趣橫生。
“跳得很地道。你們都是專業學來的吧?”
大家紛紛答:“有傳承人,也有學員。”“現在是週週有活動、月月有培訓,我們還常到學校去上課。”“越扭越活潑、越扭越上勁、越扭越年輕。”
“好啊!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
幾位非遺傳承人都提到了“進學校”。和陳列館間隔幾條街的綏德實驗中學,向這些藝術瑰寶打開了大門。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這所學校。
讀書聲、歌聲、琴聲,還有操場上的歡鬧聲,一片生機。教育領域“雙減”政策出爐後,學校也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和全面發展。總書記先後觀摩了書法課和體育課。
“習爺爺好!”“我們愛你!”操場上歡呼聲此起彼伏。教室裡的孩子們衝到走廊上揮手雀躍。
總書記動情地說:
“中華民族復興,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我們民族有高度文明的精神素養,基礎在於教育。五千年中華民族文明的基礎也在於教育。泱泱大國幾千年的興盛,教育至關重要。”
教學樓上方,“讀書勿忘救國、救國勿忘讀書”熠熠生輝。習近平總書記和師生們的交流,就從綏德師範舊址講起:
“參加革命首先就是接受教育。革命為了什麼?勞苦大眾說為了二畝地。透過夜校識字、掃除文盲提升了覺悟,認識到是為了得解放。新中國成立以來,從開始的5億多人的教育抓起,到現在抓14億多人的教育,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大眾化教育,都是傳承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
從鴉片戰爭到奮鬥崛起的新時代,光陰荏苒,換了人間。習近平總書記談到堅定文化自信、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增強全民族創造活力的極端重要性。
“下一步,我國的教育佈局將更加合理,更適應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需要。國家規劃已經制定了,各方面也行動起來了,就是希望培養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經過70多年總結、五千年摸索得來的,字字千金。”
(小標題)真抓實幹的指引:
從“深入調查研究”到“交上好答卷”
此行最後一站,去看了另一個村,綏德縣城西南張家砭鎮的郝家橋村。這裡留下老一輩共產黨人求真務實、重視調研的佳話。它是中共綏德地委在1943年春經過1個多月調查研究,發現的一個模範村。
當時,還發現了一位模範人物,名叫劉玉厚。村史展覽,總書記在一幅油畫前駐足。畫上,劉玉厚戴著大紅花,牽頭大黃牛。那是綏德縣春耕生產群眾動員大會上,他被評選為綏德縣勞動英雄,得了獎,正喜氣洋洋往村裡走。
總書記笑著說:“‘村村學習郝家橋,人人學習劉玉厚。’郝家橋被評為農村楷模,劉玉厚的名字也叫得響,邊區這麼多勞動英雄,他是響噹噹的一個。”
今年郝家橋,再獲一份“楷模”稱號:“全國脫貧攻堅楷模”。
“全中國只有十個,這是很了不起的,實至名歸、金字招牌。”郝家橋村黨支部書記劉振喜,在一旁笑得憨厚。
“78年了,不是曇花一現,而是發揚光大。領頭帶頭作用靠的是什麼,可以總結出黨建的一些經驗來。”習近平總書記娓娓道來,一個是調查研究。透過下實實在在的功夫,掌握第一手資料,這就是毛主席帶給全黨的好作風、好傳統。一個是樹立典型,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現好經驗、好典型,推廣學習弘揚。再一個就是,建好黨支部、選好的帶頭人,走群眾路線,把群眾積極性調動起來、覺悟提高起來、認識昇華起來,共同把事業做好。
從“面朝黃土”到“面朝產業”,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總書記走進葡萄種植大棚,走進村互助幸福院,走進村衛生站,一路看得細緻。
當年種地靠年景,現在日日是好光景。種葡萄,大背景是國家扶貧給的優惠政策;村民養老,靠的是國家養老事業、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村民看病,有國家醫保政策的普惠支撐。
總書記娓娓道來:“這山溝溝裡都有奔頭,能走出致富路、過上好日子,全中國就有底。這個地方我看是人努力、天幫忙。這個‘天’兩層含義,一個是自然氣候的天,一個是黨和政府好政策的天。”
今年陝北又逢旱天兒。鄉親們卻是“地旱心不焦,有共產黨在就放心”。走村入戶,習近平總書記想多看看革命老區的鄉親們。
郝家橋村的侯志榮70歲了。前些年因病致貧,日子過得緊巴。幾年前脫貧了,家裡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光景好。
總書記進了他家院子,看到一孔窯洞裡做著飯,欣喜地去瞧了瞧。高粱米稀飯、肉餡包子,青菜洗好正要下鍋。
“這老南瓜呀,可香了!”
坐炕頭上,老侯請總書記吃個棗子。總書記笑著接過一顆,“很甜吶!”
老侯家的二兒子剛好從青海打工回來過中秋,他告訴總書記:“兄弟營生都好,父母脫貧,我們也放心。就踏實走遠些,多賺點。”
窯洞窗明几淨,電器一應俱全,點綴窗前的盆景綠意正濃。總書記環顧四周,十分感慨:“我在陝北那些年,沒有見過這麼好的房子,就連延安地委也沒有咱們住的好啊。”
“全中國最窮的地方我都走到了,現在全是舊貌換新顏。把生活過好,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當年在這裡建立根據地、最後解放全中國,一直在琢磨的。幹好這件事情共產黨人才能交上好答卷,否則不合格啊。”
在郝家橋和鄉親們告別時,總書記回顧這一行,語重心長:
“到這裡來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有很多體會,可以說滿載而歸。看到了中國共產黨是怎麼走過來的,從井岡山走到陝北,從陝北到西柏坡,再走到北京,一路上趕考。看到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建黨100年,中華民族翻天覆地的鉅變。我們要繼續把這條路走好。走好路,就要不忘來路。看看過去的溝溝坎坎,我們是從這裡走過來的,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