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天氣炎熱,人的食慾變差。夏天一來,吃飯攝入的熱量少了,更有利於讓自己在夏天沒那麼“熱”,為什麼會這樣?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公共衛生學院環境健康科學系的研究人員,對溫度感知與食物攝入量的關係進行了研究。在不同環境溫度中的2小時內,溫度較低環境下的參與者比溫度較高環境中的人多攝入了99.5 千卡。研究表明,外周溫度與熱量的攝入顯著相關。具體而言,外周溫度每升高 1°C,表明散熱增加,參與者的食物攝入量就會減少 85.9 千卡。
其實是下丘腦對體溫調節在發揮作用。攝入食物的本質是為人體提供熱量,會對體溫產生影響。紐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運動後體溫升高,下丘腦弓狀核區域特定神經元的活性增強,導致食慾下降。如果在熱天或者運動後仍攝入大量熱量,下丘腦本就繁重的調節工作就會變得更加辛苦。所以,下丘腦為了使控溫工作更加輕鬆,就會發出控制食慾的指令,人的胃口就會變差。反之,如溫度感知較低,刺激促發飢餓神經元,人的食慾也會提高。因此,如果夏日食慾下降,不妨把空調溫度調低點。(陳宗倫)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